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王书茂
1956年12月生,1996年6月入党,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为国护海的模范,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
从小在南海边长大的王书茂,对祖国最南端的这一抹深蓝有着特殊的情愫。他热爱着南海的一切,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守护、建设南海的事业当中。29岁时,他加入海上民兵连,誓要捍卫祖国领海主权,还参与了南沙群岛诸多岛礁的建设。
在海南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鼓励当地渔民参与休闲渔业的发展,发展特色海洋民宿,始终将心思放在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上。
6月29日上午,“为国护海模范”王书茂获颁“七一勋章”,这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难掩内心激动。
加入海上民兵连,守好“祖宗海”
新京报:你对南海的印象是什么?
王书茂:我从小在南海边长大,我喜欢南海的一切,南海哺育着我们生长,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宝藏,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
新京报:首次出海是哪一年?
王书茂:我在1975年首次出海,乘坐一条承载量三十吨左右的木船,第一次出海的时候有些害怕,船小风浪大,我们睡的地方也相对窄一些,比较辛苦。
如今我在海上工作已经46年,作为渔民,我们往往都是近山靠山,近海靠海,以海为生,以海为家,生活的来源与支撑都要依赖大海。
新京报:什么原因促使你成为海上民兵?
王书茂:老一辈渔民用生命去保护我们的南海,作为一名渔民的子孙,守护老一辈传下来的“祖宗海”义不容辞。
1985年,潭门海上民兵连成立,民兵连的主要任务是边生产边维护我们的南海。那年我29岁,听到消息后,有几十个人都主动要求参加民兵连,想着一定要担负起保护南海、守护子孙后代的责任。
新京报:成为海上民兵的心情如何?
王书茂:我非常高兴能成为海上民兵,作为一名南海人,守护好祖国的南大门,这是我的光荣。我在1992年当上了海上民兵连的副连长。我们会坚决守护好南海不受侵犯,坚决维护海上主权完整。
在民兵连工作时期,我们曾组织渔民抗击台风120多场,救助了渔民600余人。不仅是国内的渔民,有时遇到遭遇险情的外国渔民,我们也会及时施以援助。
新京报: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保卫南海的经历?
王书茂:2012年,我们曾与外国船只对峙,我们将船队挡在他们前进的方向上,阻拦他们非法越过我国领海线,直到把他们全部驱离。2014年,我国钻井平台作业受到外国船只的干扰,接到消息后,我带领海上民兵驾船赶往事发海域宣示领海主权,迫使他们远离作业平台。
参与岛礁建设,发展休闲渔业
新京报:你参与过哪些岛礁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
王书茂: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赤瓜礁、美济礁等建设我都参与过,南沙群岛高温高湿高盐,非常炎热,温度经常达到40多摄氏度,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在参与南海建设时经常遇到大风大浪,船只行驶困难。在南沙群岛华阳礁建设时,往往得顶着高温,在潭门和华阳礁之间不断往返,把物资送到岛礁上,那时紫外线很强,皮肤受到了一定灼伤,直到现在皮肤偶尔会很痒,自己晒得也特别黑。
新京报:你父亲和儿子也加入了岛礁的建设?
王书茂:在建设东门礁时,我和我父亲还有儿子一同加入了施工队伍,三代同堂共同建设南沙群岛。我父亲告诉我要保护好我们的南海,我也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了我的儿子,算是一种传承吧。
新京报:你眼中的南海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书茂:小时候望着南海,只是一片茫茫的海面,没有一个落脚点,如今,南海岛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能看出来我们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
如今潭门港里有30多条钢船,从一艘小木船到如今的钢船,从当初定位只能用罗盘到如今雷达等先进技术设备,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我们一边享受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边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和对南海的重视。
看到我们国家在南沙群岛的建设成果,我心里特别高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发展有了充足的动力,能伴随着国家一起成长我非常荣幸。
新京报:潭门村现在的发展怎么样?
王书茂:目前潭门村有3000多渔民,仍然以渔业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为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开始逐步发展休闲渔业,结合现有的资源,很多渔民逐步上岸,发展起了民宿、农家乐等。
新京报:当听到自己获得“七一勋章”时心情如何?
王书茂:当时接到通知后,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个老百姓,能受到总书记亲自接见,亲自授予“七一勋章”,感到荣幸与自豪。领奖时,我握着习总书记的手握了很久。
新京报:这枚勋章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王书茂:这枚奖章对我而言是一种肯定,我要继续为国家、为南海、为人民群众多做一点好事。
新京报记者 慕宏举 实习生 朱恩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