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专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专访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 北京垃圾分类制度成效初显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居民的自主分类意识和习惯需要引导逐步养成,生活习惯的改变并不容易,需要居民和各级管理部门长期努力。
北京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桶前值守”行动,桶前指导员成为社区分类的“把关人”。同时,通过街道社区上门宣传指导、推广家庭“两桶一袋”简便分类模式、积分兑换奖品、红黑榜、摄像头监督等方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居民分类意愿和水平。

  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周年。一年来,北京垃圾分类交出怎样的“成绩单”?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未来有什么计划?

  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如刚,他表示,目前,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已基本建立,居民社区环境普遍改善。今年底前,北京计划实现居民垃圾分类准确投放率达到90%以上。

  

  谈成绩

  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立

  新京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满一年。一年来,北京垃圾分类总体成绩如何?

  李如刚:总体来看,北京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目前,北京市垃圾分类体系已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了垃圾基础设施的再造与重构,社会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市民自觉分类习惯也开始形成。同时,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抓手和载体,也促进了北京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效果逐步显现。

  北京有1.3万多个小区、3000多个村子,现在有11.7万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从前端分类情况来看,目前北京市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达98%、参与率达90%、准确投放率达85%左右。厨余垃圾分出率20%左右,与《条例》实施前相比,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增长了11.6倍,可回收物分出量增长了46%。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进步。

  新京报:目前北京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保障能力如何?

  李如刚:为了保障前端分出的垃圾得到及时处理,围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以及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六个品类,北京市按照全品类、全链条搭建分类收运体系。

  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后端处理设施46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38万吨/日,其中,焚烧能力1.77万吨/日,生化能力8230吨/日,基本满足分类处理的需求。不过也要看到,处理设施仍然存在区域不均衡的情况,还需加快设施建设。

  新京报:推行垃圾分类对于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李如刚:目前,垃圾的精细化管理已经直接影响到前端,比如现在倡导的“光盘行动”、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等,实际上也都受到垃圾处理的影响,引导前端发展进步。

  《条例》实施一年来,通过垃圾分类这一载体,各街道、社区的基层治理水平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比如,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这个大平台,城市与农村地区进一步统筹、城市生活垃圾与园林垃圾的处理进一步打通等。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居民社区的环境普遍改善。指导员值守和清理垃圾桶站,清运车辆及时分类清运,乱扔垃圾、垃圾桶满冒、异味的现象明显减少,居民社区的环境友好度有了很大提升。

  垃圾分类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某个人做好了就行,而是要整个群体配合,社会文明程度也在垃圾分类的推行过程中获得了提升,这是非常难得的。

  谈难点

  试点推广可降解垃圾袋解决“破袋难”

  新京报:目前,让居民破袋投放厨余垃圾在不少社区仍有难度。破袋投放有何必要性?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李如刚:关于破袋投放厨余垃圾,《条例》中没有作强制规定。不过,我们还是提倡居民自主破袋投放厨余垃圾。这能确保后端处理工艺稳定运行,最大限度资源化利用厨余垃圾。

  现在很多街道社区采取了各种便民措施,比如在厨余垃圾桶内安装破袋器、在桶站设置洗手池、提供消毒液等。接下来,北京会优先在居民自主分类较好的小区试点推广可降解垃圾袋,并通过扩大试点使用范围,逐步降低购买成本。

  新京报:有市民反映部分地区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李如刚:经调研,我们发现垃圾清运不及时有几方面原因。如部分小区桶站配置总量不足、分类垃圾桶比例不够合理;“二次分拣”造成垃圾在小区内滞留时间长;物业衔接不紧或运转不畅。另外,北京大件、装修垃圾投放点布局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依托市场的良性收运机制未形成。

  《“垃圾清运不及时”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对问题比较突出的点位强化检查考核,优先解决重点难点。物业企业等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对垃圾清运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建立清运单位日常管控机制。规范各类生活垃圾投放收集点设置和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管理,弥补收运和处理设施短板,同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执法部门要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对市民投诉的重点问题加强执法检查。

  新京报: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员会成为长期的管理方式吗?

  李如刚:从长远来看,当公众对《条例》的理解逐渐深入,自主分类的意识和质量达到高水平时,垃圾分类指导员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由于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定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前期设置指导员是有必要的,在习惯养成期,如果缺少指导和监督,容易产生松懈,现有的工作成果也很可能出现反弹。

  谈未来

  提升居民参与度,减少“二次分拣”

  新京报:接下来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北京还有哪些计划?

  李如刚: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接下来,北京将完成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和环卫事业专项规划编制,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总体目标和年度指标,同时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

  提升居民自主分类水平是另一项重点。今年,我们计划依托社区深入宣传动员,聚焦上班族、租住户等重点人群,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小餐饮店等重点单位,精准监督引导,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居民自主分类,减少指导员“二次分拣”。今年底前,北京计划实现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进一步提升,准确投放率达到90%以上。

  在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今年北京会继续优化分类投放基础设施,规范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补齐再生资源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设施短板。同时,要支持大型回收企业市场化参与垃圾分类,促进高、低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新京报:生活垃圾每天都与人相伴,你怎么理解生活垃圾与人的共生关系?

  李如刚:生活垃圾的产生是自然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让垃圾成为环境的负担,甚至可以反过来将垃圾资源化,为环境做贡献。

  少产生垃圾,是体现社会文明的一种方式。这种文明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产业结构上,比如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多使用可循环材料等。

  人与生活垃圾的共生,应该走可循环这条路。希望通过垃圾分类等方式,促进人类活动回到自然界能承载的范围,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