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与人情》(再版)
作者:梁治平
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法”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是现代人熟悉的。此处有意强调现代人,原因在于“人情”是在现代国家建制的过程中逐步被扫除的剩余物,妨碍司法程序正义。而当“人情”被警惕之时,其实也意味着它还在某些时刻展现着影响力。但是,这不是“人情”的全部内容。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律观念转型之际,法学家梁治平以一种接近历史主义的方法进入古籍。譬如,在最初的神明裁判中,人们信仰神明并相信违背者遭天谴,审判可能得出符合彼时标准的公平。再譬如,私人复仇虽然自东汉后就渐渐被禁止,但是民间社会对此是宽容的、赞许的,直到明清,在实际审判中因利擅自放弃仇恨的行为也会被惩罚。作为判词的“文人判”,则尤其注重文学修辞,“以化成天下”。收录在《法意与人情》中的文章短小简洁。梁治平自然不是为“人情”辩护,他的要义在于理解它与“法”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并发挥作用。
《下沉年代》
作者:(美)乔治·帕克
译者:刘冉
版本: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1年1月
“特朗普现象”给美国带来的冲击并没有随着特朗普下台而减弱,美国社会依旧撕裂。为何美国底层白人与精英之间会存在着如此剧烈的分歧?这个问题成为了当下美国社会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也成为美国非虚构写作一大流行题材。
在这类非虚构写作的题材中,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显得格外突出。与只写底层白人悲惨遭遇的其他非虚构著作相比,帕克所选的四个六零后主角囊括了底层白人、锈带黑人女性、华尔街和硅谷精英。由于帕克加入了不同种族、性别和阶层的视角,所以他对这半世纪美国社会变迁的描绘更为全面客观。通过考察这四位出身迥异、命运径庭的主角,帕克发现美国的“罗斯福共和国”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解体,导致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大厦的崩塌,而精英们却在玩着建制派的游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帕克所选的人物都十分具有代表性,其叙事语言也很生动。这是一本了解美国“特朗普现象”背后成因及美国未来的一部比较少见的非虚构著作。
《技术与文明》
作者:张笑宇
版本: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在一个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人工智能”、“人脑联机”、“赛格博”、“转基因”等议题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人对科技的迅速进步表示恐惧,他们惧怕人类被技术异化,甚至被技术奴役。有些人则对科技发展的未来充满乐观,他们认为科技只是工具,若使用得好会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看待科技发展的未来?历史能为我们指点迷津。《技术与文明》为读者提供一张人类科技发展与人类历史变迁的清晰地图。作者张笑宇打破了专业的壁垒,从广阔的视野中探究技术发展与社会演化的互动历程。这是一种崭新观察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作者从人类两千年的历史中,选出14个历史关键时刻,以此来洞察人类不可逆转的命运走向,为希望了解未来科技发展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影响的读者提供了一种参考。
《吴敬琏改革文选》
作者:吴敬琏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从学科发展史看,现代经济学自诞生起就不只是一门追求知识生产和积累的学问,它在不同时期都在参与塑造现实世界。也因此,经济学家吴敬琏将专业精神概括为两部分,其一是研究“是什么”的能力,其二是关注社会公正和社会中人命运的信念。可以说,在中国学术界,他的经济学研究是让人理解这门学科双重性不可或缺的文本。
《吴敬琏改革文选》收录的是吴敬琏跨越四十年的部分文章,起于1978年,止于2018年。在此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崛起,他也在不断研究、回顾和反思。他尤其关注市场的扩展如何使个人和企业的选择权得到发挥,并在世纪之交的股市之争等事件中批评被其他经济学家正当化的“庄家横行”现象,强调法的意识和“平民意识”。这些文章展现了他作为研究者的实证精神,以及作为参与者对更多人的体谅,并在这个过程中重申着亚当·斯密以伦理学研究经济学的传统。
《章鱼的心灵》
作者:(澳)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译者:黄颖
版本:后浪|九州出版社
2021年3月
一只深居海洋的章鱼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又会如何思考自身的存在?这些问题听上去匪夷所思,却成为哲学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的研究课题。他从生物意识演化的角度,探究足纲动物是如何演化出主观经验,又为何走向与哺乳动物全然不同的进化之路。他的研究发现,章鱼与人类一样具有智识,只是被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视角所掩蔽了。
“心灵的演化便是为了回应其他的心灵。”身为哲学家,彼得·戈弗雷-史密斯更感兴趣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他者的心灵,又如何从中反思人类自身的历史与存在。这也让《章鱼的心灵》这部作品不仅仅只是关于章鱼知识的科普,更是关于不同心灵与不同意识之间的相遇与对话。当他以跨学科的阐述方式带我们潜入海底,深入到章鱼的心灵世界,身为人类的我们也得以重新回到孕育意识的海洋之中。是的,这里也曾是生命的起源之地。
《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
作者:欧阳婷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从冰雪到花芽,从山、鸟、树林到雨季、街巷,这是一本以北京这座城市及周边为对象的自然观察和城市物候笔记。全书以时间为序,从一月到十二月,次第展开了欧阳婷对屡次去往的地方、高大的乔木、密匝的灌木、小鸟、风雨和舒卷的云等的观察,以及作为居住者、观看者的炽热深情,打开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的北京。使得我们得以感受人以外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欣赏细节,获得欢愉。
在对万物的细察中,欧阳婷和盘托出了眼前和记忆中的风景。欧阳婷自幼成长于西北,后在北京工作,书中所一一浮现的也是她对于北方自然近乎眷恋的亲近感和对树木的偏爱之情。此外,她在笔法上对西方自然文学传统的承袭,也让该书呈现出和中国传统自然书写截然不同的风貌,变得轻盈而富饶,兼具抒情、审美与知识、趣味。对于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来说,倘若想要从这个春天出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该书提供了一种入门途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