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70年来首获“世界航天奖”,新京报记者专访获奖者之一于登云:
| ||
|
今年6月,国际宇航联合会最高奖——“世界航天奖”揭晓,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和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三位中国科学家获得2020年度奖项。这是国际宇航联合会创立70年以来,首次将这一奖项授予中国科学家。
荣获该奖项的三位中国科学家分别为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
三位科学家因为嫦娥四号任务的开创性贡献摘得奖项。嫦娥四号是我国发射的第5个月球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是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探测的航天器。
于登云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嫦娥四号任务确实填补了月球探测的空白,“到了一个人类从未去过的地方”。他还对中国今年将实施的嫦娥五号探月、天问一号探火任务,以及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做了前瞻。
谈世界航天奖
国际越来越接纳中国和中国科学家
新京报:中国航天有很多里程碑,但只有在嫦娥四号任务之后连续获得了多个世界最高级别航天奖项,是什么原因?
于登云:我想嫦娥四号确实为月球探测事业做出了贡献,对月球背面首次近距离科学探测,外国同行觉得我们确实做出了贡献,因而给予了肯定。这也反映了随着我国国力发展,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国际上越来越接纳中国和中国科学家。
新京报:得知获奖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于登云:这个奖来自于大家一起做的事,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航天的进步,作为中国人感到很自豪,这是中国能力的证明。
我们确实尽了很大努力,到了一个人类从未去过的地方,为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就我所知评奖时也有人反对,但还有其他那么多国家科学家赞同,说明在事实面前,绝大多数科学家还是实事求是,对嫦娥四号任务的成果是认可的。
谈嫦娥四号
有望改写月夜温度探测记录
新京报:嫦娥四号已经工作500多天,你怎么评价嫦娥四号的表现?
于登云:月球背面与正面不一样,起伏落差非常大,大概有7公里落差,而且嫦娥四号要着陆的目标区域非常窄,大概只有嫦娥三号着陆区域的5%左右。这么小的面积,必须精准着陆,难度是很大的。月背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我们还研制并发射了一颗“鹊桥号”中继星,传输信号数据,这也是人类第一次。
嫦娥四号取得了一系列科学发现,第一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对月背的地貌环境、地质成分等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嫦娥四号这么长时间工作,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最主要的是对月背地形地貌有了清楚的认识,加深了人类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
我们还在月背开展了国际首次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这有利于了解宇宙早期大爆炸的历史。
新京报:了解月球背面地质情况以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于登云:为我们认识月球提供了很好的原始数据,深化了对月球的认知。了解月球也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地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当然,对了解太阳系的形成也很有帮助,意义非常大。
新京报:嫦娥四号工作500多天,有没有什么情况超出预期?
于登云:应该说在我们预期之内,所谓超出,也是在一些科学认识方面。比如我们原来没想到月背的月幔这么浅,说明大撞击的时候,可以看到月幔物质,这是没想到的。对月球表面环境也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资料里都说月夜时温度最低会达到零下180℃,但嫦娥四号工作中测到了-196℃的最低温。应该说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得到这个数据,还是挺自豪的。
现在嫦娥四号已经工作500多天,状态非常好,载荷工作正常,平台也没有问题。就像一个人身体状况良好,能走路、能说话、能观察、能思维。
谈航天人才
新老交替 科研一线平均35岁左右
新京报:嫦娥四号任务之后,这个团队可以说获得了国际认可。你怎么评价中国航天当下这一批的队伍和人才?
于登云:中国航天的新老交替做得是比较好的,科研一线基本都是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年轻人做主力。我们保持了很好的队伍,将来肯定还有更好的发展。比如嫦娥工程这个队伍,之前平均年龄都不到30岁,那个时候就做得很好了,现在做得更好。
新京报:就是说,航天现在对年轻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于登云:我觉得总体上应该是这样的。航天队伍比较稳定,结构也比较合理。仅从待遇来说,我们肯定不能跟一些民营企业去比,但在我们的队伍里还有其他一些获得,比如参与重大国家工程的荣誉感、成就感。
谈商业航天
应聚焦前沿创新和卫星应用
新京报:最近几年很多商业航天公司成立,也获得了一些进展。未来这些商业航天企业和项目在航天事业中会发挥什么作用?
于登云:我个人是这样看的,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的一部分,国家也在支持,我相信会不断发展,是航天事业的一个补充。而且商业航天模式可能对国家主导的传统航天企业也有一些促进,例如在人员流动、运营模式等方面,促进我们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
新京报:你觉得在哪些具体的领域,会是商业航天企业很好的舞台?
于登云: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比以前有进步,但我觉得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现在商业航天企业很多,但规模基本都很小,做的事情太集中、太相似。商业航天在航天发射方面,可以做一些验证性发射,例如小型航天器、元器件验证等。在卫星领域,也可以通过一些立方星、小微卫星等,进行一些新技术验证性工作。更多的是,商业航天企业能不能在后端多发力,把现有的卫星数据用好,在应用环节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新京报:也就是说,去做一些创新性更强的事情?
于登云:商业航天可以站在国家航天已有成果的肩膀上,在还没完全做好的一些领域,比如说卫星数据的应用,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包括小众用户的特殊需求等,产生更多的效益。
■ 前瞻
嫦娥五号:
计划今年年底实施,降落在月球正面并且采样返回。嫦娥五号由“四器两机构”构成,包括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和对接机构、采样机构,于登云介绍,最大亮点是进行月球轨道多次自主分离和交会对接,不仅节约燃料,也将为载人登月验证技术。
嫦娥后续任务: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已经确定初步任务目标,都将在月球南极开展工作。月球南北极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例如可能储存着水冰。嫦娥七号和八号还将进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验证,为建立月球科研站做准备。
天问一号: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计划下月发射,明年到达火星,史无前例一次实现火星“绕落巡”三个步骤。距离遥远带来信号衰减和通信延迟,关键降落阶段,火星探测器必须全过程都靠自主决策,安全着陆将是很大考验。
行星探测:
于登云表示,未来的深空探测,一方面要解决探测能力问题,但不一定太阳系八大行星都要去,有代表性的星球要实施探测。我国已经计划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实习生 刘曼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