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4:人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 改革开放后迎来“人生大考”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陈晓红于1977年至197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的学籍照片。 受访者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受访者供图

  1979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电子师资班

  陈晓红 196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籍贯江西永新。著名管理科学及工程管理专家,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爸妈,我考上了!”1979年的夏天,作为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三届高考生、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高考生,16岁的陈晓红拿到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陈晓红报考了中南矿冶学院电子师资班,成为国家第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否则,我们哪有机会读大学?又何谈在国家大发展时期有用武之地?”回想起42年前的那段时光,陈晓红说,那时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快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努力向上的拼劲儿,那是追梦、圆梦的快乐和劲头……

  超出重点线40多分

  新京报:您在1979年参加高考,那时的高考是什么样的?

  陈晓红:我们特别幸运,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三批参加高考的学生,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高考生。我记得我们当时考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还有英语。

  不过我们高考的时候,计分方式很有意思。总分是500分,320分是重点线。当考生总分超过320分时,就会把英语成绩加上去;否则英语成绩就不加了。我的成绩超过重点线40多分,所以我的英语成绩是作数的。

  我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读的高中,这所学校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跟现在的学制不一样,我们初中、高中都只读了两年。1977年、1978年有很多“往届生”参加,而到了我们这一年,大家的年龄就比较接近了,我们都是16岁参加的高考。

  新京报:知道自己高考分数的那一瞬间是什么感受?

  陈晓红:我考了360多分,是我们家属院里分数最高的。

  我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医院的传达室,传达室的医生不知道是谁的通知书,就把信封拆开了,一看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她也特别激动,一路狂奔到我家,路上不停地喊,“晓红考上大学啦!晓红考上大学啦!”等她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上的时候,基本全院的人都知道了。

  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新京报:是怎么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陈晓红:在专业的选择上,我的父母出于对自身工作的喜爱,父亲希望我报考中南矿冶学院,母亲希望我学医。

  最后,我还是听了父亲的话,报考了中南矿冶学院。我的第一志愿是电子师资班,第二志愿是地质。电子师资这个专业当时是按照计算机来培养的,我们也很幸运,成为国家第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可以说,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事实证明,父亲当时给我作出的选择参考非常有远见。

  新京报:您硕士的专业是管理学,为什么选择跨专业读研?

  陈晓红:大学毕业后,我考研考到管理科学工程,是我们学校管理系新成立的一个专业,系主任是从英国回来的老教授,他和我说,国家有大量的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计算机和管理的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到企业的发展,我们搞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现在很多对企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管理理念、模式,却是当时那代人努力传播先进管理理念和知识才打下的基础。

  我们那时候搞研究,和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花大量时间,去企业里摸爬滚打,搞决策系统的开发、财务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新京报:大学里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

  陈晓红:回忆起大学时光,只记得那时大家特别爱学习。那个时候计算机专业远不像今天这么火爆,整个学校计算机都没有几台,机型都是英特尔286、386等,比较老旧。那时,我们就在这些机器上完成大量的计算、实验。

  我还记得大家在路灯底下拿着书学英语。那时,不管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还是城市里的孩子,大家英语口语水平都很一般,我们就坐在路灯下听英语广播,跟着收音机重复读、大声读。有时候,大家一学就是十三四个小时,好像也不知道累,晚上有时学习到很晚才回来,也不觉得害怕。

  希望同学们努力追求梦想

  新京报:作为女性,在从事科研时有哪些优势?

  陈晓红:网状思维,更精确细腻的感悟力、判断力,以及女性特有的坚韧、顽强、执著,这些都是女性从事科研的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拼的不是体力,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的女性脱颖而出。

  我属于做事效率很高的人,尽可能地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多做事。我想,如果一天能干两天的事,就相当于多活了一辈子。

  新京报:又是一年高考时,你最想对今年的考生说些什么?

  陈晓红:现在的学生拥有各类学习资源,但丰富的资源有时也会带来思维的懒惰,容易迷失自己。我们那时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希望如今的同学们为中国成为世界科技的强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努力奋斗,也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家国情怀、仁爱之心,不负青春,努力追求梦想,拥抱青春正能量。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