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3:北京新闻

“美丽乡村”出标准 大峪沟村上榜

通过验收成为北京首个符合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涵盖六大方面共61项指标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大峪沟村“房山磨盘柿”采摘园。
大峪沟村被誉为中国磨盘柿第一村,“磨盘柿”已有600多年历史。 本版摄影/王宏越

  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成为北京市首个符合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的“美丽乡村”。专家组考察了村里“房山磨盘柿”采摘园、路旁的太阳能路灯、村民家里的冲水式厕所……最终,对大峪沟村历时3年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成果评定为“优秀”。“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涵盖村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磨盘柿产业、村容整治等六个方面,共61项指标。

  新京报讯 昨日,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通过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考核专家组验收,以“优秀”评级,成为北京市首个符合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的“美丽乡村”。

  “磨盘柿”已有600多年历史

  大峪沟村被誉为中国磨盘柿第一村,张坊镇有“柿子之乡”的美誉,“磨盘柿”已有600多年历史。2008年,房山磨盘柿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张坊镇地处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涵盖十渡景区的1-5渡,临界河北省涞水县,是进出北京的西南门户和京西南重要的旅游节点。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凌松介绍说,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利用标准化手段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壮大乡村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是北京市在该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该项目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将标准化理念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环境治理以及产业化经营等各方面,构建并运行了涵盖设施建设标准化、特色产业标准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标准化以及美丽乡村村容维护标准化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61项指标 柿子树高矮有标准

  既然是标准化“美丽乡村”建设,从村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磨盘柿产业,到农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以及村容整治等六个方面都有标准,共61条指标。

  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峪沟村在尽量保留步道周边自然风貌的情况下,累计修建登山步道1500米,主步道宽度不低于60厘米,步道容量设置为8-25人/公里,既保证登山舒适度又兼顾安全。对村级污水处理站实现标准化管理,对柿树叶、林下杂草、秸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实现堆肥利用。

  柿子树的高矮也是有“标准”的,以前大峪沟村的柿子树太高,不仅采摘困难,而且会影响产量。对照标准,大峪沟村对1000亩特色采摘区进行了完善,其中改造250亩示范采摘区和50亩网架栽培区,柿子树变矮了,更方便采摘,还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20个。

  道路两旁都是太阳能路灯,以前农户的旱厕,全部改造成了水冲式厕所。打造干净整治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 对话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凌松:

  以标准化为手段 推进农业现代化

  北京首个标准化“美丽乡村”,为什么选择了张坊镇大峪沟村?61个考核标准都是怎么挑选出来的,这些考核标准都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凌松。

  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确定61项考核指标

  新京报:北京去年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今天通过考核的北京首个“美丽乡村”,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李凌松:美丽乡村是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实施的建设项目之一,重点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基础设施改造、城镇化建设治理等多个方面。今天通过考核验收的是全国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既是北京市参与的首个农村综合改革项目,也是北京市的首个标准化“美丽乡村”。我们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农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利用标准化手段,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考核的标准不一样,指标也不一样。

  新京报:大峪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考核一共有61项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确定的?

  李凌松:2015年5月,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确定了几大领域的指标,我们以这个《指南》为基础,确定了61项考核指标,最终形成了涵盖综合通用、村庄生活基础设施、磨盘柿产业、农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治理、村容整治等六大方面的标准体系。

  新京报:你认为这61项考核指标中,哪些指标比较有特色?

  李凌松:从美丽乡村本身建设来说,我们要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主要特点。张坊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加大了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厕所革命等,都是提高人居生活水平方面的重要指标,还有产业增收等方面。

  选择有特色的申报点作为建设试点

  新京报:为什么“美丽乡村”试点选择了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而不是别的村?

  李凌松:张坊镇是第二批国家批准的综改项目试点,全国总共批准了50个项目,其中美丽乡村占了近一半,北京仅此一个,剩下的都在其他省市。

  在试点选择方面,我们首先要选取有利的、有特色的申报点,张坊镇的磨盘柿产业曾承担过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在磨盘柿生产方面有较好的标准化基础;其次,在农村综改项目上,我们只能选择相关配套的领域,从区域上来看,房山区是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区,有地域优势。第三个方面,这是一个双方合作的项目,区域本身要有申报意愿。有能力承担这个项目,还要有积极性去参与。

  新京报:标准化美丽乡村建设,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

  李凌松:2012年,北京市成立了首都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首都标准化战略,截至目前,已初步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标准体系,累计发布地方标准1750项。其中,涉及农业农村领域共有450余项,所占的比例还是挺高的。

  大峪沟村“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仅仅是北京市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的一角。目前,北京市已建成9个批次10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和1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项目,形成了以标准化为手段、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首都现代化农业标准化产业特色,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