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经济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经济新闻

油价重返5元时代 创12年来最大降幅

95号汽油每升降价0.84元;时隔四年再次触及“地板价”;国际油价低迷影响油气产业,国外有企业被压垮

2020年03月1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3月17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开启。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每吨汽油下调1015元、柴油下调975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次降幅。这是2020年成品油价第三次下调。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在5.5元-5.6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5.4元-5.5元/升,这意味着油价重回“5元”时代。

  国际油价已经跌破每桶40美元,突破了国内油价设定的40美元的“地板价”,低于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调。而上次成品油触及调控下限为2016年1-4月份。与此同时,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美国页岩气革命的领导者——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已快被压垮。在此背景下,我国油气产业链面临什么样的生存环境?

  汽油每升降0.8元左右 加满一箱油少花40元

  本轮油价调整,折合每升89号汽油下调0.75元、92号汽油下调0.79元、95号汽油下调0.84元、0号柴油下调0.83元。

  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这次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92号汽油约少花40元。按市区百公里耗油7L-8L的车型,平均每行驶一千公里费用减少55-63元左右。而对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而言平均每行驶一千公里,燃油费用减少332元左右。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春艳分析称,“调价周期内(3月4日-3月17日)国际油价变化率负向加深。主要影响因素如下:海外公共卫生事件蔓延,持续抑制需求;OPEC与俄罗斯就延长减产期限未达成一致,并且市场担忧产油国通过价格战来争抢市场份额,引发国际油价暴跌;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显脆弱。”

  “从近期市场出货情况来看,华东地区购销氛围清淡,汽柴油需求疲势难改,主营出货多为刚需小单,日均出货量为10-200吨不等。当前,华东主营柴油批发端成交重心调整至5100-5400元/吨附近,汽油成交重心降至5100-5300元/吨左右。”隆众原油分析师薛雯雨说。

  2020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三跌两搁浅”格局。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雯雯介绍,此次调价后,今年汽油价格累计下调1850元/吨,柴油下调1780元/吨。

  时隔四年油价再次触及价格下调下限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线巡视员彭绍宗介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每桶40美元,突破了国内油价设定的40美元的“地板价”。17日24时,国内油价将按照对应40美元的水平调整,低于40美元的部分不再下调。

  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设定了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者少提;低于40美元的时候,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

  上次成品油触及调控下限还是在2016年。当年1-4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触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控下限,国内油价按机制在40美元以下的部分未作调整。

  彭绍宗表示,设定上下限主要是考虑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过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过高,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过低,会影响国内原油开采行业的正常发展,削弱自给能力,导致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当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价的金额不是直接留给企业,而是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并根据《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征收管理办法》规定,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保障石油供应安全,以及用于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的资金来源。

  ■ 预测

  下轮调价搁浅概率比较大

  “本轮汽柴油零售价格宽幅下跌,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延续利空影响。目前主营炼厂及山东独立炼厂开工有小幅上升迹象,整体资源供应呈小幅增长趋势。前期中间商经过几次抄底,整体库存依旧高位,并且近期市场消息面仍偏弱,终端入市囤货积极性不高,均小量多频次采购为主,短线市场库存仍需时日消耗。下一轮调价周期来临之前(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2020年3月31日24时开启),预计国内成品油市场仍存跌势。”李春艳说。

  李春艳进一步解释,国内卫生事件逐渐缓解,国家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大省人员陆续到位,终端物流运输以及户外工程陆续复工。然而,中间商经过几次逢低补货后,整体库存高企,并且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延续下跌,拖累市场看空心态,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以震荡下行为主。

  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表示,俄罗斯及沙特陆续提出增产计划,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全球股市屡现熔断,都为当前的国际原油市场带来持续性的利空压力。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下行的趋势,幅度在740元/吨左右,不过由于国际油价已经普遍低于40美元/桶,下一轮大概率将触发保护机制,成品油调价搁浅的概率较大。

  结合当前隆众数据模型分析,与上一调价周期对比,成品油批发价格近日跌幅较大,使得加油站利润空间较前期略有增加。其中主营加油站汽油零售利润平均增加160元/吨;柴油主营零售利润增加150元/吨,销售地炼加油站柴油利润同步扩大,利润扩大为159元/吨,销售地炼加油站汽油利润上涨,幅度在351元/吨。

  本轮成品油价格下调兑现后,零售限价下调,预测后期零售利润将会出现下跌。

  ■ 延展

  油价暴跌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危与机

  近期油价持续低迷,3月16日,美国WTI原油期货跌3.03美元报28.7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3.80美元报30.05美元/桶。据机构测算,截至3月16日,原油综合变化率-28.87%。

  3月9日,期货遭受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抛售,布伦特原油在17日开盘一度暴跌31%,而后收窄跌逾20%,最低触及31.02美元/桶,创1991年1月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而此前一个交易日,布伦特原油已暴跌10%。

  原油价格持续低迷,已经有企业快被压垮。据路透社报道,受能源价格暴跌冲击,美国页岩气革命的领导者——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已向债务重组顾问寻求帮助,成为首家被油价暴跌压垮的美国大型能源公司。

  “切萨皮克的主营业务是页岩气,页岩革命以来,页岩气价格也受到重大冲击,其自身经营问题在几年前就已经存在,此次油价暴跌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是油气需求大国,低油气价格环境是相对有利的,目前未发现类似因油价暴跌被压垮的企业。”天风期货投资咨询部经理肖兰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我国作为原油进口国,是否能够享受低油价的红利?肖兰兰表示,我国上游的油气资产主要集中在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手里,生产出来的原油直接提供给三桶油的中游炼厂,国内油田的生产成本大概在40美元/桶,在国际油价暴跌的情况下,炼厂会优先使用自家油田的原油进行生产,从而形成闭环,以保障油田正常的生产运营。

  肖兰兰分析称,从炼厂端来看,国内油田资源只是原料来源的一部分,中国是原油进口大国,进口依赖度达70%,但能否享受到低油价的红利,还是要看疫情期间需求的恢复情况。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次原油大跌对国内影响更多是体现在油价下调上。中国原油出口量较少,本次原油大跌其实有利于原油进口,可以增加中国原油战略储备,此外,原油进口价格降低可能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对于中国而言总体利大于弊。

  新京报记者 张姝欣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