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翘尾影响扩大所致;多部门印发预案,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受去年同期历史基数偏低、猪肉等食品价格下跌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至下游等因素综合影响,5月CPI同比上涨1.3%,环比下降0.2%。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述数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认为,5月份CPI上涨1.3%,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扩大所致。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超两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7%,同比上涨0.3%,猪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下降。
其中,鲜菜和鲜果供应充足,价格分别较4月下降5.6%和2.7%;受到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影响,猪肉价格较4月下降11.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3.8%。
多部门的统计数据反映,猪肉价格已逼近最低点。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白条猪肉批发交易价格已连跌4个月。5月,全国猪肉批发均价27.95元/公斤,环比下降13.39%,较1月的46.69元/公斤下降了40.14%。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和猪肉价格均呈现持续回落态势。截至5月21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为每斤21.26元,比4月底下降8%,比年初下降27%。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5月猪肉价格下跌受到供给增加与淡季需求减弱两方面综合影响。同时,由于猪肉进口增加、养殖户倾向养大猪且压栏,市场仍在消化这部分猪肉储量,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据他介绍,6月第一周与1月第三周相比,猪肉价格下跌47%左右,生猪价格下跌51%左右。
淡水鱼价格同比上涨超三成
在猪肉、蔬菜价格下降的同时,淡水鱼、鸡蛋等价格明显上涨。
特别是淡水鱼,价格出现连续上涨。4月淡水鱼价格较3月上涨9.8%,5月较4月继续上涨9.9%。与去年同期相比,淡水鱼价格已经上涨33.7%,涨幅较4月继续扩大7.3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淡水鱼价格的连续上涨主要受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及饲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鸡蛋价格也受到蛋鸡存栏量下降、饲料成本上涨及气温升高产蛋率下降等因素影响,环比上涨3.3%,同比上涨17.6%。
5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另外,受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5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6%,涨幅扩大0.7个百分点;同比上涨9.0%,涨幅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再次创下新高。
分析
今年物价走势如何?
今年全年整体价格形势如何?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目前的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库存保持比较高的水平,食品价格有望保持总体稳定。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对CPI的传导整体上也并不十分明显。
同时,中国经济尚在恢复之中,需求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供求关系不支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去年应对疫情既没有采取大规模刺激的财政政策,也没有选择“大水漫灌”的货币措施,因此全年价格保持稳定有基础、有条件。
分析猪肉价格的后续走势,朱增勇认为,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落至2019年7月份的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但并未“触底”。不过,后期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
“现在主要取决于市场能否在6月份完全消化前期压栏大猪。”朱增勇认为,6月中下旬猪肉价格可能到达低点,7月份触底反弹。
■ 焦点
多部门印发预案 为猪肉市场保供稳价
6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该《预案》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这是2009年以来有关猪肉价格工作预案的第四次调整。与此前相比,主要指标有明显变化。
调整预警区间 为市场自发调节留空间
200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并于2012年、2015年进行修订,形成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与前几次调整相比,此次《预案》对预警指标和区间、储备分类和规模、储备调节机制等核心内容作了修改完善。在朱增勇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调整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和预警区间两项数值。
据了解,这两项数值均以“猪粮比价”这一指标作为衡量,能够直观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关系。《预案》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5.5比1-5.8比1提高到7比1;预警区间调整方面,《预案》提出当猪粮比价处在7比1-9比1时不进行预警。
朱增勇表示,将养殖的盈亏平衡点提高到7比1,是基于目前整个生猪养殖的生产成本和生产结构进行的调整,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如果还按照过去的指标,那么养殖户可能亏损。”
同时,《预案》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其中,当猪粮比价处在7比1-9比1时不进行预警,朱增勇表示,这主要是考虑到要为市场自发调节留出充足空间。
若价格过度下跌政府将“托市”
“《预案》的发布非常及时。”朱增勇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猪肉价格已处于下行通道,供给形势出现反转的几率很小,后期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供给过剩,导致价格再次过快下跌,影响养殖户积极性。
《预案》提出,针对猪价过度上涨或下跌,政府将通过储备调节的手段加以干预。其中,针对价格过度下跌情形,政府将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收储将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储备肉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地方政府也建有本省的调控预案,收储规模要达到可以实现有效“托市”的目标要求,必要时进一步增加。
■ 延展
两天内保供稳价动作频频
除发布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外,6月8日、9日,国家发改委在保供稳价方面动作频频,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6月8日召开全国视频会议,结合《意见》部署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会议提到,重要民生商品产供储加销链条长、环节多、涉及范围广,“小生产、大市场”特征突出,面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突发事件,价格容易大起大落。
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基本民生,必须加快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构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的“四梁八柱”。
“四梁八柱”具体指,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测预警体系、价格稳定长效机制、防范价格异常波动调控机制、突发应急调控机制、应对物价上涨的民生保障机制、市场价格监管机制等制度体系。
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又于6月9日召开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密切跟踪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做好价格预测预警,进一步了解相关市场主体经营情况,摸排违法违规涨价线索,并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规范价格行为。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