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北京新闻

昨日立冬 饺子飘香

2019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昨日立冬,惠丰老北京饺子楼,一家人正在吃饺子。本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师傅正在包饺子。
密云区第一幼儿园内,小朋友用托盘端着自己包好的五彩饺子。密云区第一幼儿园供图

  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句老话,“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京人还加了一句“立冬补冬,不补嘴空”。于是整个冬天,打从这一天起,无论逢年过节,还是通勤日常,这饺子是吃定了。

  早上10点,北京以手工饺子闻名的西四惠丰饺子楼一开门,堂食的顾客还没来多少,外卖的单子已经让工作人员忙得快“飞”起来,店门口被外卖小哥的电动摩托堵了个严实。“一大早刚开门,外卖的单子就接了一百多单。”

  店内厨房里,十几名厨师飞快地包着饺子。他们早上5点钟就来店里了,开始和面、和馅、洗菜、剁肉调馅……差不多准备了10万个饺子。

  刚刚到11点,店里就出现顾客排队,往往是这边刚买单,等位的顾客就站在旁边等待。“今天一天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店员说。

  不仅仅惠丰饺子楼这样的老字号,社区甚至京郊很多幼儿园、小学都因为立冬变得格外热闹。

  包饺子是个“艺术”活儿

  昨日,在东北五环外的来广营乡,刚成立5年的清河营中路社区请大家一起吃饺子。

  一起包饺子的多数是上了岁数的阿姨,包起饺子来也都是一把好手,动作利索一气呵成,“挤”个饺子用时不过七八秒钟。右手刚刚把馅料放进面皮,左手拇指轻轻一拨,已经将面皮对齐合上,只待双手拇指合在一起轻轻一挤,元宝模样的小水饺就成了形。阿姨还现场教学,告诉记者包饺子的诀窍,“现成的饺子皮沾了淀粉,包的时候最好蘸一些水,这样在煮的时候饺子也不会开。”

  对于包饺子这件事,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包肉馅饺子时,我们一般都和北京人一样,用的是‘挤饺子’的方法,但在我们家乡,如果是做素馅饺子,是要捏成个小辫子的形状,俗称也叫‘小老鼠’。”王女士来自江西,说话间她右手食指和拇指稍一用力,便把饺子包出花样来,包饺子有时更像是一个“艺术”活儿。

  对于饺子,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对于身在异乡的年轻人,家乡的饺子包裹着每一个与它有关的时节记忆,是不敢轻易在舌尖上触发的美味;对于定居他乡的老人们,这饺子连带着那些技艺、手法,馅料的调配比例,或许就是他们唯一能够带走的家乡滋味。不管是在乡间田野还是城市高楼,饺子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一种吃食,还有那一丝乡愁和家的味道。

  幼儿园小朋友包五彩饺子

  昨日,京郊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他们一起和面、擀皮儿、包五彩饺子,老师们在教孩子们包饺子的同时,让孩子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前,学生们都热衷于过圣诞节、万圣节等这样的外国节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也只知道春节、中秋节等,最近几年,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借着二十四节气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美德等有认知和更深的了解。”密云区第一幼儿园园长李伟说。

  除了包饺子,很多小学还针对“立冬”这个传统节气,开展了特色教育活动,密云区檀营小学就是其中一个。

  檀营小学巧借立冬节气,开展“冬趣——立冬主题活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通过活动把二十四节气科普知识渗透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节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是我国非文化遗产。对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继承非文化遗产,普及科学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德育主任陶金金说。

  北京老味道“烤白薯”重新上餐桌

  有着什刹海美食明珠之称的烤肉季,今年将北京老味道“烤白薯”重新端上了餐桌。烤肉季经理鲁建伟说,北京最有名的“三烤”,烤鸭、烤肉、烤白薯。“不少老顾客都一直惦记着烤白薯这口儿,而现在想吃口烤白薯越来越难,所以今年我们就特别挑选了品质优,口味甜的白薯,让立冬有了咱老北京的味道。”

  记者了解到,北京人还有“冬吃头、夏吃尾”的食鱼讲究,这也让百年湘菜曲园酒楼的茶油剁椒鱼头、鱼头豆腐火锅、酱炖鱼头等鱼头菜火了一把,鱼头菜的预订量几乎是平时的两倍多。为了满足立冬当天顾客吃鱼头的需求,店里按照预订量和往年的销售情况,准备了平时三倍量的鱼头。

  民俗学者:饺子要祭祖

  饮食传统是节日中重要的一环。立冬时节,北方要吃饺子,南方则要吃鸡鸭鱼肉,既是庆祝,也是进补。

  民俗学者高巍说,“在农耕时代,立冬既是季节的转折点,也是农事活动的转折点。此时大部分地方已经秋收完毕,颗粒入仓,因此立冬也有庆丰收的含义。此外,传统社会生产力不高,物资不丰富,在丰收之后,趁着节日庆祝一下,吃一顿比较丰盛的团圆饭,也有一家人同舟共济的意思”。

  为什么北方要吃饺子?高巍说,“这和传统社会物资匮乏的状况有关。在古代,美食是不易得的,高门大户当然可以置办美酒佳肴,但一般老百姓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他们来说,有菜、有肉、有面的饺子,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了。”

  饺子不只是美食,也是祭品,高巍说,“过去立冬吃饺子,不是煮好了就吃,要先祭祖,给祖先供上一碗,然后再吃,体现了感恩祖先的情怀”。

  在今天,饺子已经不再是难得的食品,但重要节日吃饺子的习俗仍旧保留下来了,自打到了立冬这一天起,立冬、冬至要吃饺子,过年期间小年、除夕、破五也要吃饺子。虽然众多节日节气有五花八门的过法,但人们总能在吃饺子这件事上达成共识。高巍说,“今天的饺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很多新式的饺子不断出现,甚至还有人把西方的食材、食品作为馅料,包成中西合璧的饺子,也是一种趣味”。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田杰雄 曹晶瑞 周怀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