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疫情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工作组赴广东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
截至5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9172亿剂次。5月以来平均每天接种1247万剂次,是4月份的2.58倍。
新京报讯 5月3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5月以来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
米锋在发布会上介绍,进入5月以来,全国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0例,连续18天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多个省份。疫情呈现出传播速度较快、毒株传播力强的特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赴广东指导疫情处置工作。
米锋表示,要坚决采取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控制中高风险地区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阻断疫情传播。落细、落准社区防控要求,切实做好居家人员隔离管理、健康监测、物资保障等工作;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
中国已向全球供应3亿剂次疫苗
米锋介绍,截至5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3917.2万剂次。疫苗接种加速大规模推进,5月以来平均每天接种1247万剂次,是4月份的2.58倍,其中单日接种最高超过2000万剂次。“要继续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共筑免疫长城。”
米锋表示,中国履行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的承诺,已向全球供应了累计3亿剂次的疫苗,为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
回应 1
一针、二针、三针新冠疫苗有何区别?
分属三种技术路线,均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介绍,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疫苗分为三种类型: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在疫苗组分、生产工艺、免疫机理和免疫程序等方面有所不同,各有特点。
灭活疫苗是先将新冠病毒在细胞培养扩增,再予以灭活及验证,最后经纯化提取制备而成。该类疫苗的成分与结构与天然病毒最接近(含所有病毒抗原),能产生较广谱的免疫反应。疫苗的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副反应较少,2℃至8℃存储,方便运输和使用。疫苗采用两针接种,第一针激发免疫系统产生记忆细胞,第二针诱导更强的抗病毒免疫记忆反应。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新冠病毒S蛋白导入5型腺病毒载体,经培养扩增后收获重组病毒,再经纯化做成疫苗。因病毒载体可高效感染细胞,免疫原性较强,多采用一针接种,对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也有助于在难完成多针接种的地区提高疫苗接种率。
重组蛋白疫苗则是用基因工程技术,组建表达病毒S蛋白或其受体结合表位的工程细胞,大量培养细胞后再提取纯化蛋白制成疫苗。该疫苗含病毒的组分少纯度高,一般采用三针接种完成免疫。
邵一鸣表示,三种技术路线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接种一针、二针还是三针,都是经过严格的I、II、III期临床试验的测试结果,而确定各自疫苗的最佳免疫程序。这些疫苗均达到国家和国际设立的新冠疫苗标准,公众完全可以放心地选择任何一种疫苗来进行接种。
回应 2
6月9日以后新冠疫苗要开始收费?
大家一定要不信谣,更不能传谣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表示,根据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结合供应实际和工作安排,我国目前正在按照梯次推进、突出重点、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的原则,分步骤对各类人群进行接种,并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技术方案,对近期的接种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6月10日至30日,主要针对已经接种过1剂次疫苗的人群集中开展第二剂次接种。同时,对因为出国等紧急原因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继续接种第一剂次疫苗。7月起将继续全面推进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疫苗的接种,安全、有力、有序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崔钢介绍,为了保证第二剂次接种,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进一步细化接种计划,前期全国31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派驻了工作组,做好对接,精准测算不同剂次的需求,留足一个配送周期内的周转量(因为疫苗需要冷链运转)。“下一步国家卫健委会继续加强指导,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
针对群众担心的“6月9日以后新冠疫苗是不是要开始收费”的问题,崔钢表示,大家一定要不信谣,更不能传谣。
回应 3
面对变异株,防控措施会调整吗?
以往防控措施会在范围、力度、持续时间上相应调整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世卫组织推荐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手卫生、居住生活环境勤通风等,以及疫情发生以后对感染者及其接触者快速追踪调查,对相应社区人员流动进行管控等措施,并没有新的变化,只不过在采取的范围、力度、持续时间上,要根据那个地方的传播的风险来进行调整,该强化的强化,该调整的调整。
冯子健表示,还要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敏感性,不断强化发现能力,特别是感染者、病人到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就诊这个过程中,基层医务人员要及时上报。在一些特殊的有传播风险的场所设施里面,特别是医疗机构,入境人员、入境感染者的定点就诊医院、隔离设施,要采取更加严密的感染防护措施,防止传染。
回应 4
国产疫苗能否应对变异株?
我国疫苗开发可满足对变异毒株的防治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表示,国药集团利用在海外三期临床获得的血清,在中国开展了南非发现的毒株、英国发现的毒株,包括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流行株在体外做的交叉综合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性。
中国企业也做好了应对突发重大变异研发新型疫苗的准备,可能解决的途径有几种:一是可以迅速开发出针对变异株的疫苗,这种疫苗可以跟现有的疫苗相互续灌进行使用。也可以拿开发出的变异株疫苗和现有的疫苗做多联多价疫苗进行注射来防治。
另外,我国已形成了良好的监管和审评、审批机制,疫苗整体的工艺开发、质量标准等都已流程化,只是一个新的毒株发生变化,疫苗的开发会非常及时。
回应 5
端午小长假出行如何做好防护?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避免非必要旅行
针对端午小长假出行,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建议,个人要做好预防措施,包括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注意个人手卫生,注意呼吸道礼仪。另外,中风险、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尽量避免非必要的旅行,减少疫情跨地区传播。
如果有发热、呼吸道不适等症状,尽可能不要出行;如果在旅行途中出现呼吸道不适、发热等症状,要及时退出旅行,避免和其他人员接触,及时就医,特别是到有规范化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去就诊。
据央视新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