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中国新闻

832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去年12月,贵州紫云县格凸河畔深山一个原始洞穴。这是曾是一个自然村落,生活着19户苗民。随着脱贫攻坚收官,这个洞中村已整体搬迁出山。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全部66个国家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剩下的52个国家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至此,2014年公布的832个国家贫困县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国务院扶贫办获悉,预计下月开始,将对今年退出的52个县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考核。

  新京报讯 昨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批准紫云县等9个贫困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据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介绍,9个贫困县受访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平均为11487.39元,比2020年脱贫标准高7487.39元,比全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925.38元高1562.01元。随着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贵州省66个贫困县已经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9个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为0

  昨日,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袁家榆宣读了省人民政府通告,宣布原则同意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也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介绍,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和3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评估检查反馈,9个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为0(低于3%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错退率和漏评率均为0(低于2%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群众认可度平均为99.12%(高于90%的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均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和要求,3家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评估均建议予以退出。11月16日至22日,按照国家贫困县退出有关规定,我们就9个贫困县拟实现脱贫摘帽向社会进行了公示,在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异议。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李建介绍,截至目前,9个贫困县受访建档立卡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平均为11487.39元,比2020年脱贫标准高7487.39元,比全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9925.38元高1562.01元。同时,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2012年,贵州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923万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8年来,贵州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逐渐成为全国脱贫人数最多的区域。据悉,贵州全省在脱贫工作中,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共10090个自然村寨,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201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53元,截至2019年,这个数字已突破1万元。

  国扶办下月将对今年脱贫52县抽查考核

  新京报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贵州省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意味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完成脱贫摘帽任务。预计下月开始,将对今年退出的52个县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考核。

  2014年12月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单。2016年随着兰考县、井冈山等地脱贫摘帽,我国贫困县开始陆续脱贫,同年共有2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2017年共有125个贫困县实现清零;2018年宣布脱贫摘帽县共283个;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34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而今年年初还剩余52个未脱贫。但随着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也意味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国务院扶贫办表示,下个月他们将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检查方案,对今年退出的52个县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考核,并对退出贫困县的质量负责。

  下一步要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防止返贫会成为之后的工作重点,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衔接,也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

  继续深化消费扶贫行动,这也是对产业扶贫最大的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加快推进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建设,积极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继续加强产业扶贫。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与时俱进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持扶贫产业稳步发展。

  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强化配套建设,提升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确保小孩有学上,生病有地方看。

  同时要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及时通报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的预警信息,提前介入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下一步要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首先是思路上衔接,2020年前,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是脱贫攻坚,“十四五”时期,中西部脱贫摘帽地区仍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乡村振兴重点,确保脱贫人口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要在政策上衔接,全面梳理需要继续执行的政策、需要调整完善的政策、需要逐步退出的政策以及需要创设加强的政策。要在工作上衔接,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从超常举措向常态帮扶转变,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机制转变,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专家说法

  扶贫会从攻坚战转化为常规性操作

  我们在消灭绝对贫困之后,如何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对贫困的标准,目前还在研究,还没有具体的标准。我个人认为,按照农民收入中位数的50%较合理,如果标准太高,压力太大,我们的财力也难以支付,如果标准太低,就没有意义了。

  我国已有多项政策显示,在脱贫攻坚完成之后,仍要保持相应的政策的稳定。一方面,这是为了防止刚刚脱贫的人员重新返贫,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给以后长期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做准备。这也意味着,扶贫会从攻坚战转化为常规性操作。那时候,助贫减贫工作,将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在一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

  建立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期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际,应考虑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使得产业扶贫在更长的时间里发挥作用。建立产业扶贫巩固提升期,持续完善脱贫攻坚期的产业基础;完善产业扶贫工作组织领导,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乡村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贫困群体多渠道参与产业;深化社会服务供给,实现产业扶贫支持保障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和发展动力。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

  未来仍要在“精准”上做文章

  精准扶贫有三个层次,精准识别、精准发力、可持续发展。在精准识别上,过去我们已经做得很好。未来需要精准发力,建立有效的产业链条,把生产价值转变成市场价值,只有生产显然无法帮助村民增收,只有真正找到市场,才能够变成百姓的收入。未来我们的扶贫产业,还要发挥更多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品牌塑造、产业融合、产业链完善等各个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李傲 周怀宗 实习生 慕宏举 朱恩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