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二十二大影星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二十二大影星
上一篇

22大影星里当仁不让的首席“大青衣”,曾被誉为“前无古人”的明星,投身革命后演遍各阶层女性

白杨 祝福声远传千里,春满人间霞满天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白杨在《祝福》中饰演祥林嫂。
1920-1996
●白杨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饰演过中国各阶层妇女形象的女演员,她主张要把自己的内心与角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质朴含蓄又内心丰富的表演风格;一身正气献身影剧,万事以表演为首,是十足的“戏痴”。

  白杨

  出生地:北京

  原名:杨成芳

  工作单位:上海电影制片厂

  “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香色雍容,为人民带来祝福,愿世界早进大同。”这是郭沫若为演员白杨写下的赞词。《联华画报》称她是“中国影坛上最红的一个女明星,她的风头之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英国《泰晤士报》曾称白杨是中国的“葛丽泰·嘉宝”。

  民国时最红影星投身革命

  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十分严重,白杨很小的时候就被奶妈带到农村生活。11岁时母亲病故,为了生存白杨来到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定的第五分厂演员养成所,在无声电影《故宫新怨》中饰演了一个小丫头。

  16岁,白杨与赵丹合作《十字街头》,在片中饰演只身来到上海打拼的大学毕业生杨芝瑛,凭借惊艳的表演成为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大明星,公司特意制作了有九层楼高的影片海报矗立在上海市中心,并为白杨开出了在当时已是天价的300元年薪。而她也与剧中的角色杨芝瑛一样,在继续留在上海做明星和加入革命洪流中,选择了后者。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白杨随上海影人剧社溯长江而上,一路出演了救亡剧《卢沟桥》《流民三千万》等,并拍摄了《中华儿女》《长空万里》《青年中国》等红色影片。1940年代起,她与张瑞芳、舒绣文和秦怡并称中国影坛四大名旦。

  1947年10月到1948年1月,白杨主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上海连映三个多月,观众数达到71万人,全国观众总数超过了100万,创下了民国年间国产电影上座率的最高纪录。

  1956年,白杨主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饰演主人公祥林嫂,这被认为是她电影创作艺术成就的顶峰。影片上映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白杨出现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会大声喊她祥林嫂。同年《祝福》一片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9年,白杨主演了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宋庆龄的故事》。这是她一生中拍摄的唯一一部电视剧,也是她为观众塑造的最后一个人物形象。

  在白杨从艺60周年时,剧作家曹禺曾提笔挥墨写道:“皎若明月,直若白杨,献身影剧,功绩无穷”。

  饰演各阶层妇女,影史罕见

  白杨的姐姐是曾写过《青春之歌》的著名作家杨沫,她曾回忆白杨说道:“除了上摄影棚,她整天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也不说话,听我嫂嫂说,当年她在重庆,也是这个样儿,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她就是这么一个下笨功夫的人。来了一个新角色,便苦苦地思索,苦苦地创作。往往带着新的希望,踏上新的征途。”新中国成立后,白杨的社会活动增多,她宁可压缩睡眠的时间,也要保证锻炼和创作。

  在白杨的65年艺术生涯中,拍摄了26部影片,演出了40多部话剧,从宫廷里的小丫头到国母宋庆龄,从温柔敦厚的女工李素芬到质朴的祥林嫂,从大学女青年杨芝瑛到革命女战士冬梅,她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饰演过中国各阶层妇女形象的女演员,将东方女性特有的含蓄、优美、自然展示在银幕和舞台之上,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角色。

  白杨的一生辗转于上海、重庆、香港、北京进行着自己的表演事业,同时很早就接触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不断开拓艺术视野。主演《屈原》《雷雨》《日出》《复活》等名话剧,使她的表演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因为《冬梅》一片的拍摄,白杨曾经同周恩来总理、陈毅同志促膝长谈。

  同时她还著有《电影表演技巧漫笔》《电影表演探索》、诗文集《落入满天霞》,不仅是影坛最负盛名的演员之一,还是一位艺术理论家。

  “真、纯、爱”,是一生的追求

  “真、纯、爱。”是在总结自己的艺术成就时,这位新中国电影艺术的奠基人之一选择的三个字。

  “真,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要遵循的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演员的表演要自如,不要有做戏的痕迹。达到这一点,绝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拟,而是对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人物有深刻理解,然后进行艺术再创造。

  纯,就是演员的风格和气质,要把自己的内心与角色内心融合起来,追求神似,而不是形似。

  爱,就是爱党、爱祖国、爱人民。这是真和纯的前提。”

  电影角色也影响了白杨的性格。初到重庆时,白杨与陈白尘、沈浮等人组成的影人剧团经常受到军阀的干扰,还有当地军阀发请帖邀请白杨单独赴宴。最后全团几十人全部进入公馆,席间白杨等人大讲抗战的道理,还拒绝了军阀跳舞的要求说道:“国难当头,谁有心思跳舞,等胜利以后再跳吧!”

  同为演员和导演的丈夫蒋君超曾说道:“在电影圈,她是出了名的‘青衣’,以一身正气,受大家尊重……如果不是这样,她就不是今天的艺术家白杨,而是昙花一现的明星。”

  白杨声名卓著,却一生过着节俭清苦的生活。1946年进入上海昆仑影业公司时,其他厂拍片可以拿到金条,而在昆仑经常连工资也拿不到,白杨毫不介意,在昆仑拍摄除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在重庆,白杨曾回忆自己和其他演员吃的是石子、沙子、稗子、老鼠屎掺和在一起的平价米,一件旗袍改来改去四季都穿。在大剧院首演《卢沟桥》时,不少重庆阔太太都带上自家的裁缝理发师想去模仿白杨的妆发衣着,没想到舞台上的她一样衣衫寒酸陈旧。

  即便如此,她仍拒绝商演,只选择自己喜爱的剧本。她常说:“一个演员,不能仅为钱、为名,什么都去演。”晚年她守着自己一屋子的书、吃着粗茶淡饭,把钱捐给国家。她说:“我想我的富有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艺术家不能脱离自己的人民,也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

  【主要作品年表】

  1936年

  《十字街头》饰演杨芝瑛

  1946年

  《八千里路云和月》饰演江玲玉

  1947年

  《一江春水向东流》饰演素芬

  1956年

  《祝福》饰演祥林嫂

  1959年

  《春满人间》饰演方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