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只有推动金融领域系统性的治理,进一步提升金融现代化水平,才能建立起黑恶犯罪防范和打击的长效机制。
7月13日,银保监会对外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深化行业治理,突出整治重点,严防黑恶势力涉足银行保险领域。
对于扫黑除恶,此前舆论主要聚焦于社会治安,企业和基层治理等领域,但其实,金融领域同样是扫黑除恶的一个重要战场。须知,黑恶势力的活动,往往与洗钱等经济犯罪相互交织,正是通过对金融工具的利用,和对金融领域的渗透,黑恶势力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输血”,从而不断坐大。因此,金融扫黑除恶,可谓至关重要,只有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犯罪的经济基础,才能做到斩草除根,避免黑恶势力的死灰复燃。
也正因此,自从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以来,金融领域的扫黑除恶一直在大张旗鼓进行,通过打网破伞、打财断血,不仅有效震慑和打击黑恶犯罪,同时防范了金融风险。比如,在黑龙江于某某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反洗钱的追踪与定位,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广东张某某等11人“套路贷”涉恶案中,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查清了该团伙的资金交易脉络,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过也要看到,金融领域的扫黑除恶固然成就斐然,但是,要巩固金融领域扫黑除恶的成果,严防黑恶势力的染指,不能局限于个案的打击,更要深化行业治理。只有推动金融领域系统性的治理,进一步提升金融现代化水平,才能建立起黑恶犯罪防范和打击的长效机制,夯实风险防控的防线。
而这,也是银保监会此次发布《通知》的用意所在。《通知》对深化金融行业治理,根除黑恶势力在金融领域滋生的土壤,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
比如,要求将扫黑除恶相关要求纳入贷款受理、调查及贷后检查环节,对客户资质、资金流向等进行把控,确保信贷业务合法合规,严防信贷资金流向涉黑涉恶组织和个人以及非法高利贷、“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放贷领域。
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催收业务管理,建立并完善催收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禁委托涉黑涉恶机构和个人催收。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防风险反欺诈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识别重点业务领域面临的欺诈风险;完善公司治理,杜绝黑恶势力渗透;加强监测预警,有效防范非法集资、“套路贷”及“校园贷”等。
这些举措切中了当下金融领域的突出风险点,是对之前三年来扫黑除恶成熟经验的总结。根据银行和保险的不同行业特点,有的放矢,加大金融风险的事前排查,可以更加“稳、准、狠”地打击涉黑涉恶犯罪。这样的改革,无疑有利于强化源头治理,帮助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保障各项监管要求落到实处,为金融领域的扫黑除恶,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防控金融风险。要牢牢守住金融安全的底线,金融领域的扫黑除恶必须持续深入,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如此才能釜底抽薪,不给黑恶势力“东山再起”的机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