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何居明年重点任务首位?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专栏

  

  要做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让二者互补,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中央部署的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中,“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居于首位。联系起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短板——尤其是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卡脖子”难题被暴露出来,中央的这番部署显然大有深意。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从2021年经济工作的部署看,营造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是重心,也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等的战略支点。

  无法在科技创新方面前瞻布局、重点突破,就很难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卡脖子”问题就会变成长痛,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也将耐力不足——因为内需问题关键是创造和挖掘新的消费力。基于目前政府、居民和企业的负债率等情况看,在现有需求基础上做增量的循环经济空间受到了规模效应边际递减的牵制。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战略稳基效应。基于目前国际形势,若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增厚我国对外合作的根基,降低对外合作难度。同样高质量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营造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

  如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环境?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性,本质是由我国科研创新的环境决定的。当然,新型举国体制不同于传统举国体制,其实质是为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题中之义;是更好地拓展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而非替代企业的主体作用。

  “卡脖子”问题有对标主体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理论等基础科研相对薄弱。长时间以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过度向应用型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和布局,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同时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应的基础科研这一最容易发挥国家战略科研力量作用的地方,却面临缺位、错位等问题。从这个角度上,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基础理论等基础科研上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不缺位、不错位和不越位,显然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经济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和短板问题,而要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就必须针对这些“卡脖子”难题进行攻坚克难。这方面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就会相当突出。因为这样的科研活动目标明确、任务清晰,重要的是优化好科研资源配置,集中国家战略科研力量进行靶向攻克,将是非常有效率的,也是可行的。

  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科研优势?

  当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科研方面的优势,摈弃路径依赖地滑入传统举国体制的桎梏,就必须保持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主体地位的战略定力;必须清晰地定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一种公共服务,是为更好地推动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行保驾护航,而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直接替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

  这就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要做好基础研究工作,又要探索有效的科研力量资源配置方式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并探索各类共享知识产权形式。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加强探索智本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

  总之,新型举国体制不是在科技创新上回走计划经济之路,而是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发挥主体作用做好必要的公共服务;是国家战略科研力量的服务下沉,是用市场力量度量国家科研力量的经济社会价值。

  因此,新型举国体制要真正有效发挥出其优势,本质上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与市场力量相互助推的过程,也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集中表现。即要做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让二者互补,更好地发挥作用。

  □刘晓忠(财经专栏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