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春季书选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春季书选

春季书选

2021年04月0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中国话》

  作者:郑子宁

  版本: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

  为何北方普遍吃粳米,而南方吃籼米?为何南方的河流常被称为“江”而北方则称为“河”?“妈”(音ma)是全世界语言中对母亲的通称吗?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予有趣的解答。史学家陈寅恪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背后道出的,正是语言与文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

  继《东言西语》之后,《中国话》是郑子宁在语言文字领域的一本“考古”新作。在这本新书中,语言成为一种文化考古工具,带领我们穿过熟悉的日常语言,重新发现饮食、数字、动物、称谓等传统背后的文化渊源。书中既考察了横剖面上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播;同时也纵向考察了语言内部的发展与演变。其中既囊括了不少音韵学、说文解字的“小学”功夫,还融入了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掌故,将枯燥的语言学讲得通俗易懂,同时也构筑出了中国话的生长与流变轨迹。

  《幼医与幼蒙:近世中国社会的绵延之道》

  作者:熊秉真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这是一本专门探讨千年来中国育婴史的专著。作者熊秉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中的儿童”研究。在《幼医与幼蒙》一书中,熊秉真将中国幼科医学与蒙学研究投诸世界医学史、全球科技史、生活史、社会史等视野中进行重新审视,鲜活而深入地指出了传统中国家族的绵延之道。

  在熊秉真看来,幼幼之道虽然琐细,却自有乾坤:从精神层面而言,是社会对人生、生死等基本态度的直接体现;从现实层面而言,一个社会的育婴方法,足以反映该社会在此方面的物质条件,亦可以直接或间接认识社会人口行为与普遍物质文化。该书也打破了儿童在历史上,特别是中世纪史中往往被忽视的刻板形象。书中虽有一些篇章为作者旧作,但该书并非旧作合集,而是对幼医、幼蒙议题的重新架构。

  《故事主角下班后》

  作者:(法)吉尔·巴什莱

  译者:曹杨

  版本:浪花朵朵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月

  瞧着这本图画书封面上的两位主角是不是觉得很眼熟?可是转念一想,小红帽和大灰狼安然地坐在一起各自读报,又不大符合我们脑中的那个故事脉络?这便是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再仔细看,还能看到小红帽读的是“捣蛋大王”,大灰狼读的是“好狼日报”。翻开书的内页,还有更多的意外等着我们。许多经典绘本或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出现了,但是他们的“人设”却不一样了,已经走出我们习惯了的剧情。

  《故事主角下班后》的绘者吉尔·巴什莱画风幽默,细节丰富,非常擅长处理图文之间的强大反差,所以这本书文字很少,但图画细节处处精巧,薄薄一本却画了30多个经典故事主角。它不再拘泥于童话故事原本的框架,而是给主角们编排了可以互相串场的“续集”。在每一幅画里找主角的过程很像玩游戏,需要去记忆里搜索它们的典型特征。它不仅仅是给小朋友的图画书,更是对成人思维的一种解套。

  《一个方方正正的方块国》

  作者:(法)埃莱奥诺尔·杜斯皮

  译者:邢培健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这是一本有分镜的图画书,连贯起来有点像看动画片,把它改编成一本儿童小说也未尝不可。刚开始读觉得方块人挺有探究精神,为了把地球上的一切改造成方形可谓煞费苦心,又是培养大象的皮肤细胞,又是在各地研发方形的大象骨骼。但是读着读着就发现,咦,哪里不对劲?动物们在流水线上被统一变成方形,不够方的动物要回炉再造,已经变成方形的动物因为完全一样而无法辨认……在泯灭了个性的世界里说“你好”都像是在听回音。

  这本书用方块人来比喻那些试图把所有人都变得一样的规则,却并没有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也是在对我们的孩子说,你可以并且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也要学会接纳别人跟你的不同,就像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象可以有长鼻子,蝴蝶可以有一对翅膀,西瓜是绿的,树叶是扁的。如果有方块人出来捣乱,不妨勇敢地和他说: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孩子们被隐藏的智慧》

  作者:(日)川手鹰彦

  译者:杨彩虹

  版本:乐府文化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2月

  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有专业研究类书籍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尝试展露特殊儿童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孩子们被隐藏的智慧》也是一本对特殊儿童表达关爱的书,但是它的特别在于作者川手鹰彦是言语疗法专家,他与特殊儿童交流的方法是教他们朗诵诗歌、戏剧,通过感受艺术的美好来唤醒他们潜在的智慧。

  川手鹰彦曾在德国北部的阿里尔德之家等地与特殊儿童相处,回到日本后又继续开展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实践。他的教育方法从不拘泥于按部就班的治疗,对每一位特殊儿童都有自己的洞察,并做了详细的笔记,他相信理解是治疗的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遇到特殊儿童,但在网上搜索又能看到许多治疗特殊儿童的求助。川手鹰彦在书中表达了势单力薄的不易,也呼吁社会加强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尝试与投入。

  《假装没看见》

  作者:(日)梅田俊作、(日)梅田佳子 著/绘

  译者:彭懿

  版本:千寻Neverend丨晨光出版社

  2021年1月

  作为一本图画书,《假装没看见》通篇皆为黑白二色,色彩看似单调,直面的却是令人震撼的主题——校园暴力。这一日本反霸凌经典著作,首次出版于1997年6月。书中如炭笔素描又如拓印的绘画颇具张力,极佳地展现了主人公身为旁观者的挣扎与不安,以及被隔绝的孤独感。

  面对霸凌,应该怎么做?该书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揭开了霸凌事件中沉默第三者的恐惧:要是帮了他,下次就轮到我们被欺负了。但是,作者夫妇却在此时拷问所有人:作为目睹他人遭遇校园霸凌事件的第三者,假装没看见,真的可以吗?正如二人在书中所言,假装没看见,就是欺负人的人的同伙,就等于是大家联合起来伤害那个孩子。这你们也不在乎吗?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这些发问颇具现实意义。同时,书中深入浅出的叙事也非常有启发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