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的“新发展理念与城市治理创新”主题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做了“以城市为主体的(30·60)战略初探”主题演讲。仇保兴表示,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根据联合国测算,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部排放量的75%,解铃仍须系铃人,必须要抓住主因。
城市碳减排最大难点是工业文明思路的锁定
仇保兴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发布的城市减排和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其实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供给侧与消费侧的温室气体核算未加以区分,企业责任与市民行为的减碳也未具体定义。并且根据当前发展趋势,建筑的耗能和产能将会组合,但相关国际标准并未提及这一变革趋势。如果采用了这类国际标准势必将会造成失误,因此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城市减排标准。
仇保兴指出,城市碳减排最大的难点是城市对“工业文明思路”发展路径的锁定,过于成功的工业文明经验让决策者以为中心控制越强越好,流水线生产规模越大越好,但随着人口大量流动、人口产业高度集聚、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高度密集、轨道交通承载量超负荷以及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城市风险也在不断酝酿、发酵,因此“碳中和”的目标必须与韧性城市建设相融合。
推行绿色建筑,将有效降低建筑碳排放
仇保兴表示,从建筑角度来讲,建筑的碳排放和减排余地实际上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建材(水泥、钢筋)生产运输、建造、建筑运行和拆除回收过程等,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达全社会碳排放的50%左右。
仇保兴指出,绿色建筑有两个含义。第一,在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空气质量比较好。第二,绿色建筑是气候适应性建筑,室内温度能随气候变化而自行调节。像长江流域的一些建筑,把冬天的冷源藏在地下,夏天的时候抽出来。这样的建筑能实现75%以上的节能。因此通过推行绿色建筑,可使城市碳排放有效降低。
南方城市应避免滥用玻璃幕墙
仇保兴表示,碳减排要避免犯一些“易犯”的错误。例如,在南方地区推行按建筑平方米计价的集中供暖属于高碳行为,同时在南方还应避免“四联供”供能系统和玻璃幕墙的滥用。
有数据表明,作为以玻璃幕墙为主的上海火车南站,其能源消耗造成的碳排放要比一般建筑高出一倍,如果该建筑建在广东,则会高出三倍,如果是建在北京、哈尔滨等地区造成的碳排放又会比一般建筑减少许多。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应着重考虑当地气候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
除此之外,不宜在农村倡导消灭土坯房,农村抗震夯土农房实际上属于气候适应性建筑,土坯房对热量的储蓄和绝热能力是钢筋混凝土和砖墙的一倍以上,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自动调节,况且,对于农村新型夯土房如今早已有国家标准。
建议在城市间多建轨道方便低碳交通工具通行
仇保兴指出,在交通碳排放总量中,公路运输占大头,而铁路运输的碳排放很小,特别是高铁。同样,水运也不会增加碳排放。所以,应该扩大发展铁路和水运交通。上世纪,人们就发现同样重量的货物,通过铁路运输要比公路运输的碳排放减少20倍。
另外,使用不同的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也不一样。陆路交通工具的碳排放也是不一样的,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碳排放很低,占地面积又很小,所以电动车、电动单车应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仇保兴建议在城市之间多建一些适宜这类绿色交通的专用道路,让低碳交通工具可以安全顺利通行。
仇保兴表示,电动车的发展,燃油车的停滞,这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时间表越来越近。这对汽车工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京报记者 柯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