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要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就必须去斩断“李鬼”APP背后的利益链,强化源头治理,让“李鬼”APP无门可入,失去生存土壤。
近日,高仿APP乱象再度引发舆论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济南市民成栋试图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公安部推出的“交管12123”APP时,一款名为“12123”且APP图标为一个“违”字的APP在搜索结果的第一位。但是他下载使用后发现,这款APP功能和页面都极其简陋,是一款高仿APP,不仅无法处理违章,还含有大量广告。记者在多个应用商店检索发现,此类APP“李鬼”并不少见,涉及医院、公交系统等多个领域。
“李鬼”APP在手机上“作恶多端”:或直接窃取手机用户的移动支付账号密码,或诱导用户去钓鱼网站进行支付,又或是恶意扣除账户资金,还有的“李鬼”APP在用户使用后留取后门、挂有木马,远程控制并窃取用户手机、互联网账户中的个人信息资料。
而从交管APP到医院系统再到公交运输,高仿APP对民生领域“攻城略地”所产生的后果,轻则对生活造成困扰,重则危害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公共秩序,实在是一大“公害”。
“李鬼”APP泛滥现象由来已久,背后已经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据报道,高仿APP的开发难度并不高,开发周期大约一个月,而费用只要5万元左右,就能跟原版APP大致无二。5万元起步,随之则是源源而来的巨额广告费,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不少人铤而走险。
但目前,手机应用商店在审核时只进行病毒和兼容性测试,对于是否山寨模仿,多数应用市场疏于甄别。
因此,要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就必须去斩断“李鬼”APP背后的利益链,强化源头治理,让“李鬼”APP无门可入,失去生存土壤。
这其中,手机应用商店显然要起到“门神”功能,完善审核机制,履行审查义务,对“李鬼”APP设置“防火墙”。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到了高仿APP,就类似于买到“假货”,相关平台不能两手一摊说“与我无关”。
再者,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要强化联合执法,将“李鬼”APP利益链上各个环节受益者一网打尽,切实提高研发、经营、推广“李鬼”APP的违法成本。
而作为用户,在下载APP时,也得多用点心,对于搜索结果,多点甄别,树立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李鬼”APP,及时举报处理。
□何勇(自由撰稿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