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中国新闻

小土豆变“金豆” 河北德胜村脱贫得胜

村里通过发展微型薯培育、光伏发电、乡村旅游,打出一套“产业组合拳”顺利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0元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德胜村村民徐海成种植的微型薯。今年,算上微型薯大棚和种植甜菜、莜麦的收成,他家的预计纯收入至少十二三万元。
德胜村的光伏电站,电站除了付给村民土地租金外,所有用工岗位都优先对德胜村贫困户开放,每年大约能为30—70人提供季节性工作机会,日薪在150-280元之间。
德胜村新建的民居,满足自住的同时,村民还办起了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

  进入11月下旬,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已是一片北国风光,雪花纷飞下,室外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7℃。

  2019年前,位于河北和内蒙古交界、坝上草原的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住的还是传统的土坯房。这种房子挡得住大雪,但拦不住严寒,一到冬天,刺骨的寒冷就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为了御寒和加固房屋,德胜村稍微有点儿条件的村民会在土坯外层包上一层砖墙,屋里烧炉取暖。

  德胜村一度只有258户村民、610人住在村里,其中445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意味着70%的人都为贫穷所困。

  近四年来,村里通过发展微型薯培育、光伏发电、乡村旅游,打出了一套“产业组合拳”。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降至1户2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00元,村集体收入实现133万元。

  新民居建设也提上日程,一排排配有地暖的白墙灰瓦二层小楼在村里拔地而起,“里软外硬”的土坯房逐渐成为德胜村的历史。

  “不是勉强,是比勉强还厉害”

  11月23日早晨8点,杨凯早早来到村西头的“德胜微型薯育种园区”,这里有107个微型薯育种大棚。他今天要完成村集体合作社和20多户村民委托给他的任务——接收厂家运来的蛭石,这是一种由外形酷似云母石的矿物质制成的培养基,状似沙土,由于具有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等特点,被村民们用来替代普通土壤,在温室大棚内培育微型薯幼苗。

  9点多,装载着2000袋蛭石的货车抵达园区,搬卸工作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不过,这批蛭石只够五个大棚使用,下午他还要再接收一车。此外,到了微型薯种植的季节,他还受村委会的委托负责十几个大棚的维修管护和水电管理。

  杨凯今年62岁,年轻时当过兵,在工地里干过小工,30年前,为了照顾家庭,他回到村里,过起了 “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日子,打理20亩土地之余,他还养了20多只羊,家里一年的生活和收入全都指望它们。

  德胜村有耕地5508亩,但土地质量却不高,种出的玉米结不了粒,只能喂牲畜,村民们以种植莜麦和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为主,风调雨顺的时候,一亩莜麦能打200来斤,亚麻有百十来斤就算丰收。

  莜麦的市场价值一直不高,“贵的时候一斤能卖一块多,便宜了甚至几毛钱”,因此,除了用作自家口粮,村民们很少卖粮食。对于杨凯来说,种地和养羊的收入能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供起女儿读书,已属不易。2013年,他们家被划为贫困户。

  “那时候没钱,对生活也没什么想法和规划。”杨凯说,当时,他唯一的盼头就是等女儿读完书后,攒些钱把家里三间“里软外硬”的房子翻新一下。

  对于生活的茫然与无望,61岁的王俊云有更深的体会。

  和杨凯一样,年轻时在外打了几年工后,王俊云也早早回到了村子,种地、养羊,一年下来,能有一两万块钱的收入,除了维持老两口的生活,还要供养两个女儿读书。

  “基本不花钱”,这是王俊云对夫妻二人早年生活的概括。自家种的土豆、大白菜、莜麦基本构成了一家人一年四季的菜单,买肉是过年过节才会有的事情。即使这样,生活也常常捉襟见肘,“接不上的时候还得从外头借点外债。”

  “不是勉强,是比勉强还厉害。”王俊云说,他能想到的唯一生活出路就是外出打工,但他年纪大了,又没有技术,去工地搬砖都没人愿用。

  “生活态度?态度就是一年穷汗盼来年,盼了一年又一年。”王俊云自嘲道。

  看着村子一天天衰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叶润兵急在心头。他今年63岁,当了40多年的村干部。

  2013年,德胜村被划为贫困村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借助扶贫政策,“积极地把村经济搞起来”。开始,考虑到村民多以养殖牛羊为生,他想向上级争取资金为养殖户建设青贮窖,这种窖可以把新鲜草料无氧贮存起来,使饲料保存经久不坏,减少养分损失,喂养牛羊时也有利于动物消化。一个青贮窖的建设成本是5500元,他为100多户符合标准的养殖户申请到了建设资金。

