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目击

环保“愚公”巡沙记

2021年03月1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谷地上固沙的网格。当地牧民介绍,这是湖东种羊场2018年治沙采取的措施,治理面积大约为7万亩,不过如今,大部分网格都被移动的沙漠覆盖,所见的网格也会很快消失。
在沙漠腹地,一片采取草网格方式固沙的区域,几乎被沙漠完全覆盖。南加拍摄下少量还没被完全覆盖的草网格,作为研究治沙的依据。
2021年1月28日,在一处普氏原羚活跃的草场,聚集着上百只普氏原羚。
夏龙多谷地,南加说15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原始森林,沿着河谷长满了树木,绵延几公里。
南加正在筹建的生态展览馆,他带着他的几个孙子在展览馆里识别动物。
南加的家人和来自甘肃的志愿者史军鹏在一起。

  青海湖畔的牧民南加,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管员,被当地牧民和广大环保志愿者亲切地誉为环保“愚公”。20多年来,南加保护普氏原羚、救助青海湟鱼、复苏青海湖东岸一块2000多亩的湿地,还带着家人、牧民及志愿者环青海湖捡拾垃圾……

  在攻克一个个环保难题后,如今,南加戴着义肢,致力于恢复沙漠植被。

  一步步丈量出沙漠的面积

  在青海湖湖东的日月山脉、流拉山、拉拉山、加当山和青海湖之间地带,是目前青海湖周边沙漠面积最大的区域。

  沙漠和荒漠面积的测算,需要环绕沙漠或荒漠来一步步丈量,然后再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GPS坐标定位,对于动辄几万亩,十几万亩的沙漠,面积测算是一件极其艰辛的工作,耗时漫长。

  南加曾经带领家人和志愿者沿湖扎帐篷,风餐宿露,把青海湖环湖沙漠和荒漠化区域进行了GPS坐标打点,再通过知名大学提供的技术手段,将坐标铺设到地图上,测算出沙漠和荒漠的大致面积。

  近年来青海湖环湖两州三县的生态治理,大部分区域的沙漠和荒漠得到了有效治理,总体上沙漠面积在逐渐减少,生态发展向好。

  不过令南加担忧的是,在青海湖湖东有一片广袤的区域属于一家企业,即湖东种羊场的企业地块。南加通过5年来考察记录的数据分析,这个区域的沙漠扩张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遏制,面积反而是逐渐增加,不仅向青海湖不断侵蚀,而且威胁到周边牧民的牧场。

  1月23日,青海湖畔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天刚亮,南加就带着7岁的孙子阿青、大儿媳妇洛桑和志愿者史军鹏出发了。洛桑驾驶着一辆四驱的越野车,载着众人驶向青海湖湖东区域的沙漠腹地进行考察。

  自2020年右腿截肢手术后,南加行动不便,此行的目的是带着后辈及志愿者实地考察,指导他们下一步统计数据时该如何定位打点,以科学监测沙漠扩张情况。

  考察团队来到一处制高点,一边是海晏县,一边是企业地块,在南加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海晏县区域的沙漠完全被植被覆盖,形成连片的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灌木林,而企业所属区域几乎寸草不生。

  南加说,这是同一片沙漠,治理的力度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荒漠替代草原 亟待治理

  车辆往沙漠内部深入,开始进入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沙漠的区域,中间的谷地有一条被冰封的河流。

  谷地上有成片的固沙的网格。当地牧民介绍,这是企业2018年治沙采取的措施,治理面积大约为7万亩。不过如今大部分的网格都被移动的沙漠覆盖,所见的网格也会很快消失。南加认为应该采取固沙植被和种植树木来阻隔沙漠的扩张,河谷水源比较充足,灌溉也不成问题。

  离开网格治沙区域,进入拉拉山区域,山下缓坡形成一条条巨大的沟壑,稍有起风,沙尘扑面。南加说这里过去植被很丰富,他还记着2000年以前在这里放牧的情景,那时候这里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但如今山体表面风化面积越来越大,辽阔的草原,几乎完全被荒漠替代。

  在一处叫夏龙多的谷地,有4棵孤零零的树立在冰河旁边。南加回忆,1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沿着河谷长满了树木,绵延几公里。南加认为,造成森林消失的原因主要是沙漠的侵蚀。

  面对一处高耸的沙丘,洛桑把越野车加足马力全力冲上去。到了沙丘顶部,眼前是一片牧场,沙丘已经侵入牧民的网围栏。

  在一处沙丘高处,有几个衣着藏族服饰的女子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拍摄。洛桑说,现在经常有人在这里拍照,他们并不知道沙丘之下,过去是美丽的草原。

  南加说,企业区域的沙漠大约有20万亩,是目前唯一向青海湖水面推进,并威胁青海湖的沙漠,亟待采取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理。

  共和县林草局局长王东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东种羊场是省属企业,不受县里管辖。不过去年年底,湖东种羊场2021年沙漠治理资金下拨到了共和县。

  王东飚表示,共和县是全国的防沙治沙重点县,这些年环湖沙漠治理成效卓著,目前是全省防沙治沙的样板县,在治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将结合南加的治沙经验,指导企业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治理好沙漠。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书记、局长李晓南说,南加对于青海湖生态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青海湖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仍需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新京报记者 陈杰 刘旻 摄影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