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来信

2021年03月0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两栖青年”爱奋斗需有法规来保护

  近两年,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了“两栖青年”的队伍。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45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有30.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就是“两栖青年”,61.4%的受访青年有想法、正在计划中,两者合计91.7%。新兴职业变多、经济压力大等因素,正在吸引年轻人成为“两栖”。

  “两栖青年”,是指同时有专职主业和兼职副业的年轻群体。我身边就有不少这种年轻人,大多是想趁年轻,身体好、精力旺,通过“两栖”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实际上也是一群奋斗的青年,值得肯定。不过,“两栖”奋斗也要有“度”,要把握好辛苦与休息的尺度,不能透支健康。而高达九成受访青年已成为或想成为“两栖青年”,也提醒有关方面应密切关注社会新变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为这种“两栖奋斗”护航。 □冯海宁(媒体人)

  人身安全保护令可发挥更大作用

  2021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五周年。广州荔湾法院于日前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丈夫扇了孕妻一耳光被认定家暴、法院发出保护令一案,引人关注。小张与小李常因家庭琐事争吵,2020年国庆期间,两人再次争吵,小张一气之下扇了怀孕的小李一个耳光。小李听居委会介绍遇到家暴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便径直来到法院,申请到了保护令。

  《反家庭暴力法》施行五年了,家暴事件仍频发,相关细节也表明,遭遇家暴首先应想到“保护令”,尚未深入人心。此次广州荔湾法院公布丈夫扇孕妻耳光被认定家暴的典型案例,为家暴范围画红线,也警告了那些把打一巴掌不当回事的人。家暴给家庭造成伤害,也为社会文明所不容。对此,除了提升治理观念外,还要利用包括公布典型案例在内的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人身安全保护令”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人免受家暴之害。 □刘天放(职员)

  要禁止虐待动物需借助法治力量

  据新京报报道,近年来,虐待动物及通过网络传播相关暴力信息事件频发,反虐待动物立法呼声愈烈。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计划第四次提交关于制定《反虐待动物法》的议案,希望推动其尽快出台。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也已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提出建议,从法律层面对虐待动物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保护动物福利,不少国家已写进了法律,但我国在此方面仍有缺失,因此就很难给类似四川男子“持刀虐狗”行为贴上“违法”标签,也不可能对此进行惩戒。每有虐待动物事件发生,都引发众怒,但比起苍白无力的口诛笔伐,加快立法规范才是关键。尽早出台《禁止虐待动物法》,将此类行为入罪,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减少类似事件发生,也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文明。 □张西流(职员)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shepingbj@vip.163.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