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借“产品溯源”之手,摘掉“假古树茶”的叶子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来论

  拿假冒的“古树茶”忽悠消费者,违反了货真价实的商业原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亦破坏了市场公平秩序。

  “不喝古树不甘心,喝着古树不放心”,古树茶眼下是普洱茶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对象,也价格不菲。可央视探访被誉为“世界茶叶活化石”的云南古茶树群落,发现关于“古树茶”的猫腻一堆。

  在云南的老班章,每年寨子里古茶树大概产50吨左右干毛茶,但外面究竟能卖5000吨还是50000吨,他们没法控制;很多台地茶、小树茶,披上外包装就秒变古树茶,许多拼配茶冒充古树茶,披个“皮”价格能翻五倍,这一切在茶叶批发市场,是公开的秘密;产地茶农严防死守,甚至每天24小时密切关注来往车辆,“防止外人把茶叶带进来造假”……

  古树茶是树龄百年以上、没进行过多人工增产干预的茶树上产出的茶叶,因品质好、产量稀少而受到热捧。可从媒体报道看,云南古树茶还是没逃脱“李鬼冒充李逵大行其道”的困境。

  假“古树茶”泡出的,无疑是利欲熏心的味道。但就眼下看,造假又来得太容易:普洱茶按原材料、发酵类型、制作工艺、山头、厂家等划分,品类本就繁多;且普洱茶一般压制成饼形、砖形销售,原料形状特征变得模糊,普通消费者很难知晓其所用原料,这也给商家鱼目混珠留下了空间。

  既然低价茶换个“皮”就摇身变成高价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却能增值高达数倍,消费者又辨识不出来,成本低、风险小还暴利,商家自然是趋之若鹜。

  可这样明目张胆造假,视古树茶为“唐僧肉”的做法,只能欺瞒一时。拿假冒的“古树茶”忽悠消费者,违反了货真价实的商业原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亦破坏了市场公平秩序。

  从长远讲,弄虚作假伤害最大的无疑是普洱茶市场。之前普洱茶已经有过多次资本炒作、负面曝光事件,导致整个行业波动极大,骤热骤冷连续坐“过山车”。每一次泡沫破灭后,都会造成无数商家、茶农严重亏损,行业陷入低谷。

  就当下乱象看,一边是零售茶商的巧言令色“别说你了,我们都看不出来”,以次充好、大肆造假;一边是产地茶农为防止造假严防死守……当地有必要站在维护整个行业发展的高度,认清造假行为的危害性,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打击,将劣币驱逐出去,让真正的“古树茶”大行其道。

  据了解,今年7月,云南省出台了《关于保护好古茶山和古茶树资源的意见》,要全面调查和摸清全省古茶树、古茶山资源底数;并于2020年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接下来,针对古树茶这类地域性很强的特产,不妨效仿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等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做法,对古树茶进行产地认证,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推行产地品牌化,打造公开透明的产品溯源系统,多措并举,让“李鬼”们无处藏匿。

  □周菊(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