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

社科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德)汉宁·里德
译者:周雨霏
版本: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战场之外》
作者:魏舒歌
译者:魏舒歌/李松蕾/龙伟
版本:启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偏见的本质》
作者:(美)戈登·奥尔波特
译者:凌晨
版本: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0年10月
《传承与断裂》
作者:陆远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9年12月
《末日松茸》
作者:(美)罗安清
译者:张晓佳
版本: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亚洲与一战》
作者:徐国琦
译者:尤卫群
版本: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故土的陌生人》
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译者:夏凡
版本: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分身》
作者:李永晶
版本: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民族的重建》
作者:(美)蒂莫西·斯奈德
译者:潘梦琦
版本: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废品生活》
作者:胡嘉明/张劼颖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家庭革命》
作者:赵妍杰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4月
《母乳与牛奶》
作者:卢淑樱
版本: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什么是民粹主义?》
作者:(德)扬·维尔纳·米勒
译者:钱静远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德)汉宁·里德

  译者:周雨霏

  版本: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为何我们容易对远方的灾难抱以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作者把读者带回到18世纪的欧洲,通过启蒙哲学家们对道德感有效性射程的争论,让读者自己去界定“我们”与“他者”。本书重申维系社会根基的道德价值,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发声尤为难能可贵。

  《战场之外》

  作者:魏舒歌

  译者:魏舒歌/李松蕾/龙伟

  版本:启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对外宣传”,对于彼时的中国来说相当隔膜,直接导致当时中国在面临列强欺凌时,缺乏足够的外部支持。《战场之外》填补了宣传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租界报刊的立场并非铁板一块。它们与西方国家密切的联系,更是意外地成为了中国打开对外宣传通道的突破口。

  《偏见的本质》

  作者:(美)戈登·奥尔波特

  译者:凌晨

  版本: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0年10月

  在新冠疫情下,各个国家的人们在恐慌中都变得更加敏感与容易猜忌。这些景象都和“偏见”多少有关。作者全面地梳理了人类偏见的成因、类型和各种曾经被提出的应对方式,可以说,这种对“偏见”复杂性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对偏见最好的阻遏。即使成书时间距今已较为久远,但用书中的许多结论观照当下却毫不过时。

  《传承与断裂》

  作者:陆远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9年12月

  上世纪50年代,社会学在中国高校被取消,学术传承出现断层,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元气。本书认为,社会学的取消,不仅受强调实用性的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影响,学科内在的气质也使其发展命途多舛。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的学科逻辑,还让我们近距离接触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心态。

  《末日松茸》

  作者:(美)罗安清

  译者:张晓佳

  版本: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

  环保背后是经济问题。《末日松茸》作者罗安清从松茸供应链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没有人类的干扰,就没有松茸的产生。为此,罗安清尝试建构出一种新的认识论——一种人类与自然并非对立的认识论。她发展出“攫取资本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外包经济对自然的破坏,对我们该如何建设全球化的未来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亚洲与一战》

  作者:徐国琦

  译者:尤卫群

  版本: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5月

  传统观点认为,一战是一场欧洲大战。徐国琦推翻了这种观点:许多亚洲国家对一战的认识都很薄弱,其实一战深刻地影响了亚洲各国的历史。亚洲人民对巴黎和会结果的失望是一种共同情绪。更为重要的是,徐国琦视一战为亚洲各国的共有历程的史观。

  《故土的陌生人》

  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 译者:夏凡

  版本: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作者在支持共和党的“红州”长达五年的田野调查发现,选民失落的“美国梦”和被边缘化的痛苦和哀怨影响着其投票选择。在撕裂的美国社会,作者尝试理解矛盾双方,并厘清问题的本质,这本身就是弥合裂痕和凝聚共识的第一步。

  《分身》

  作者:李永晶

  版本: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年1月

  中国与日本要寻找各自的前世今生,观察互为“分身”的对方正是捷径。作者梳理日本近代精神史的脉络,剖析它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成长、毁灭,以及自我新生。关注日本这个“分身”近代以来的国家演化历程,也是在审视中国的另一个“自我”。

  《民族的重建》

  作者:(美)蒂莫西·斯奈德

  译者:潘梦琦

  版本: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1月

  创于1569年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历经四百余年,成为今天的波兰、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民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抛开民族主义论说和迷思,回到16世纪,从那里发现东欧近代早期的“民族”,一路讲到20世纪末。现代民族观念的诉求能否找到一种和平的表达方式?这仍然是困扰当代民族国家的议题。

  《废品生活》

  作者:胡嘉明/张劼颖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年1月

  垃圾的问题只是简单的环保与城市治理问题吗?《废品生活》厘清了“垃圾”背后的“生命图景”。作者将垃圾与垃圾经济纳入到理解城市变迁的分析范畴,揭示了垃圾与文明转型、城市治理、城乡差距等宏观议题的结构性联系。从拾荒者着眼的视角,也让我们得以看见原本隐匿于城市暗处的底层劳动者群体正在经历哪些边缘化的困境。

  《家庭革命》

  作者:赵妍杰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4月

  从揭露传统大家庭问题,到效仿西方家庭的改新运动,在近代,中西学者往往容易忽略“家”的情感性传统。赵妍杰还原并重建了这段被长期“误读”的家庭革命历史。她试图厘清“家庭”成为革命对象的语境以及家庭革命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百年后,家庭、自我与社会仍旧存在相似的张力。

  《母乳与牛奶》

  作者:卢淑樱

  版本: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6月

  这本书有意采用论述与经验并重的研究方式,聚焦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形塑过程和女性哺育的具体生活经验。作者以跨学科的视野,勾勒出牛乳消费在中国餐桌上落地生根的历史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近代中国现代性转型过程的新视角,不仅填补了母亲历史的研究空白,也为当下关于母亲角色的话题讨论带来了历史的观照。

  《什么是民粹主义?》

  作者:(德)扬·维尔纳·米勒

  译者:钱静远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民粹主义”似乎代表着反对精英、批判主流权力。作者认为,批判性既不是成为一个民粹主义者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民粹主义者真正的特质,是认定只有自身才可定义和代表“人民”。近年,民粹主义在全球各地都有抬头之势。本书精炼而不失详细地剖析了不同国家民粹主义者的案例,以及民粹主义生发与流行的原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