  对于不养牛羊的村民,他又申请到了一笔扶贫资金动员大家养兔子,初期的种兔和兔笼由扶贫资金支持。

  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部分牛羊养殖户一见市场行情不好就把牛羊全都卖掉了,青贮窖也就此荒废。种兔养殖户因为缺乏后续资金和技术支持,也是“大部分没养好”。

  小土豆也可以做出大产业

  2017年1月24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德胜村,彼时,村里新引进了一家微型薯育种公司,总书记在村里视察时,表现出了对微型薯育种的浓厚兴趣,他鼓励村民:小土豆也可以做出大产业。

  “小土豆做出大产业”,叶润兵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总书记离开的当晚,他彻夜未眠,开始重新思考德胜村的出路。“还像以前那种做法就不行了,要自己给自己加压。”叶润兵说,他决定要把总书记的希冀落到实处,在全村发展微型薯大棚育种,带动村民参与致富。

  叶润兵的想法儿得到了村委会和上级政府的支持。2017年开春,他向政府争取到了扶贫项目资金,并以村合作社的名义流转了300亩土地,计划在村子的东西两头建280个育种大棚。考虑到村民初期会对投资微型薯育种心存顾虑,缺乏技术支持,他和上述种业公司协商,大棚建起后,村民承包剩下的,由种业公司兜底承包,此外,公司会在技术指导和联系销路方面,为村民提供帮助。

  2017年5月份,280个微型薯育种大棚应声而起,村民可以每棚1000元/年的价格承租,贫困户优先租用,头一年,村民累计承包了170个。

  虽然在动员村民承包大棚之前,村里已经邀请过张家口农科所的专家、河北农大的老师和种业公司技术员,给村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培训,但第一次育种,还是让村民们有些手足无措。

  很多村民没有想到,自己种了一辈子地,吃了无数自己种出的马铃薯,怎么就不会种微型薯了?

  杨凯一开始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村里甫一推广微型薯培育,他就承包了两个大棚。袁晓东是种业公司指派给德胜村负责培育指导的技术员,他介绍,微型薯收获前,为保证薯种干爽、耐保存,需要提前10天左右进行控水。第一年,他把这个道理反复讲给了所有种植户,但以杨凯为代表的一些村民觉得,粮食要想高产,必须多浇水,微型薯也不例外。

  在杨凯看来,凭自己的种地经验,怎么会不如一个29岁的年轻人?眼看临近收获,他刻意加大了施水量。

  然而,用水过量的弊端很快就显露了。因为施水量过大,杨凯家的微型薯普遍生了疮痂,由于当季收获的微型薯,需要在第二年开春后才能作为种子卖出,储存期间,杨凯的微型薯损失了约两万粒。

  “后来就真的服气了。”杨凯说。

  种植微型薯,最关键的是幼苗种下后的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56岁的徐海成每天早晨六点就要去大棚给幼苗浇水,中午要去把遮阳网盖好,防止阳光直射幼苗,晚上则要去给大棚保温。

  “这东西照顾好了,每天都变一个样,照顾不好,就不会生长。”徐海成说,今年,他和朋友合租了8个大棚,预计每个棚能收获15万粒微型薯。

  弟弟徐海占觉得,徐海成现在“整个精气神都和前些年不一样了,脸上笑容多了”。

  2017年,徐海成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媳妇已经得了三年多的胃病,要常年吃药,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尚没找到工作,小女儿还在上学。一年下来,靠种地和打零工挣来的4万多元,最后只剩1000块钱。

  自从村里推广微型薯大棚后,第一年,徐海成就一口气承包了6个,还和朋友在邻村合资建设了十几个大棚。今年,算上微型薯大棚和种植甜菜、莜麦的收成,他家的预计纯收入至少十二三万元。

  去年,他花5.8万元给家里添置了辆七座轿车,还花2万多元买了一辆拖拉机。

  “过去我们种的马铃薯论斤卖,一斤也就块八毛钱;现在我们种微型薯,论个卖,品种种对了能卖三四毛钱/粒,小土豆成了‘金豆豆’。”徐海成说。

  种业公司总经理李金凯告诉记者,目前,德胜村的微型薯年产量达2000万粒以上,主要销往张家口、承德、以及临近河北的内蒙古地区,“(德胜村的微型薯)现在已经质量过关,不输于外地市场的大部分产品了。”

  种上“铁杆庄稼”连接“草原天路”

  德胜村南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光伏电站,2640亩的土地上整齐划一地排列着15万余块光伏电板,分列村道两旁,它们或呈38度仰角,或呈10度仰角朝南面向天空。春天,光伏电板下种植的苜蓿、黄芪、柴胡等作物,郁郁葱葱。

