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观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观点

乡医的未来 振兴路上怎样强技赋能?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李长明
原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原副会长
鲍勇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院长
王培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再到未来的执业医师,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中,中国乡村的卫生医疗服务体制波澜起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与推进的今天,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服务水准?如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新京报邀请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乡村卫生和乡村医生的未来。

  

  李长明

  原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司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原副会长

  以县域为基础重构乡村卫生网

  如今中国经济已有巨大发展,但城乡差距还没有完全消失。这一点,在卫生服务方面尤其突出。乡村医生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在沿用着赤脚医生的模式,其教育背景、专业素养、服务水平等,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乡村卫生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了。

  怎样解决呢?让经历了5年加3年的医学规培生去乡村做村医吗?这当然是一个好想法,但并不足够现实。继续按照过去的方法,在乡村招募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培训上岗?也不太合适。一来这样的方式难以提升乡村医生的医学素养,二来待遇与职业前景也很难吸引更多人才。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是乡村和城市的连接点,在卫生领域也是如此,那么是否可以尝试以县域为基础,去改变乡村卫生服务的现状呢?县域是最接近基层的,而基层又是卫生服务需求最大的地方,因此,县域可能是未来推动乡村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最重要的场所和基础。

  具体做法上,可以首先做大做强县城的医院,改变过去集中资源建设大医院的做法,把资源下沉到县域,提升县医院的综合水平,吸引更多医学人才进入县级医院。

  其次,可尝试采用“县管乡用”的方法,建立相关制度,制定激励措施,让县医院的医生轮流进入乡镇、乡村担任村医,为村民提供卫生服务。

  县级医院可以解决医学人才的待遇、身份、生活等问题,这是乡村目前还做不到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乡村卫生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稳定性。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乡村医生的执业(助理)医师化,在乡村,这很困难,但放到县医院,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鲍勇

  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传播发展中心院长

  医共体下沉延伸至村卫生室

  在今天,乡村医生队伍持久的生命力、发展力该如何保障?实际上,关于乡村医生列入体制内的问题,此前也曾有过多次探讨,但目前,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都属于同一体制内,乡村医生仍未被列入。实际上,“医共体”应该更“深”一步,真正向下延伸至乡村卫生室,保障乡村卫生室在体制上同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一致,保障乡村医生在待遇、考核、培训学习机会上均尽量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医生一致。

  在机制方面,除了让乡村卫生室享受到乡镇卫生院一样的待遇,也应保障乡村医生能够定期到乡镇卫生院,甚至是县级医院进修,让乡村医生的技能、专业素养再进一个台阶。同样,县级医院或者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也要定期到乡村卫生室去,形成“双向”互动。

  在我国现有的乡村医疗体系中,各个乡村医疗均存在一个短板——急救。以前我们的乡村医生都不太重视急救,有紧急问题就往大医院送,但实际在农村,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乡村,遇到紧急情况,往大医院送是来不及的,乡村医生的基础急救技能应该着重加强。

  理想的模式是,乡村医生就是乡镇卫生院派到村内的一名医生,而不再是一个半医半农的兼职者,如此才能促进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更好发展,保证乡村医生队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发展力,以此确保基层的“网”不破,守牢第一道健康防线。

  王培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给村医编制 吸引更多的人才

  2021年的新一轮疫情最先在乡村暴发,其实也暴露出了乡村卫生服务中的一些短板,短板之一,就是乡村专业人员配备的不足,以及部分乡村医生防疫意识的薄弱。

  在乡村中,乡村医生是最重要的卫生服务提供者,也是健康教育的宣传者与执行者,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缺乏专业人员,一部分村医本身的认识水平也有局限,这可能是年初部分乡村预防措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发布实施了多种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包括吸引人才、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等,但乡村卫生服务人员不足的现象仍旧存在。

  针对未来的乡村卫生工作,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升乡村医生的待遇,乡村医生的补助普遍较低,在有的地方,因为村子小,服务的人数少等原因,乡医的补助过低。过去很多年中,乡村医生的编制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编制不仅是身份的转变,也是提高待遇、明晰职业前景的重要部分,如果乡村医生的收入得以保障,职业前景更好,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去乡村。

  其次,对乡村医生进行更专业的技能培训,也是重点之一。有些地方人员不缺,但从业人员的医学素养、技能水平不足,这直接影响着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所以,一方面需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乡村医生队伍,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乡村医生,要持续加强培训,只有他们学到了、学会了,回到村里,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乡村的卫生服务水平。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用专业岗位补乡村公卫短板

  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如何补齐这个短板呢?

  目前,农村的公共卫生意识仍相对薄弱,需要在完善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制度下,由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切实指导老百姓提高公共卫生意识,从日常生活中就重视起公共卫生。例如,垃圾分类、清扫消毒,在红白喜事等人员聚集场所使用公筷等,都是公共卫生意识的体现。

  当下,乡镇卫生院,包括乡村卫生室仍主要以开药为主,缺乏一支真正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未来,每个村子应设立至少一个专门的公共卫生岗位,并且由专业的公共卫生人员上岗,负责全村的公共卫生工作。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不仅仅是遇到大的流行病或疫情发生时才发挥作用,而是日常生活中,就对百姓进行公共卫生教育科普,提升每一位村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和技能。同时,国家层面应该对这个岗位、这样的人才有政策倾斜、财政补贴,以此吸引专业岗位人才来到乡村,留在乡村。

  这些人才又从哪里来呢?一方面,建议各专业医学院校应更多地向农村开放,这里所指的“开放”包括专门开设农村公共卫生专业与定向培训,进行人才的专业培育。另一方面,政府对于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是有一定补贴的,但补贴落地和最终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为此,除了保证乡村医生进入体制内的待遇之外,考核、竞争机制也要同步建立。

  公共卫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农村与城市卫生体系密不可分,在流行病、疫情面前,不可能存在独善其身的情况。基层乡村完善的体系制度以及每一位公民卫生习惯的改善,将更好地筑起公共卫生堡垒,减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曹晶瑞 李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