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封面报道

海淀区集中隔离点内,工作人员对被隔离者进行体温、症状监测,并提供心理疏导

“除了不能出门,跟住酒店没多大差别”

2020年02月23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2月21日,服务组在准备紫外线灯对房间进行消毒。
2月21日,一些客人有饮食上的特殊需求,观察中心都会专门准备。
2月21日,工作人员在给新来的客人准备电卡。

  新京报讯 (记者周依)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淀区临时征用凤凰岭山脚下一家具独立院落的酒店,作为区级集中隔离点,接收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但需隔离的返京人员。2月21日,新京报记者对这一集中隔离点进行了探访。

  称被隔离者为“客人”

  除酒店原有的62名工作人员外,中心还派驻了40余人的工作专班,包括卫健委、疾控、公安等多个部门,下设办公室、医学观察组、医学专家指导组、安保组、后勤组等。

  海淀区集中医学观察中心工作组组长张海涛介绍,这里可接收110人,入住的都是曾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但尚无发热、咳嗽等明显发病症状,不具备在家或医院隔离条件的人员,如曾与患者乘坐同一火车车厢、接触过病患的医护人员等。排查发现为密切接触者后,经本人同意,将由120转运车送到这里进行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

  工作人员将被隔离的人统一称为“客人”。客房内空调、电视、WiFi等设施一应俱全,生活用品等需求则由工作组协调解决。“除了不能出门,跟住酒店没多大差别。”一位入住者称。

  医护人员每天会通过电话依次对所有“客人”进行体温、症状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入住“客人”的心理健康,适时提供心理疏导。“有一些入住者刚来会比较烦躁,我们就慢慢解释。”医护小组负责人、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海淀区中医医院)中医科主任于晓说。

  根据“客人”口味提供“个性化”餐食

  一日三餐则由专人“送餐上门”。中午12点午餐时间,每份盒饭都用塑料袋打包成“外卖”,从餐厅送至隔离区门口后,再由服务组工作人员身着防护服进入隔离区送餐。服务人员会把餐食放在每间房门口的椅子上,全部送完后,再挨个敲门提醒。

  “我们会电话询问他们的需求,比如有人不吃葱、姜、蒜,有人不吃辣的,还有素食者等等,我们就制作了这个温馨提示的小牌,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让‘客人’更舒服一些。”一名服务组人员介绍。

  隔离区每天3次对全楼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人员也会指导客人每天对客房擦拭消毒。此外,所有生活垃圾均按医疗垃圾处理,每天定时收集、封箱,然后由垃圾车走专用通道清运。

  ■ 链接

  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

  清洁员1天处理90袋涉疫垃圾

  2月21日,新京报记者探访了位于杜家坎的丰台区集中医学观察点。这里曾是一家快捷酒店,1月28日被临时征用。

  55名留观人员分布在观察点的一、二、三层。每层的走廊两侧对称分布着10余间房,房门紧闭,门外摆着一张矮凳,一旁垃圾桶里的黄色垃圾袋提醒,这里有涉疫垃圾,将按医疗垃圾处理。

  刘长富原本是这家快捷酒店的员工,酒店被征用后,他当起了临时清洁工,每天早晚2次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穿好隔离服,打开井盖,忍着刺鼻的气味将勾兑好的84消毒液整桶倒入,关上井盖,对井盖周围彻底消毒——保持下水道的通畅和污水的无害化对防疫尤为重要。

  污染区的走廊,医护和工作人员每天要进出多次,“只要有人进来过就一定要消毒”。喷雾式消毒设备体积不小,几乎占据了护士陈曼怡整个后背,8升的84消毒液加上设备本身的重量,她要在负重20斤的情况下,对走廊消毒半小时。“现在快多了,之前我们都是拿着小喷壶手消。”

  下午1点,垃圾收集员宋海军穿好防护服进入三层的污染区收集垃圾。他先将垃圾封袋,然后套上一个干净的医疗垃圾袋,封袋后统一运至楼下。这些经过两次密封的垃圾袋被整体打包装箱,放入涉疫生活垃圾临时存放点。专业的清运公司隔1-2天会来集中清运一次。

  由于涉疫生活垃圾的特殊性,需要熟练、专业的操作,宋海军原是王佐镇卫生中心的垃圾收集员,熟悉医疗垃圾的收集处理,这次是临时过来支援,现在每天收集的涉疫垃圾超过90袋。

  丰台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集中观察点主任鲍鲲介绍,集中观察点投用时就建立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始终执行良好,虽然是观察点,但在防护、消杀等环节依然执行了最严标准,防控疫情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下午2点,又一名留观人员观察期满离开,鲍鲲叫来了所有医护人员为他送行,在解除医学观察证明上签字,他的隔离观察就正式结束了。“我们曾看着他们惴惴不安地来,现在很高兴,看到他们平平安安地从这离开。”鲍鲲说。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