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深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深读

丹寨蝶变

在贵州丹寨,万达先后投入23亿建丹寨万达小镇、建立职业技术学院等,以文旅带动当地脱贫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8月12日,丹寨万达小镇苗年广场上举行苗族特色歌舞表演。每天夜晚,这里都会进行特色歌舞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观看。A14-A1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巍
8月11日,干改村村民潘世才展示刚刚成熟的哈密瓜。哈密瓜如今成为干改村的代表性产业。
8月11日上午,干改村村民正忙着把刚摘下的哈密瓜运至冷库。
8月12日,丹寨万达小镇上,当地村民正在表演民族特色节目。

  丹寨县,这个贵州黔东南州只有17万人口的小县,千百年来,“贫困”如大山般一直压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县头上。

  2014年,丹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扶贫县,17万人口中贫困人口达4.61万。同年,万达集团对丹寨开始实施整县帮扶,建设丹寨万达小镇、建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产业扶贫基金等,前后累计投入23亿元。最终在2019年4月,丹寨实现整县脱贫。

  脱贫奔小康,需要外力的支持,更要村民的内醒发力。万达的帮扶与村民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良性互动,这或许是中国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个可以复制的样本。

  丹寨县城核心位置的东湖湖畔,崛起了一个丹寨万达小镇;离这个小镇10余公里的山里,有个叫“干改”的苗族村寨,种出哈密瓜卖到小镇和外省,实现脱贫。

  一颗哈密瓜、一个小镇,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丹寨蝶变。

  

  “干鬼”变“干改”

  龙胜兴站在村口牌楼下,望向村子,掩映在群山间的是黛顶木楼的民舍,山间平地上是白色的哈密瓜大棚,牌楼下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过去这个寨子可不是这样,一下雨,泥土路走不得,破屋子到处漏。那时候这个寨子叫‘干鬼大队’”。龙胜兴说,“种啥啥不行,干鬼、干鬼,干着干着就成鬼了。”

  龙胜兴71岁,生在干改村、长在干改村,70多年的人生里,这个不过1500余人的苗族小山村几乎就是他的全部。

  干改村在丹寨县扬武镇南部,距离县城约10公里。和多数丹寨县内的村子一样,干改村地势较高,超过900米的海拔使其成为扬武镇内最高的一座村子。耕地零散、土壤贫瘠、灌溉水源不足,干改村几乎集中了传统农业发展的全部劣势。

  水稻作为粮食,玉米作为喂养畜禽的饲料,村民一直种植着这两种最基本的粮食作物。夏季山间多雨,有时为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有时雨势过大,却会成为农田的灾难。这意味着,一旦天气不配合,村民连用于自足的粮食可能都会不够。

  每个月,龙胜兴会去镇上买点儿油盐等生活必需品,但一般也就一两次。“没有水泥路,踩着黄泥路来回,运气好的时候能蹭到拖拉机,回家时就不是满腿子泥了。”

  当时,村级行政单位尚未建立,村民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生活、工作。现在已无从考证“干鬼”二字的由来,但在过去的劳动和生活背景下,干鬼大队的名字成了一种无奈的调侃。

  村名“干改”二字其实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正式确定。那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元年。村里的人也都希望由此做出改变。因而,“改”字被放入村名。

  “得干啊,干了才能改变,要不这穷根子还不像山上的杉树,一直钉在那里。”龙胜兴说。

  两年蔬菜种植均告失败

  许多年来,干改村的年轻人,对这个村子几乎是绝望的,闭塞、落后、没有挣钱的门路。至少在他们20多岁的时候,外出打工是唯一的选择。近一点的到县城务工,远一点的则前往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寻找机遇。

  “20岁读完书就出去找工作,差不多5年后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回家结婚,除了工作好一点的能在外定居,剩下的人又回到了村子里。”干改村党支部书记潘根根告诉记者。离家再回家,看过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最终还要回到生养自己的大山。

  潘根根从2015年开始担任干改村村干部,那年是他回到村子的第三年。此前的5年时间里,他先后经历了上学、工作、结婚。“工作后发现在城市里生活成本还是比较高,加上结婚、照顾家庭,就回了村子,跟朋友开了些小店生意,后来村委会改选,上级看到村里外出回家的年轻人多,就有意识引导这些人进入村两委,这些人外出开阔了眼界、学了本领,能够带领村子发展。”

  直到2016年4月,干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5户561人,占全村人口的近30%。除了基本粮食种植、家畜禽养殖,干改村是一个标准的“集体产业空心村”,这不仅是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困境,也一直是丹寨县扶贫工作中的痛点。

  “必须找到出路,要干点什么,才能改变现状。” 潘根根说。

  2014年,村两委牵头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包括潘根根在内的13位村民每人出资30000元入股。合作社第一年共筹集390000元。

