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积极动员灵活就业人员上高职,让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需要

2021年07月04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鼓励灵活就业人员报考高职院校,清楚表明了我国高职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发展思路。

  高职扩招,将关注灵活就业人员。

  7月2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鼓励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工人、高素质农民等人群和基层在岗群体报考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报考。

  高职扩招的重要目的,显然是为了提升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既拓宽他们的就业选择,也整体提高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素质。

  此次高职扩招,特别提出要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报考,这是有明确针对性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2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包括从事快递物流、网约送餐、护工护理、货运驾驶、家政服务等。

  近年来,为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工作能力,我国各地都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的、非学历性质的职业技能培训。而高职扩招招收灵活就业人员,则不限于技能培训,属于高等学历教育。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上高职,追求的不是获得一纸文凭,而应该是学到货真价实的技能,以便日后能更好地创业、就业。这也跟“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是一致的。

  对于高职扩招,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严格落实“质量型扩招”的要求。但对于“质量型扩招”,存在不同角度的理解,一种理解是要控制生源质量,严把“招生关”,另一种则是要坚持培养质量,严把“教学关”与“毕业关”。

  事实上,扩招必定会放宽进入高职的门槛。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连续三年扩招300万,已经进入“宽进严出”时代。

  高职院校应针对扩招后生源变得多元化而进行相应的教材、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建设。高职扩招对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基于保障培养质量确定招生规模,并打造本校的特色专业。

  简单来说,高职扩招,不能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如果扩招稀释了教育资源,就会导致扩招任务难以完成,也背离其提升人才技能的初衷。

  为此,必须根据有关部门的部署,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多元评价标准,严把教学质量关。

  而高职扩招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将之前的生源主要是“从校园到校园”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扩大到退役军人、下岗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尤其是此次扩招更进了一步,明确针对了近年来才发展壮大的群体——灵活就业人员。

  这也清楚表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思路已然发生变化,如在生源方面,不再单纯依靠中学阶段的强制分流,而是吸引社会上真正有需要、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群——为有过从业经验,且有清晰职业规划的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当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需要考虑生源多元化后,如何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新挑战。此一现实,也要求学校结合学生群体的变化,创新管理方式,以“宽进严出”为基本要求,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此外,国家层面,还应加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让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通道越来越宽广,以促进职业教育更大进步,满足我国高质量发展需要。

  □熊丙奇(教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