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2月3日,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称,口罩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只要符合标准政府将进行收储。
自疫情暴发以来,口罩等医疗和生活物资需求量激增,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局面。对口罩等防护物资的社会需求,现在已被疫情调至“峰值”,这远超出日常需求量,依靠既有的产能恐怕都很难满足,但要缓解防疫物资缺口,最终还是要靠生产供应。只有源源不断的口罩尽快被生产出来并投放市场,才能有效缓解“口罩荒”的窘境。
就在2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在会上透露,已要求全系统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条件的就采取成立工作专班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企业可以马上开工生产。
为了应防疫之需,近来各地已经纷纷开始组织生产厂家提前复工,加班加点赶制口罩,更多的口罩正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可眼下也不排除有些生产企业和商家会心存顾虑,全力投入口罩生产,会不会导致疫情过后的“去库存”压力——万一生产多了囤多了,最后市场却不需要了,那该怎么办?
当下围绕口罩等物资的供应链上下游、产业生态圈,在协同保供上费了不少心思。但将产能整合以应对短时资源的结构性紧缺,势必面临着资源缺口填补后的产能过剩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方面公开表态“不要怕”,表示各厂家只要开足马力,即使后来供大于求,只要产品合格,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国家也将兜底收储。这对口罩生产商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信号,也能给各家口罩厂吃下定心丸。
抗疫是个系统工程,瞻前也得顾后——既要考虑应对眼前的疫情与物资供给,也要顾虑到产能与峰值需求匹配带来的隐忧。而消除口罩生产商的后顾之忧,就是“顾后”之举。
接下来,也希望各地进一步在推动企业助力保供上多下些工夫,该减免税费就减免税费,该兜底就兜底,让企业多些安心、少些顾虑。
□徐建辉(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