  在德胜村,这片光伏电站被村民称为“铁杆庄稼”,它们也有自己的耕种者,马志勇就是之一。

  马志勇今年56岁,2014年,家里被划为贫困。2017年,村里开始兴建光伏电站,光伏企业以400元/亩的价格租用了他家10亩土地。家里“里软外硬”的土坯房也被“新民居”替代,马志勇索性专心做起工人。

  春夏两季是电站的用工季,电板保洁、苜蓿除草、翻地、打药,马志勇每个活计都不落下,三四个月下来,可以收入两万多块钱。其余时间,他也没有闲着,村里旅游公司的蔬菜采摘园、新民居小区的环卫公益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我这一年的时间都安排满了,现在一年能挣8万块钱左右。”马志勇说,当下的工作虽然不一定比种地、养殖轻松,但至少比以前有了保障。

  光伏电站负责人高建峰告诉记者,作为张北县引进的扶贫项目,电站除了付给村民土地租金外,所有用工岗位都优先对德胜村贫困户开放,每年大约能为30—70人提供季节性工作机会,日薪在150-280元之间。

  “另外,到了苜蓿收割季节,村里的养殖户可以免费来电站收割苜蓿,做饲料使用。明年,我们计划再开展一些‘板下养殖’项目,带动村民参与。”高建峰说。

  56岁的孙桂英也找到了自己新的定位。

  2019年5月,德胜村第一期新民居的96套房屋落成,新民居融徽派建筑和北方建筑风格为一体,上下两层居住面积在150㎡左右,通过电地暖,住户可以自主控制室内温度。村民在拆除原有住宅取得安置款后,填补完差价即可购置一套二层小楼。

  孙桂英家购置了两套,去年7月26日,她搬进新家。两个女儿都已在城市安家,她和丈夫也在县城买了一套楼房,在村里坐拥两套楼房,颇有些浪费。女儿们劝她,何不自己搞民宿?

  德胜村南距坝上“草原天路”18公里,北距张北草原音乐节举办地10公里,附近有古长城、元中都遗址、滑雪场等景区设施,周边年游客量达380多万人。过去,村里土路泥泞,环境脏乱不堪,房屋低矮破旧,路过的游客从不驻足停留。去年,村里筹资铺设了水泥路,德胜村与“草原天路”真正连接到了一起。

  去年8月初,孙桂英的民宿正式营业,成为德胜村第一家村民自营民宿。

  “游客最多时,沙发上都要睡人,还要增加折叠床”。

  截至国庆假期结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她就收入了2.4万元,相当于他们夫妻平时打工半年的收入。

  “精气神回来了”

  最近,村里的女人们学跳舞上了瘾。

  刘桂荣是德胜村腰鼓舞队队长,今年九月,她带领舞队在一次广场舞选拔赛中拿到了奖项。在她看来,这样的活动在过去是不可能组织起来的,“那时候人们不知怎么的,很蔫儿,没精神。”

  前几天,市文联的老师来村里教大家跳舞,村里妇女一下子来了五六十位,刘桂荣觉得,大家的“精气神回来了”。

  孙桂英今年选择把自己的两套民居租给村里引进的旅游公司,由该公司负责民宿运营,自己则在公司上班。她算了一笔账,房屋租金一年有3万多元,上班工资是2200元/月,一年下来,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挣到过去老两口一年的收入。

  旅游公司副董事长戎建广说,目前,他们正对德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开发,“今年已经从村民手里租到了12套新民居,进行专业化民宿运营,明年,我们自有的40套房屋也将投入运营。”

  戎建广介绍,后续,他们还将在德胜村附近建设马场,打造一条直通“草原天路”的德胜马道,并开展冰雪文化节等项目,争取把德胜村打造成“京西北民宿第一村”,“草原天路年游客量有300多万人,如果我们能吸引10万人过来就很可以了。”

  作为河北省工信厅派驻到德胜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志军来到村里近三年,见证了德胜村的脱贫攻坚之路。“2018年3月刚来时,村道还是泥路,新民居刚刚起步,村民们还没享受到脱贫成果。”李志军说,如今,他对村民的收入已经不担心,让他挂念的是村里年轻人还是太少,“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人”,他希望,随着德胜村不断发展,村子能有更多年轻人被吸引回来。

  对于德胜村的未来,叶润兵同样充满信心,在他看来,德胜村过去之所以贫困,只是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利用好固有资源,现在,村子已经找准了发展道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认准的路,坚持走下去,继续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

  “真希望总书记再来我们村看看,来我家坐坐,看看我家的新账本。”这是徐海成脱贫后的新愿望。

  新京报记者 张胜坡

  A08-A09版图片/受访者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