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封面报道

国家统计局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62.7%

二季度GDP“转正”同比增长3.2%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如何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走?南方洪涝灾害对下半年中国经济会否造成冲击?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一个小时时间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对中外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会上,刘爱华介绍,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同比名义增长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

  在评价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时,刘爱华说,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也体现了综合施策的效果。

  她强调,由于上半年GDP、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区域,所以说二季度的回升增长仍然属于恢复性的增长。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推动经济回归正常水平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A04-A05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许雯 姜慧梓

  【回应】

  南方洪涝对经济有何影响?

  南方洪涝灾害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刘爱华介绍,从6月份数据看,洪涝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已有所显现,比如物价。鲜菜价格环比、同比都出现由负转正的迹象,同比从5月份下降8.3%,转为6月份上涨4.2%。

  刘爱华强调说,目前来看,今年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但上半年抗击疫情冲击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宏观调控也有政策空间,下阶段会密切关注。

  毕业季就业压力会否加大?

  刘爱化介绍,从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走势看,是逐步下降的态势。大家比较关注的疫情期间在职未上班的比重也持续降低,6月份已经下降到0.8%,与去年基本持平。

  同时也要看到,受疫情冲击影响今年就业压力比较大。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同比少增173万人。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同比减少496万人。6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是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达19.3%,比5月份上升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

  下一步,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稳住市场主体,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通过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措施,来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帮扶,鼓励新业态和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财政货币政策会否调整?

  刘爱华表示,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二季度出现了明显回升,从上半年来看,多数指标处于回升改善或者降幅收窄的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从上半年累计的速度看,GDP、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大部分指标处于下降区间。对目前经济回升,我们认为是恢复性的增长。

  至于下半年的政策会怎样进行调整,《政府工作报告》已作出明确安排。当前,宏观政策既要考虑保持政策力度,也要考虑可持续性,目前的政策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下半年会根据形势发展,根据“六稳”的实现情况和“六保”任务落实情况作出适度调整。

  将出台哪些措施刺激消费?

  刘爱华表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处于下降区间,比上年同期下降11.4%,说明目前消费恢复还是面临着制约,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消费活动仍然受到一定制约,所以目前商品零售的餐饮收入还处于恢复增长的态势当中。

  关于下半年消费市场的增长态势,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在逐渐改善,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消费的供给也在不断地优化。但是,上半年全国人均居民收入名义增长虽是正的,实际增长却下降1.3%,所以对消费能力的培养下半年要下更大气力。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谈及下半年经济走势,刘爱华说,从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个经济指标回升情况看,下半年经济的持续恢复是有支撑的。首先,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疫情期间催生了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再次,宏观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采取了财税、金融支持以及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些政策目前已经见到成效。

  “从这些有利条件看,我们对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是有信心的。同时,经济回升也是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实现的。”但刘爱华也强调,当前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扩散,世界经济重启举步维艰,国内需求恢复受到一定制约,稳企业、保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

  解读1

  “由负转正”传递积极信号

  分析上半年经济表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一季度6.8%的负增长是在2010年以后我国经济已经处于明显下行过程、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三个因素叠加造成的严峻局面,但只是一个短期现象。

  目前,短期冲击的主浪已经过去,可以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2020年经济运行由“前低”转入“后高”是必然趋势。

  贾康认为,虽然从短期到中长期仍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的判断,是实实在在有客观依据的。

  具体而言,我国长期发展的支持空间、成长性所伴随的韧性与回旋余地都客观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还有相当可观的空间。

  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在全球经济中的体量来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余淼杰认为,疫情对中国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20年代逐渐成长,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在和平环境下,这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解读2

  完成CPI全年目标无悬念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保持在3.5%左右。综合前6个月表现,接下来月度CPI要保持平稳态势才能完成全年既定目标。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连平持乐观态度。他认为,综合翘尾因素影响和国内需求回升,年内物价将保持在较为平稳状态。完成3.5%左右的全年目标,基本没有悬念,甚至可能达到3%以内。

  连平认为,一方面,翘尾因素在下半年会继续下降,甚至可能到0,会带动CPI持续下行。据测算,在6月份2.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在政策推动和引领下,下半年国内经济会有较好表现,三、四季度增速可能超过6%,国内经济会逐步回到趋势性轨道上。因此,物价难以出现大幅度回落。

  综合两方面因素,连平认为,需求上升会与翘尾因素下降形成对冲,物价会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

  解读3

  新个体经济还需制度保障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

  为稳就业,政府出台多项针对性措施。比如,今年计划扩招18.9万名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超过20%;普通高校专升本扩招达32.2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以“新个体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业”正在成为就业新选项。

  新个体经济,“新”在哪里?根据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新个体经济以数字经济为主要内容,疫情期间勃兴的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知识传播和经验分享平台、线上社交、短视频平台以及“宅经济”等都被纳入范畴。

  长远来看,“新个体经济”发展需制度保障。连平认为,各类新兴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规范性的制度约束,避免快速膨胀带来不合理的或是对经济运行有害的因素。

  解读4

  消费券拉动作用待观察

  疫情后的经济恢复,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要将“刺激消费、启动内需”作为“牛鼻子”。“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须得走这样一个路径。”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说。

  操作层面,政府已经分批面向社会发放消费券,且仍在继续。

  消费券撬动了实体消费,线上消费表现亮眼。其中,直播带货贡献不小。

  不过,也有观点对消费券、直播带货等的效用持保守态度。余淼杰认为,消费受到持久收入的影响,如果居民持久收入没有上升,那么消费券的拉动作用就非常有限。贾康也认为,消费的前提是老百姓具有购买力。

  解读5

  下半年出口可能同比缓增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璐认为,从外需角度看,我国出口回暖与出口订单集中完成交付相关,疫情进入平台期的海外经济体复工复产不断推进,需求逐渐恢复。

  比如,目前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由于其整体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较好,疫情基本得以控制,且与中国贸易合作的结构更为优化,双边贸易合作持续深入。

  此外,防疫物资出口快速增长,与口罩、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相关的纺织品、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32.4%、23.6%和46.4%。疫情催生的“宅经济”消费也对出口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笔记本电脑、手机上半年出口分别增长了9.1%和0.2%。

  对于下半年外贸走势,余淼杰认为,全球疫情使得海外对中国的资本品和中间品需求疲软,但居民受到疫情长期负面影响,对消费品的需求可能会上升。因此,下半年会呈现消费品出口上升,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同比持平或下降的态势。总体来看,下半年出口可能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缓慢增长。

  解读6

  保经济增长须靠有效投资

  余淼杰认为,消费对下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下降,出口呈现持平或缓慢增长态势,拉升作用不强。这样,要保证全年有一个较温和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有效投资。

  其中,“两新一重”成为今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

  “两新一重”,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目前,政府已出台针对性政策重点支持“两新一重”。

  “两新一重”能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变化?7月13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两新一重”的作用被明确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

  余淼杰以充电桩举例,按照要求,未来新能源车跟充电桩的比例应该达到1:1,而目前我国的车桩比仅为3.4:1,充电桩有巨大提升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再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例,住建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4200万户,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能拉动5万亿元投资。按此计算,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预计拉动今年投资1.2万亿元左右。

  “两新一重”也将发挥乘数效应,增加就业。余淼杰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建筑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都会明显拉升,为这些产业提供就业机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