  潘根根介绍,在合作社成立之前,村民有时会利用水稻收割后的时间进行马铃薯种植。但种植计划并不固定,而且面积分散。起初的想法是利用合作社将马铃薯统一种植、销售,再配合着新种植一部分萝卜。

  但这个计划仅持续了一年就失败了。第二年,合作社开始主攻黑皮冬瓜。当时距离干改村不远的洋浪村已有一定的蔬菜种植经验,扬武镇政府希望集合镇内几个村子做蔬菜产业抱团发展,干改村也开始了黑皮冬瓜的种植尝试。

  由于在种植时管理和种植技术不到位,那一年种出的黑皮冬瓜大多畸形,前来收购的采购商只开出2毛一斤的价格,当时市场上最好的价格是5毛多一斤。

  “主要是种植的人太多,种植面积太大,所以整体价格上不去,再加上人工采摘成本较高,这个也是当时战略上的一个失误。”潘根根表示。

  最终,那一年的黑皮冬瓜仅仅卖出了一半。剩余的基本都送给了村民喂猪。

  那一年的收入只有12万元。两年蔬菜种植,全部的收入几乎都用于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也因为两年的失败,许多村民纷纷打起了退堂鼓。13位出资人,最后只剩下5位,还都是村两委成员。

  大山里种出哈密瓜

  黑皮冬瓜的种植失败了,但村子不能停下尝试的脚步。“这个效果不好,再找下一个,村里肯定要有稳定的产业。”潘根根说。

  彼时,在村里担任农业技术员的潘照周利用3个冬瓜育苗大棚试种了哈密瓜。至于为什么选哈密瓜,潘照周也很现实,“一是以前种过,懂一些技术,二是哈密瓜苗可以找认识的老板购买,价格比较便宜,就算没成,损失也不会太大。”

  潘照周今年44岁,在2014年回村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度过。从深圳到广东,再到海南,工作从大棚蔬菜种植到哈密瓜种植。海南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最多时,他拿到过每个月6000元的工资。通过这份收入,他在2014年帮助家里实现脱贫。也是那一年,他动起回家的心思。

  “当时大女儿上初中,考虑到两个孩子未来上学,就想要不要回家。”巧合的是,当时的干改村村支书也主动联系到了潘照周,希望他能回村通过农业技术带动村民发展。

  一边是每月的稳定收入,一边是已许久没有居住的老家,潘照周最终选择了回老家带动村民种植哈密瓜致富。

  潘照周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村子所在的山区与海南相比是完全不同的环境。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这个条件适合哈密瓜生长需要的糖分积累,病虫害相对也少,但山区雨水频繁,到了夜晚降温后瓜苗很容易冻伤,所以大棚是一个必需品。”

  庆幸的是,试种出的哈密瓜果型十分好看,虽然甜度在当时还不及潘照周在海南种植的成品,但他认为通过后期改进大棚管护手段,瓜的甜度可以进一步提升。最终第一批试种的哈密瓜卖出20000元。这个结果让寻找产业发展的干改村看到了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万达集团对丹寨的帮扶开始了,县里面也开始利用扶贫基金扶持有前景的项目。借着试种成功,村两委向当地政府申请了产业发展基金。最终获批的50万元均被投入到了哈密瓜大棚的建设中去。

  在如今的干改村,哈密瓜已经成为一项特色种植产业。在群山之间,700余个哈密瓜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块块农田中,构成一道“梯田大棚群”的独特景象。

  贫困户成为安监员

  “今年的瓜甜。”潘照周吃了一口新鲜摘下的哈密瓜后说道。随后,他招呼着几位正在基地工作的村民一起品尝。

  夏秋之交的8月是干改村第一季哈密瓜成熟摘果的时间。在此务工的村民一边忙着摘瓜,一边用担子把瓜挑进冷藏大棚。这些人大多是留守在村中的妇女。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村内找些零工。瓜棚的工作每天至少能带来80元的收入。

  最近在瓜棚里帮忙的还有潘世才。平日里,他主要担任村里的安全监察员,作为村两委的一员,他主要负责检查电路、房屋、农业设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进行维修。这份工作每个月为他带来1400元的稳定收入。

  潘世才在2013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正和妻子在外务工。“家里有两个小孩还有我的母亲,在外面打工都不敢多花钱,收入的一半会寄回家存起来,当时只能算勉强维持生活。”

  在2018年回村后,因为年轻,会些维修技术,村委会找到他希望他担任村安监员。

  1400元的工资不算高,但因为不用离家,比起在外务工时,潘世才能省下不少额外花销。加上妻子在镇上打打零工,每个月还能收入1000元左右。

  “针对贫困户,当时村里有一些公益性岗位开放,像消防员、清洁员、护林员这些,通过劳动,贫困户不出村就能获得收入。”潘根根说。

  据了解,这些公益性岗位的资金来自万达集团在对口帮扶丹寨县时成立的专项扶贫基金分红。每年5000万元。在干改村,享受这些公益性岗位的有30位村民,根据工作内容,工资有所差别。平均下来,每位贫困户每年通过务工能获得6000元到8000元的收入。

