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让政务跑起来,让服务跑起来,惟其如此,才能建设起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公安部5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底前,开具户籍类证明和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6个事项要在全国范围实现“跨省通办”。
户籍证明、户口迁移、亲人投靠等事项,均属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产生活,是普通公众最为紧迫,也最为关注的操心事、难心事、烦心事。此次公安部明确表态将在年底前实现“跨省通办”,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这些事情办好了,不仅可以让公众顺心如意,也会极大地节约社会成本。
据披露,目前我国有2.8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状态,异地工作生活的人员越来越多,企业跨地区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种状况激发了市场活力,也对政务管理、政务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便利,如何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便民服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
就此去看,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该放的一定要放下去,该管的一定要管好,还要优化政务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部门供给导向转向企业和公众需求导向,实现企业和公众异地办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
近年来,多地已陆续开始启动政府服务“跨省通办”,并取得积极成果。今年3月,北京、天津两地经开区签署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授权协议,正式推出国家级经开区“跨省通办”工作机制。此外,上海杨浦区、江苏苏州高新区、浙江台州市和安徽亳州市也正式启动四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另一方面,新技术也为“跨省通办”提供了基本保障。各地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壁垒,进而构建起以公民基本信息为基础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此外,国办去年发布文件明确提出,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2020年底前实现第一批事项“跨省通办”,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逐步纳入其他办事事项。
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3月12日,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时表示,去年有关部门提出了140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去年年底前已实现50余项事项异地办理。
当然,接下来,仍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落实,把这些好事办好。各地各部门既要加快理顺办事流程,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也要扎实做好目前已经实现了的“通办”事务,持续优化完善相关工作,确保这些惠民服务不走样、真落实,最大限度服务公众和市场主体。
民有所想、政有所谋;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让老百姓办事更便利,不折腾,是“一切为了人民”这个执政理念的基本体现。“跨省通办”,让政务跑起来,让服务跑起来,惟其如此,才能建设起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