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中国新闻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准备就绪

首批纳入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未来将逐步扩大至更多高排放行业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在7月择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展上线交易。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情况时,对公众关注的热点一一回应。

  赵英民介绍,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关注1

  将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赵英民介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生态环境部稳妥制定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明确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赵英民说,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赵英民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

  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根据需要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

  关注2

  地方碳市场逐步向全国碳市场过渡

  据介绍,我国碳市场建设从地方试点起步,2011年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称,几个试点市场覆盖了电力、钢铁、水泥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李高称,生态环境部在借鉴试点碳市场经验基础上,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7个试点碳市场纳入的行业范围、门槛是根据各地的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各地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管理要求来定的。全国碳市场从发电行业起步,全国碳市场建设以后,工作重点转向确保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地方的碳市场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目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

  在具体过渡的时间表、路线图方面,李高表示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我们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试点,现有试点可以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准备工作。”

  关注3

  全国碳市场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

  赵英民称,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赵英民说。

  ■ 释疑

  碳市场启动后碳价如何确定?

  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

  碳市场启动以后,社会普遍关注的是碳价。赵英民称,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这是碳市场追求的一个重要效果,因此碳价非常重要。”

  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

  “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所以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但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在40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在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制度设计中,我们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措施来引导市场预期,从而形成合理碳价。”他说,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何时纳入?

  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再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赵英民称,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2000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另外,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

  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这些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有扎实的基础。

  为做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基础准备工作,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委托相关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有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他说,碳市场启动后还有个磨合、完善、稳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为随后行业覆盖面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多打下基础,积累经验。

  如何保证配额分配公正合理?

  全国统一、公开透明,企业根据排放情况可自行计算

  赵英民称,在配额分配的公正性方面,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方法是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企业根据排放情况可以自行计算,得出应该获得的配额数量。

  配额分配的基础是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后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对排放数据的核查结果乃至分到的配额有异议的还可以复核申诉。

  在配额分配的合理性上,目前配额采取的是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实行免费分配。这个方法基于实际产出量,对标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配额免费分配而且与实际产出量挂钩,既体现了奖励先进、惩戒落后的原则,也兼顾了当前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的制度安排。

  在配额分配制度设计中,考虑一些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碳市场的适应性,对企业的配额缺口量作出了适当控制,需要通过购买配额来履约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抵消机制购买价格更低的自愿减排量,进一步降低履约成本。

  为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碳市场参与各方业务能力。加强监督指导,持续开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监督帮扶,狠抓数据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