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悬疑片玩多角度复杂叙事,两个嫌疑犯令案情一再反转,致敬《罗生门》
| ||
|
No.596
《天作谜案》
观影地点:百老汇
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15人
69分
提到印度悬疑片,不少人都会想到于今年四月上映并收获诸多好评的电影《调音师》。《天作谜案》作为它的“同乡”,二者在气质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天作谜案》在悬案之外加入了对保护受害者隐私权的探讨,并对印度警方不作为态度进行讽刺,令本片推理悬疑之外更添精彩。这部影片在印度和北影节公映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曾被不少专家认为有望开辟印度悬疑电影新格局。同时该片抛却了印度影片中惯用的轻松歌舞镜头,专注于堆叠悬念,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未过千万,远不敌同期爆款《少年的你》,但依旧能够看出印度悬疑片在中国市场受到的关注及探索之路。
剧情 “罗生门”式错综复杂叙述结构
1950年,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作品《罗生门》上映,这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推理悬疑小说《竹林中》的电影获得了1951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所谓的“罗生门”,就是每一位当事人,都有着自己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才试图把真相和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显示真相本身。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有时善恶就在一念间,这正是当初黑泽明执导《罗生门》的本意。宝莱坞的这一次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个“罗生门”式的故事。
事实上,《天作谜案》翻拍自1969年的印度同名电影,当年的导演就凭此片获得了印度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48年后,本片的导演恰巧是当年导演的孙子,这部电影也算是一部后辈向前辈缅怀和致敬的电影。虽说《天作谜案》远比不上《罗生门》,但从故事情节上依旧展露了一个错综复杂、难辨真伪的事件,为观众提供了多重视角下的极致推理体验。影片中,观众们既可以跟随警官的视角,去寻找蛛丝马迹,通过不断的抽丝剥茧来锁定关键线索,也可以跟随两位嫌疑人的证词走进各自描述的故事中,通过自己的推理分析来找到其中的漏洞,还原案情真相。两起谋杀,两位犯罪嫌疑人,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真相扑朔迷离。使得影片全程处在怀疑与反怀疑的不断反转中。
卖点 难辨真伪的罪案过程,什么才是真相?
《天作谜案》的原英文片名是“Coincidence”,原文意义上是“巧合”的意思,事实上本片正是因为一个巧合而形成了一个谜团,而让整个案件朝着看起来合理的方向发展,而最终迷惑了几乎所有的人……影片以一桩双重谋杀案作为开端,著名的悬疑小说作家维克拉姆(西达尔特·马尔霍特拉饰)与家庭主妇玛雅(索娜什·辛哈饰)既是两位受害人的家属,同样也是这桩谋杀案的两名最大嫌疑人。
英俊帅气又有名望的作家因为妻子莫名死在自己的酒店房间里,被警察怀疑和调查,慌张的他临时逃跑,在大雨中躲进了一个律师的家中,但当律师的妻子冲到雨中把警察带回家中时,律师已经倒在地上毙命,房间里都是争斗的痕迹,而作家则面露茫然站在现场……
于是,两起案件关联了起来:是不是作家杀了自己的妻子?是不是作家杀了律师?
作家说辞:律师的妻子把他拖延在房间中,假意想要帮助他,最后实际是她和自己的情人当晚杀了律师,然后趁机陷害作家。
律师妻子说辞:作家进来就挟持了她,当律师回来时,在扭打中作家杀死了律师,妻子趁乱逃到了楼下想要报警。
■ 案中案
任何情况下总是受害者一方的供词更加可信些,但是律师妻子的供词也充满了漏洞,而且,屋子里还留下了律师妻子和作家喝酒的杯子以及还有第四位在场人的血迹。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作家似乎另外背负着一个问题:他的畅销书,是以一个女孩被强奸的案件为背景,但是他却极其不道德地故意暴露了这个女孩的真实身份,来吸引媒体的关注,结果导致了女孩不堪重负自杀而亡(作家充满感情地描绘故事,也充满了细节,而且也处处体现出对太太的爱意,让警长也不免怀疑他是被设计陷害)。
而在垃圾桶里那几张没有被烧完的照片,其实是律师的太太和律师朋友偷情的照片,显然是律师委托侦探拍到的,而且当晚律师7点多就回到了家中,之后并没有被门口的保安发现离开。而对作家非常有利的尸检报告证明,作家的太太是死于正常的心脏病发作,而作家是因为警察挑衅的语言害怕了才想着逃跑。
在警官的严格审讯下,维克拉姆和玛雅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分别提供了一套有利于自己的证词,为观众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极大地增加了影片的悬疑感。
■ 幕后
剪辑方式让故事更加紧凑
对悬疑片而言,剪辑是否出彩很关键,由于《天作谜案》剧作的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影片将在三个主演各自的第一视角中不断切换,为了突出影片悬疑质感的同时保持故事的流畅性,导演在理清整体故事线的基础上,在每一段线索故事中都采用了十分紧凑的剪辑方式,通过不同视角下镜头画面的不断交叉碰撞,强化影片的紧张感。他表示,想要通过不同的线索故事之间紧密连接,营造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觉,不断刺激观众的神经,丝毫不给观看的人喘息的机会。
本土元素让观众更了解印度
擅长借鉴和翻拍其他国家电影的印度影片,这次加入了不少印度元素。例如以搞笑手法展现印度警察的工作方式,是对社会现状的讽刺。同时还以独有的细腻笔触铺陈剧情,一句台词,一块碎玻璃,一袋垃圾残留,都有可能成为关键线索。该片的几位主演淋漓尽致的表演让影片戏剧张力十足。面对高压审讯,维克拉姆的情绪从恳切、真诚,到歇斯底里,爆发过后又趋于平静,情绪的递进节奏和精准度把握得很到位,在他的带动下,观众对他的观感也从“嫌疑深重的杀妻渣男”变成“惨遭嫁祸的背锅侠”,身份反转既出人意料又自然流畅。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