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封面报道

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2021年03月06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这是老年人数字困境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房问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通过“房住不炒”、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房、共有产权住房、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关键词,勾勒出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住房

  规范长租房市场 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

  【报告摘录】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规范长租房市场将监管制度化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是补齐租赁短板的关键举措。我国租赁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矛盾和问题已经凸显,机构风险加剧,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就是将监管制度化、常态化。未来要完善长租房政策,需要不断健全租赁行业的法规与政策体系,从租赁双边、经营机构等方面不断推动行业监管的制度化,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租赁市场,推动租客从“被动租赁”到“主动租赁”的转变。

  事实上,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用了较多笔墨体现在“租房市场”上,包括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此外,近期,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发布了租赁住房监管政策。

  发展租赁住房解决两类群体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从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长租房的表述可以看出,后续租赁市场的发展将继续发力。具体分析来看,租赁住房的发展,其目标是要解决两类群体的住房需求,即新市民和青年人,这也是后续租赁产品开发和经营可以关注的目标群;租赁市场的发展将更聚焦于长租房市场,后续可能将形成各类配套政策;此次政策比较明确提及租房税费降低的内容,也使得后续租赁市场业务发展可以减负,这也是相关企业和租房者可以重点关注的内容。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指出,重点解决长租公寓、租房企业高成本、高税收的问题,这也是2020年长租公寓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可见,国家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打造租购并举住房新制度的决心比较大,未来将有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地。

  养老

  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

  【报告摘录】

  发展社区养老、托幼、用餐、保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更优惠政策,让社区生活更加便利。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数字包容让老人融入智能化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左美云指出,这是智能化服务的适老化问题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左美云指出,当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数字包容,就是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老人,如何融入智能化社会,比如没有智能化设备的如何出行无阻,介入社会生活。比如健康码,是否可以让老年人拿着身份证刷一下,就能显示是否绿码、有没有做核酸,有没有打疫苗。

  左美云认为,智能化服务满足老年人需求还要各个领域一起来努力。对于适老化问题,现在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字体、声音大小,都是适老化的表层问题,但更需要考虑深层次问题,即人机交互。“比如年轻人操作系统会同时打开多个标签窗口,这其实体现的是一种立体化思维,而老年人看报看电视的习惯思维是平面的,所以适老化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老年人思维方式的适应。”

  数字化产品要做到更温暖、简便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指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银发网民”(50岁以上),但同时有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在接触互联网过程中遇到困难,50%会选择放弃,而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复杂性问题。“首先就要求,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服务要做到更温暖、简易、便利,也就是人性化和适老化的过程。”原新认为,企业和政府作为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首先要保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满足,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

  此外,从家庭和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说,原新认为还需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陪伴和支持的同时,帮助老年人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和习惯,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社保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报告摘录】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

  连续17年上调基本养老金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一级巡视员张力表示,养老金是老年人生活最基本的保障,从2005年起连续17年上调基本养老金,充分彰显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当日提请审查的预算报告草案也提出,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至4.5%,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在去年中央财政收入有压力的情况下,依然提高养老金待遇,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党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减反增,这是对民生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这也透露中央通过社保制度安排,加大再分配力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明显信号。

  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张力建议,尽快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破解不同省份养老待遇差距和社保转移接续等问题,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正常调整机制,让居民养老金随着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及时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发展社区养老等多项措施,让老年人生活更有质量。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

  “这将是本世纪我国的基本国情。应巩固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步伐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可靠的保障。”郑功成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建议,拓展和深化智慧养老服务,用科技让老年人的生活更简单、更幸福。 据新华社

  生态

  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报告摘录】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

  减排并不一定是给经济“踩刹车”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绍晴认为,传统的观念是减排政策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短期社会福利的增加。“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革新,我们发现减排并不一定是给经济‘踩刹车’。”

  “科学的减排行动不仅有利于气候变化应对,也可以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培育带动新的产业和市场;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属于同源同根,可以有机统筹在能源结构转型上,既节约了政策成本,也减少大气污染相关的身体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低碳转型当作是一种未来的‘投资行为’,而收益则是免于气候危机的巨大经济社会损失。不仅是中国,各国在低碳转型和气候变化应对上都应该也必须做得越来越好。”陈绍晴表示。

  复苏过程要做好减排和预警功课

  陈绍晴认为,在当下全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面临了诸多新局面新挑战。虽然全球碳排放在封锁期间同比有一定的减少,多年内首次实现人为碳排放的下降,但这并不代表也不能说明我们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松一口气。

  “首先,这次碳减排只是短暂经济休克的附属效应(也不超过10%),对于长期累积下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几无影响。其次,经济复苏后,由于高耗能和高碳排行业重启、居民消费恢复等原因,有可能出现反弹式的排放增加,呈现所谓的V形复苏。”陈绍晴说。

  在他看来,我国需要在复苏过程中,在减排对策和预警方案上做好功课,顺势加快推动低碳产业转型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发展,勾勒好未来10年、40年的低碳发展画卷,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A12-A13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段文平 李玉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