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公交站亭座凳凉小小棉垫暖人心

  昨天上午,我在北京东三环的劲松中街公交站候车时,发现公交站亭里的两个不锈钢座凳上,都被放上了棉垫,应该是担心放不稳,还用细绳捆绑了几道。这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心里有了一些感动。也不知是附近哪位好心人还是公交公司的贴心善举。

  北京的冬天,户外天气寒冷,公交站亭的这种不锈钢座凳,更是冰凉得让人不敢坐。而据我观察,劲松中街这一站,经常都有不少老人候车。因此,这个小小的棉垫给了老人们莫大的便利。事实上,北京大部分公交站亭的坐凳都是不锈钢的,正值寒冬,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希望公交公司方面力所能及地为这些坐凳加上坐垫,不管是棉垫还是更方便的塑料泡沫垫,传递的都是一个城市的温暖。 □韦依(市民)

  名医工作室进村一举两得该点赞

  据报道,近日,北京密云区东邵渠镇西邵渠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骨科主任医师岳德波在此义诊,很多村民排起了长队。截至目前,北京已在门头沟、密云、怀柔等地设立4家“名医工作室”,其中两家直接设在了村里。

  经常看到一些从乡下赶来的人来市区大医院看专家门诊,因为路途遥远,为了能挂上专家号,都要很早就从家里出发,有的甚至还要在市里住上一夜。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名医工作室”进村,确实是村民看病的幸事。一方面,这是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对于农民的一种“照顾”,也体现了一种关爱。另一方面,此举也缓解了大医院就医的拥挤状况,对于改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也是有益尝试。 □彭爱珍(市民)

  ●反馈

  因故关店四个月劲松再开稻香村

  在8月19日的《新京报》“来信”栏目,我反映过北京劲松稻香村因租约闭店的问题。此处稻香村关门,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大,想吃稻香村的居民都要坐几站公交到附近市场去买,多有不便。昨天,我在《北京晚报》上看到,就在昨天,劲松稻香村换址重新开业了。而且,为了方便老顾客,新店选址就在原劲松老店同一条街向南大约150米处。

  与老店相比,新店不仅营业面积扩大了,还增加了消失很久的炸串、酱菜等品类。据说,新店重新开业也离不开市民打电话的热情呼吁,盼了三个多月终于重新开张,想吃这口的,再也不用跑远道了。其实,稻香村老店重张,不仅是为了生活方便,对于喜欢稻香村的人来说,回来的更是对老字号的那份情怀。 □李欣(市民)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