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的北京,一望无际的麦田旁,总能遇到专门来围观“风吹麦浪”的市民,作为特大型现代化大都市的北京,麦田的减少是城市化进程的一种必然,尚存的麦田在当下俨然成为了一个时尚秀场,但更多的还是对农耕文化的致敬。
今年82岁高龄的郝义德是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原副站长,在任期间主抓北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工作。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郝义德亲历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农耕,真切体会过农耕的艰辛。作为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的王俊英则亲历了北京小麦种植发展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而今,在北京小麦种植的关键节点,依旧能够在京郊的麦田里看到“两代小麦人”的身影。2021年麦收时节,新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王俊英以及已经82岁高龄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原副站长、推广研究员郝义德,新老两代小麦专家为我们讲述了北京麦田数十年的变迁故事。
新京报:今年北京小麦收获面积近20万亩,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王俊英:从1949年至今,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北京小麦的种植面积经历了增加—稳定—减少三个阶段,1949年只有100万亩,1976年面积最高时曾达到312万亩,上世纪90年代稳定在250万-280万亩,2000年后由于结构调整,小麦面积快速下降。1994年全市平均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94.87公斤/亩,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992年总产达到最高,为111.4万吨。2014年还创下过最高亩产纪录,为681.1公斤/亩。北京也是率先在全国实现小麦全程机械化的地区。
郝义德:北京小麦的发展是北京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北京小麦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解放初期主要是旱作小麦,单产只有几十斤;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了灌溉条件,但是主要采取大水漫灌,小麦产量有了较大提升;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则迎来了北京小麦发展最辉煌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小麦品种改良、种植制度变革、节水灌溉、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小麦单产快速提高;现阶段更加重视小麦的多种功能的发挥,除重视产量提高外,更加重视品质提升,以及发挥其生态功能。
新京报:刚刚提到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数据显示,北京小麦的种植面积最高时曾达到312万亩,原因是什么?
王俊英:北京小麦种植面积出现了几次波动,主要是受城市发展、政策调整、市场行情、农业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小麦种植面积近40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4年,全市落实市委市政府调转节文件精神,为了大幅减少农业用水,主动调减小麦种植面积,从2013年54万亩下降到2019年12万亩左右。今年北京小麦种植面积又出现了增长趋势,从去年的12.6万亩增加到了今年的近20万亩,这是因为一些利好政策的落地。比如,北京市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粮食生产,进一步压实粮食种植面积的任务,同时,去年秋季北京实施了小麦良种更新工程,免费给种植户发放小麦麦种。
新京报: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但是产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北京小麦发展最辉煌的时期是什么时候?
郝义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北京小麦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小麦生产。1994年北京小麦种植面积为245.4万亩,亩产394.87公斤,成为历史上亩产最高的一年。专家提供科技支撑、全程农机配套、种植制度变革等都是促使当时亩产达到峰值的原因。当时,各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市农业局定期组织小麦专家顾问团进行考察,针对小麦长势及生产问题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各区都会按照专家意见严格实施,不只是把地“种满种严”,种出高水平,而且也非常重视“地容地貌”,春天北京的麦田就成为了郊区的“亮丽的风景”。
王俊英:小麦灌溉方式也有很大的进步,大水漫灌—畦灌—节水灌溉。1988年,我毕业不久,就到顺义区南法信镇蹲点,研究半移动式喷灌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当时这套喷灌设备是北京市最早引进的,在当时也算是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了,比畦灌节水30%以上,最高可达50%。上世纪90年代中期,顺义区半移动式喷灌普及率最高时达到90%左右。即便是现在,这种半移动式喷灌在很多地方也还在使用。近些年,北京地区又引进了圆形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以及固定式喷灌等新型的节水灌溉设备,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强度也大幅度下降,农民不用再扛着管子在麦地里走了。
另外,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2000年开始,为了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北京开始发展优质小麦,并探索订单农业。当时,市推广站联合全市技术推广部门,组织各区的农场和种植大户种植优质小麦品种,并提供技术指导,以保证农户产出小麦达到优质小麦的收购标准,并联系面粉厂等收购商,以高于市场普通小麦10%左右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优质小麦,促进优质小麦在全市的推广,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这项工作于2002年至2005年在全市大面积实施,在全国算是做得比较早的。
新京报:北京人对麦田景观从曾经司空见惯到现在已相对陌生,这个月京郊一些麦田还成为不少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王俊英:将麦田与农耕文化结合并传承是近几年北京一直在做的工作。例如,市推广站在2010年就举办了“金色麦田喜开镰,市民下乡来体验”为主题的首届小麦收获节,后来还举办了麦田守望者系列活动。现在很多区,比如顺义区、房山区等每年也都会举办开镰节、小麦收获节等,让麦收有了特殊的仪式感,也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可以置身麦田,成为麦田守望者,感受农耕文化。一些农场也将农业、农耕文化与旅游结合,通过提供沉浸式体验农耕服务或举办各种活动等,让市民,尤其面向城市里的孩子,传承农耕文化。
另外,从大城市发展的路径来看,农田减少是城市化的必然,是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进阶的必然。具体到北京来说,就是麦田减少了,城市更大了。但这跟致敬农耕文明并不矛盾。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杨亦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