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2020北京两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2020北京两会
下一篇

海淀区委书记于军

推进5G规模化部署 建设5G+8K产业园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昨日,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将促进中关村科学城与全区发展深度融合。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科技创新是海淀区金名片。2019年,海淀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总量突破7000亿元,经济总量和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继续保持各区首位。

  昨日,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人大代表、海淀区委书记于军,他表示,中关村科学城的原始创新能力即将迎来集中突破期。

  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

  新京报:原始创新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于军:跟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关村科学城原始创新能力还处于一个努力爬坡的阶段。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应该说,目前原始创新能力和一些核心技术,都达到一个即将突破的阶段。不过,路还是很艰难,尤其跟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培育大产业方面需要持续努力。

  新京报: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今年有何计划?

  于军:2020年,我们将紧盯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和团队,紧盯高校院所优势学科,服务好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平台和载体,推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颠覆性材料、生物科技等前沿研究储备和新技术突破。其次,强化人才、研发、产业、市场、资本等全要素协同,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前沿融合。

  新京报:根据海淀分区规划,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南区和北区发展建设将有哪些措施?

  于军:今年,中关村科学城南区将聚焦“腾笼换鸟、提质增效”,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精致城市;科学城北区作为海淀发展纵深和战略腹地,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补齐居住、教育、交通等配套服务短板。我们将严格落实分区规划,聚焦“突出、突破、融合”,即突出高质量发展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在先行先试改革和重点区域建设发展上实现大突破,促进中关村科学城与全区发展深度融合,着力从“园区运动”走向高品质城市发展,构建新型城市形态。

  升级多元主体融合共生的“创新雨林”

  新京报:海淀将构建什么样的高精尖产业体系?

  于军: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高精尖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争取在新型开源基础指令集架构、物联网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创新布局上取得新突破,同步部署智能传感器、数字化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基因重组、靶向治疗等关键底层技术创新。其次,持续培育大信息产业的爆发点和衍生效应,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在算法、算力、芯片性能上的提升和应用落地场景的开拓。另外,紧抓5G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推进5G网络规模化部署,建设5G+8K产业园。

  新京报:海淀为什么提出要升级多元主体融合共生的“创新雨林”?

  于军:中关村科学城有众多创新主体,新的一年,我们将启动“十四五”中关村科学城相关重点专项规划研究,进一步理顺中关村科学城运行体制机制,出台新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另外,我们将完善“创新合伙人机制”,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引育一批突破关键技术和行业壁垒的国际顶尖人才,以及多元化的优秀青年人才。

  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

  新京报:海淀将如何推进跨区域、全球联动创新?

  于军:我们将加强与副中心以及其他两城一区等区域的产业合作,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布局。“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全面提升创新国际化水平。同时,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渠道,搭建国际化资源整合平台,加速集聚国际化创新要素。支持企业通过联合境外企业、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或以共建海外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开展国际合作研发,促进研发创新国际化。另外,我们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地标。

  今年海淀将推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研究储备和新技术突破,紧抓5G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引育一批突破关键技术和行业壁垒顶尖优秀人才,升级多元主体融合共生的“创新雨林”。——于军

  新京报记者 邓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