  网红小镇带出哈密瓜广告效应

  潘照周和潘根根都坦言,哈密瓜种植产业的扶贫带动效益要高于其自身的盈利效果。除了瓜苗采购、日常维护大棚,每年的哈密瓜种植成本都会超过30万,主要是务工人员的工资。但村里的务工人员有了这份工资,他们的经济状况就会得到较大改善,这或许就是产业扶贫的带动效应。

  “像海南那边,种植土地连片而且平整,哈密瓜的亩产量能达到每亩地6000多斤,在这边的话,一般就是平均一亩地4000多斤,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总体效益是有些差距的。”潘照周解释道。

  而且相比海南的规模种植,干改村的哈密瓜种植成本也要更高。“规模种植的话,一个人可以管护5到7亩地,因为我们这边是梯田,每块土地面积都很小,一个人的话只能管护2到3亩地,这样每亩地的人工成本是更高的。”

  据潘照周介绍,目前村内的哈密瓜产业每年可以保持50万元左右的整体收入,扣除成本后,有15万元左右可用于为贫困户分红。虽然算不上赚钱,但至少在目前阶段,村子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

  今年的8月,干改村的哈密瓜基地比往年要忙一些。除了保证日常向县城的农贸市场供货,还有一批订单来自于丹寨县万达小镇。前一段时间,万达小镇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哈密瓜节,无论是前来旅游的游客还是居住于周边的村民,都能通过游戏免费品尝哈密瓜。而这一活动为干改村每天带去了超过1500斤的订单量。

  “量虽然不大,但是借万达小镇的名头,我们的哈密瓜也产生了广告效应。”

  截至目前,干改村第一季的哈密瓜已经卖出了十分之一。剩下的绝大部分,潘照周将会通过物流送至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让外省人吃上村里种的哈密瓜,这种事放在过去是不敢想的。”

  文旅兴县

  正值暑期,潘照周不忙时都会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到县城转转。和他记忆里不同的是,县城里曾经的农田变成了如今的公路、楼房、观赏树木,还有一座热闹的旅游小镇。

  距离县城老城区不到2公里的万达小镇已经成为近些年来丹寨县内一处最热门的游玩场所。也是万达集团对丹寨县从2014年底开始进行包县扶贫后落地的核心项目。

  据了解,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在与国务院扶贫办交流时提到可以帮扶西部地区的一个县实现脱贫。在扶贫办的建议下,万达集团对贵州省内各贫困县进行考察,最终选定丹寨县。彼时,丹寨县17万人口中,有4.61万贫困人口。

  而在经历养猪、种植优质稻等多个农业产业备选方案后,万达集团决定,开发文旅项目,通过旅游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

  自2017年7月开镇运营以来,万达小镇累计接待人流量超过1800多万人次。在2018半年度中国特色小镇影响力排名中,丹寨排名第二,仅次于乌镇。

  作为一项文旅产业,丹寨万达小镇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丹寨县内提供了更多直接的工作机会。包括酒店、商铺、安保、演艺人员在内,小镇直接吸纳了超过1200人稳定就业,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751人。

  记者从丹寨县政府获悉,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丹寨县退出贫困县。随着产业的带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本地找到了就业岗位。目前,丹寨县内每年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减少。根据统计,目前县内就业11559人,占贫困劳动力就业总人数的41.58%,相比去年同比增长24.2%。

  “有机会还是希望去外边看看”

  吴治敏今年22岁,是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以来第一批毕业生。现在万达小镇内的酒店工作。

  由于家庭收入不高,从高中开始,吴治敏会利用假期时间到县城做零工。这样至少能满足自己的生活开销,攒下多的还能补贴家用。

  按照自己原本的计划,吴治敏本来打算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符合所学专业的会计工作。像过去许多走出去的人一样,到外地实习、在外地工作。但考虑家里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弟弟,吴治敏希望毕业后就能够帮父亲分担一些经济压力。除了收入稳定,她也希望工作离家更近,至少可以周末回家看看。

  3年前,万达小镇刚刚开业,吴治敏当时也刚刚毕业。3年的高中时光,她和同学也看着小镇一点点建立,“感觉是可以稳定发展的一个区域。”

  2019年11月,吴治敏开始在万达小镇内的酒店实习,并顺利转正,“离家近,而且收入还可以,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也能照顾父母。”

  除了每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后,吴治敏都会进行备考工作。她满意于目前的工作,但也想着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她告诉记者,自己希望考下初级会计证,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到相关的企业从事这类工作。

  而对于回村“创业”的潘照周来说,虽然村子目前有了稳定发展的产业,县城也有一些很好的工作机会,他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可以到县外甚至省外去看看。即便最终又回到了家,但与当时自己所面临的情况也不同。

  以前的家是外出务工的理由,而现在,家是漂泊之外的必然选择。

  新京报记者 张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