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从地方产业长远发展来说,纵容游离在法律之外的假货产业链应声壮大,不仅有损地方形象,也将拖累产业转型步伐。
每天傍晚5点到7点,聚集在常熟市莫城街道的两千多家服装档口,成千上万件“大牌”服装被塞进黑色包装袋,交给等在门外的微商、网店老板和实体店主。随后,这些三标齐全,价格不到正品价十分之一的假货,被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新京报11月30日刊发的调查报道《常熟“外贸村”假货调查》中的一幕。“外贸村”火红的假货生意,令人“叹为观止”。报道中,有货主称,“能仿到什么级别,就仿到什么级别。不拿真品比较,看不出来是假的。”听到这里,可能每个人都会心头一紧——自己买的某个“大牌”是否就是来自“外贸村”?
是的,“外贸村”假货越逼真,对于正规品牌和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就越大。
对此当地并未拿“家丑思维”待之,而是开展严厉打击。当地通报数据显示,今年年初,常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56起,涉案总金额高达1.8亿元,捣毁假冒窝点7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7名,缴获侵权假冒物品23万余件。
事实上,从全国来看,不管是假冒大牌服装,还是假鞋,都曾在一些外贸发达地区形成专门的产业链。这些假货产业链,或许曾一度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经济,在就业、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作出了贡献。
但在消费升级、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越来越完善的今天,这些在制假上有特色的“外贸村”、“假鞋之都”,都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关口——“万元大牌百元拿货”的现象该禁止了。而依法对之进行有效治理,是助推其转型必不可少的外部保障。
从法律角度讲,大牌假货的制售涉及侵犯品牌的知识产权和商标权,制假售假方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或民事责任,地方监管层面加强打击也不能含糊。
而从地方产业的长远发展来说,纵容游离在法律之外的假货产业链应声壮大,不仅有损地方形象,也将拖累产业转型步伐。就此看,地方政府也理应对假货产业链“零容忍”。早日净化假货风气,别再让“外贸村”成为假货的代名词,才能倒逼地方产业早日转型。
事实上,这些年当地也明显加大了对假货的打击力度——“外贸村”的假货交易已更加隐蔽化,“明目张胆在店铺内销售假冒名牌服装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就是直观体现。
而就目前看,相关监管仍需强化。有些货主将交易放在晚上进行,不惜把假货生意做到附近的正规服装城,以此“洗白”成为正品商……都提示着监管触角敏感度需要继续提升。
需要警惕的是,当假货能够通过正规服装城“洗白”,其危害性将更大。因此,执法和治理端,面对更加隐蔽的假货交易,还得继续精准出击,及时斩断假货“洗白”之路。
“外贸村”的假货生意,不仅仅体现在销售这一个环节,而是形成了包括生产、仓储、销售等整个环节在内的产业链,甚至连品牌标识也有了专业化经营。假货流向的也不仅仅是网络电商,还包括不少线下实体店。
这警示执法和监管部门打假应有一盘棋思维——既要着眼于每个环节的把关,也要打通线上线下的治理阻碍,实现监管的全链条化、常态化。
现实中,假货产业越是“横行一方”,越是盘根错节,越要警惕这类景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绑架”效应和由此带来的风险,并及早下决心予以“根治”。建立在假货产业基础上的地方经济注定行之难远,严厉打假,是责任所在,也是地方发展的一种自我救赎。
□重舟(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