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实现“六保”:要“送福利”也要“给空间”

2020年04月2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关注“六保”系列评论

  

  经济之本在于流动,给企业、个体更多空间,才能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全球疫情肆虐、经济前景晦暗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保”目标,每一“保”都有其针对性,但又相互联系。其中,“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就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就业是“六保”中的重中之重。一季度数据显示,GDP增长虽跌入负值区间,但失业率总体平稳,且好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恰逢“春节”,“长假”多多少少吸收了一部分“停摆”冲击。而春节前后往往是跳槽高峰期,也可能导致一季度失业率统计数据偏低。

  二季度开始,中国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但全球疫情大流行,美国二季度陷入衰退已基本是事实,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贸易及其他都会受到需求疲弱的影响,从而使一季度的“不工作”,变成二季度的“没工作”。而且,一季度拖累主要是制造业,二季度服务业的拖累可能会凸显,而其纳含的就业人口更多。

  但保就业并不能孤立运行,必须与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并行。有几个方面尤需注意。

  一是发消费券、发钱要与其他举措并施。从目前全球“纾困计划”来看,美英等国都拿出真金白银发放给中小企业和失业人群,引发中国呼吁“发钱”热潮。但我们的情况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居民储蓄率较低,在经济“停摆”情况下,其“耐受”能力很差,不“发钱”就无米下锅;而我国居民储蓄率相对较高。

  另外,尽管我呼吁财政扩大赤字,但今年财政应会处于紧张情势,面对未来压力,低保申请人数可能会上升,而对社会低收入人群的民生保障必须到位,因此,把钱用在“刀刃”上至关重要。

  二是对中小企业的“纾困”要落到实处。目前,很多省市都推出了相应的企业帮扶计划,中央也在货币、财政上采取放松态势,但落实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比方说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免息、延期、不抽贷等,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千差万别,而如何减免“五险一金”也难说。甚至有些政策已白纸黑字公告,却被办事部门告知没接到细则文件;又或办事流程极其复杂乃至相互推诿。

  此时此刻,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推三阻四会极大消解“纾困”的意义。

  三是必须继续放管服到位,降低制度性成本,鼓励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但中国改革红利空间还很大,降低制度性成本,让小微企业有更大空间自主经营,是接下来的关键。除了继续降低税费、让利于民以外,还要多创造有利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环境,这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核心。

  “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不只是对原有经济体系的维持,更重要的是创造新岗位、新职业、新企业。在这方面,中央提出“新基建”方向其实大有可为。

  当基本交通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新基建”会在知识、文化、技术的流通上予以更多助力,而这些“软流通”,正是当今经济转型升级所需要的。

  我们常常谈论“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从必需品到非必需品、从物质到精神消费的一种升级过程。而经济升级往往意味着,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有更多经济贡献。两种升级都指向——文化服务是未来“升级”的重点。

  支持“新基建”,重要的是支持其服务内容。“新基建”中,无论是5G、人工智能,还是互联网等,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都只是载体,是放大器。要想对经济起到大作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内容作为商品服务。也可以说,如果缺乏相应的文化产品、内容创新等,新基建就像没有车的高速路,难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消费的升级改善。

  基建并非目的,经济发展需要“源头活水”。就此而言,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与“新基建”应该互为表里。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发展更加灵活,更与个人智力、才华的输出直接相关,对于保就业、保民生的促进作用也更明显、有效。

  我国在疫情防控得力的形势下,经济应会逐渐恢复,但囿于全球形势,压力仍巨大。经济之本,在于流动。经济根本不只是在于政府“发力”,唯有拿出更多的政策空间,给予市场、个体更多机会,调动所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才能度过眼前危机。

  □万喆(经济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