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钢滑雪大跳台建成 赛后可用于滑水滑草

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首个新建场馆;将承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项目

2019年11月0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10月31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第一个新建比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建设完成。图为远眺首钢滑雪大跳台。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

  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10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第一个新建比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建设完成,已基本具备比赛条件。

  据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内第一个完工的新建场馆,也是唯一雪上比赛场地,将承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冬奥会期间,将会有四块金牌在这里产生。

  冬奥会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成为专业体育比赛和训练场地,同时也会面向公众开放,用于大众休闲健身活动。

  亮点1

  大跳台“飞天”形象亮相 将永久保留和使用

  首钢滑雪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赛道长164米,赛道最宽处34米,最高点60米。从外形上看,首钢滑雪大跳台赛道十分流畅,宛如一条宽阔的波浪带,背靠首钢老工业区四座高耸的冷却塔。

  冬奥会期间,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承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在这条宽阔的赛道上,单板选手从高处疾速下滑,通过大跳台起跳,进行高空空翻、回转等技术动作。

  建设完工后,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飞天”形象也正式亮相。据北京首奥置业跳台协调部部长胥延介绍,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融入了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飞天’含义与滑雪大跳台项目的英文Big Air一词,都有向空中腾跃、飞翔的意思,而飞天飘带的曲线与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的曲线又十分契合。”

  胥延告诉记者,首钢滑雪大跳台自2018年12月开工,至今年10月31日建设完成,建设周期不足一年,改造时间十分紧迫。“短短300多天,建设者们把这个大跳台从图纸变成了实物,满足赛事需求又兼顾了空间、功能、结构、安全等因素。赛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永久性保留和使用。”

  亮点2

  场馆利用首钢旧厂房改建 实现工业遗产转换

  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位于首钢老工业园北区,场地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原首钢发电主厂房、冷却塔及原首钢制氧厂厂房。胥延告诉记者,秉承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滑雪大跳台的地址选在首钢园区,就是充分利用大跳台周边首钢原有老厂房和工业构筑物进行修缮与改造,满足冬奥会比赛、转播、观众服务等多项功能。

  据悉,原来首钢老厂区的冷却泵站,在冬奥会期间将变身成为验票安检大厅和赛事管理办公区,赛后将被改造为多功能综合楼,为未来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体育公园提供配套服务功能;旧时的制氧主厂房在冬奥会赛时期间被改造成为综合楼。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座高耸的冷却塔,将会被改造为礼堂或多功能厅等配套空间。

  “首钢滑雪大跳台充分考虑旧厂房工业遗存价值,对首钢原有工业厂房进行改造再利用,精心设计建设成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实现了工业遗产和冬奥会赛场的有效转化和完美结合。”胥延说。

  从场馆可以看到,首钢滑雪大跳台背靠由工业冷却塔改造而成的附属建筑,不远处是刚通车不久的新首钢大桥和永定河。据介绍,这里将成为北京城市老工业遗址文化与奥运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观。同时也将带动周边区域的景观整合,无论是赛时还是赛后,这里都将成为城市西部精彩的景观中心。

  亮点3

  赛后可“变身”体育主题公园 还能办演唱会

  胥延介绍,滑雪大跳台是冬奥会和世界滑雪锦标赛上最受城市年轻群体喜爱的一项运动,“把北京冬奥会期间的比赛场地选在了北京中心城区、落户首钢园区,就是希望将这项特有赛事与我们的城市文化完美结合,进一步通过奥运带动城市更新发展。”

  其表示,首钢滑雪大跳台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赛后利用,冬奥会后,滑雪大跳台可以实现迅速“变身”。

  据了解,冬奥会后,该场地可承办国内外大跳台项目体育比赛,成为专业运动员和运动队训练场地、青少年后备人才选拔基地、赛事管理人员训练基地等,直接服务于中国冰雪运动推广。同时,还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冬奥会标志性景观旅游景点和休闲健身活动场地,“变身”为服务大众的体育主题公园。

  与此同时,赛道在建设时就预留了出水口,大跳台不仅可以滑雪,未来还可以根据需求改造成滑水、滑草等更多项目。滑雪大跳台下方的体育广场和观众区则特别设置了“氛围照明”系统,未来将给观众带来与传统赛事完全不同的观赛体验,也可以举办演唱会等大型活动。

  ■ 链接

  北京赛区主要场馆:

  主体结构年底封顶

  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今年底,北京赛区主要比赛场馆将基本完成主体结构的封围封顶,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分布有12个场馆,包括分布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等5个竞赛场馆,以及首都滑冰馆、首体综合馆、北京冬奥村等7个非竞赛场馆。

  目前,国家速滑馆正在进行屋面和外幕墙两项主要工程的施工,“冰丝带”的完整外形已初步亮相。预计年底整个场馆将完成封围封顶,实现“丝带飞舞”。国家游泳中心的改造,已完成了冰壶赛道场地的施工,即将在11月中旬开始制冰,预计11月底基本达到比赛条件。

  此外,今年底,国家体育馆扩建部分将完成屋面和外围幕墙施工;五棵松体育中心的新建场馆也将争取实现封围封顶;其他施工中的场馆今年将争取完成70%以上。预计明年上半年北京赛区比赛场馆基本实现完工,国家会议中心和北京冬奥村等非竞赛场馆明年年底实现基本使用条件。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