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经济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经济策
下一篇

王小鲁 经济增长主要靠市场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政府应减少点投资,把财政的钱更多花在给企业减负和解决民生问题上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王小鲁,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政府应该减少点投资,把财政的钱更多花在给企业减负和解决民生问题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增加投资,减税、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避免使用刺激政策 防止短期问题长期化”

  新京报:你近日提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经济失衡、民企信心不足所致,如何解决你提到的这两个问题?

  王小鲁:很简单,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纠正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些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基本方向,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做到了,相信经济增长的动能能够比较快地恢复,经济仍然能够进入长期健康发展的轨道。

  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如果放弃市场导向的结构调整,再试图用刺激政策把经济增长率拉上来,是不可能成功的,也不会真正有效,还会把短期问题长期化。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在发挥优胜劣汰的调节作用。只要不继续刺激,部分长期亏损、低效率的企业、僵尸企业就应该被淘汰。这样效率才能提高、市场的供求关系才能恢复平衡,经济动能才能恢复。如果中断市场的出清,搞行政保护和刺激政策,使结构问题不断叠加,短期的结构失衡就变成了长期的失衡问题,会给长期增长带来严重困难。

  新京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吗?

  王小鲁: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基本的资源配置,应该交给市场来做,政府并不是万能的,政府调控并不是由政府代替市场的作用。一定的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减缓市场震荡,防止断崖式下跌,但不意味着长期增长率可以由政府决定。政府改变不了客观规律。政府调节代替不了市场调节。刺激政策至多只能在短期拉升经济增长率,但改变不了经济长期变动的趋势。而且,刺激政策会扭曲市场,加重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和债务负担和结构失衡问题,还可能埋下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等隐患。

  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聚焦企业减负和民生问题

  新京报:不少人认为,还是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

  王小鲁:过去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过度偏重政府投资,但是公共服务支出偏低,因为投资过度导致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促进了产能过剩、房地产扩张过度,加剧了债务杠杆率上升。

  由于过去大规模持续投资,目前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再扩大政府投资必然使无效投资越来越多,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政府应该减少点投资,把财政的钱更多花在给企业减负和解决民生问题上。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增加投资,减税、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其把钱花在无效的投资领域,不如花在给企业减负和解决老百姓切身问题上。

  在企业减负方面,目前由于经济下行,继续大幅度减税暂时空间不大,但继续降低社保缴费负担是可行的。第一,拿出10%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可能还没有完全落实,需要加快、全面落实。第二,以国有资本补充社保基金的力度可以更大。实际上并非只有直接划拨这一条路,还可以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引进民间资本,把一部分国有资本变现后划拨社保,可能作用更大一些。

  在民生方面,现在两亿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大多数没有纳入社保体系。他们在城市打工一辈子,不仅父母子女不能随迁进城,离开企业后,养老还要靠自己。这些问题应该尽快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对启动居民消费,支撑经济增长,也将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