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圈
| ||
| ||
| ||
|
乡村网红,往往标签是“田园牧歌”,是“乡愁”,是岁月静好与朴素生活,他们的镜头常给现代都市人以视觉冲击,让都市人群看到了自己所不了解的平行于城市的农村生活。然而,这种“田园牧歌”是真实的中国乡村吗?乡村网红对自己拍摄的家园是否有唯美滤镜?真与假之间,拍摄者是否也有过困惑和反思?
“念乡人周周”,在网络上被称为“男版李子柒”;“农村会姐”,靠乡村美食获得近1500万粉丝。这些乡村短视频“头部”网红,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和拍摄日常?如果将来大家对“田园牧歌”审美疲惫了,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面对新京报记者的采访,去掉滤镜后的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
●念乡人周周
“男版李子柒”不会让人记住我
劈柴、摸鱼、做农家饭、吃老冰棍……半年前,回乡照顾生病母亲的“周周”,被同样回乡创业的邻居“老莫”说动,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一脚踏入了乡村短视频的江湖,开始他们心目中的乡村生活。
半年之后,他们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有了540多万粉丝,老莫觉得,是真实的乡村生活打动了观众,周周则有时会担心,这样的生活,到底能不能继续下去。
每个视频博主都有故事
每一个视频创作者,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各不相同,但却常常有类似的逻辑,和奶奶相依为命的李子柒、独立打拼的单身妈妈沈丹……
周周原名莫宙,他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我和姐姐是好不容易才来到这世上的,所以更会珍惜这份亲情。”
2015年,周周上初三,那一年母亲患病,周周决定外出打工,让成绩更好的姐姐继续读书。在外5年,周周干过很多工作,最长的是在快递公司打包,每天工作8-10个小时,一个月能赚2000多。2020年,母亲病情加重,周周决定回家务农,就近照顾母亲。
老莫是周周的邻居,比周周大12岁,本名莫志林,论辈分,是周周的侄儿,但论经历,比务工5年的周周要丰富得多。作为回乡的大学生,在拍短视频之前,老莫已经在老家做了很多年的电商。
老莫看中短视频的前景,是因为他在朋友圈发关于乡村的照片,总能引起一大群人的好奇,这让他觉得,这是一个挺有前途的事情。老莫拍的视频,基本上都是家乡故土的日常生活,有时候会特意找一些老物件,唤起观众的童年记忆。
老莫的短视频,最终积攒到了100多万粉丝,算是一个网红了。但最终,老莫基本上放弃了这个经营时间不短的账号,在平台上可以看到,老莫原本账号的更新已经非常少,有时候,一两个月才更新一篇,相当于放弃了。
2020年12月,老莫说动了周周,以及另外两个同乡,一个叫杨旭东,一个叫莫俊,一起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也会出现在短视频中,周周分别叫他们东毛、俊俊毛。
害羞的周周
一切重新开始,老莫说他回到了原点,带着三个对短视频制作完全陌生的年轻人,一起从头学习策划、拍摄、剪辑。
新的短视频,主角是周周,但周周对拍摄很陌生,周周告诉记者,在正式加入老莫的团队前,他连自拍都很少,私下里,小伙伴们可以言笑无忌,但多一个镜头,周周就会变得拘谨和害羞。
老莫觉得,这可能正是短视频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乡村生活是淳朴的,展示乡村生活的人,应该也是纯真的。
23岁的周周,年轻,纯真,干净,内向,脸上总是带着点儿羞涩,在陌生人面前很少说话,在镜头里的“表演”,也不那么自然。和网上其他的网红相比,周周的表现,缺少一点儿自然而然的味道。但恰恰是这一点儿不自然,让他吸引了很多向往乡村生活的人。
从2020年12月创建新的账号开始,到2021年7月,半年多的时间里,新账号吸引了500多万粉丝,这让团队的四个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在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周周也想过成为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但那时候,他觉得只是梦想而已。甚至在最初的阶段,他们还因为粉丝太少,而想过改弦易辙。
老莫则始终很清楚,他要展现给粉丝的是什么,乡村的慢生活、儿时的记忆、青山绿水的环境,在农村随处可见的东西,是城市人所向往的,也是离乡者所怀念的,而这,就是他们制胜的法宝。
每天工作18小时的日更
短视频让回乡的年轻人周周,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和打工时的工作不同,新工作的内容,就是生活。
老莫希望尽可能地记录乡村真实的日常生活,但实际上多少要经过选择和策划。
对周周来说,策划是最头疼的,总是要想,明天拍什么?怎么拍?对于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工作确实有点儿难。
有时候,周周会觉得,拍视频比在快递公司打包还难、还累,当城市里的白领们抱怨996的时候,老莫和周周他们,则开启了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的节奏,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家抖音号的“日更”。
忙碌和混乱是常态,四个人分工并不明确,一条一条地拍,从白天到夜晚的剪辑,本来好玩儿的事情,一旦变成了重复的“工作”,也变得不那么好玩儿了。
老莫有时候会开解其他人,就好像生活一样,也同样每天重复,但总要生活下去,何况拍视频,比过日子永远多点儿新花样。
随着粉丝的增多,周周和他的小伙伴们,也成了乡里名人,每次上街赶集,总有认识他们的人,跟他们打招呼,还有外地的粉丝,专门跑来看他们,和他们一起生活几天。老莫告诉记者,一开始,周周会躲起来,不太习惯和陌生人来往,但来的人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真实的农村小伙子”
广告、带货、直播,这是视频创作者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周周和老莫的短视频中,目前还没有广告和带货,他们甚至没有直播。因此,三大主要的收入来源,对他们来说,都是空白。
在短视频给他们带来收益之前,老莫支撑着这个团队的运行。对于未来,老莫有着更高的期待。他希望先把影响力做起来,然后再考虑收入的问题。
事实上,在短视频的世界里,红极一时又快速消失的视频博主比比皆是,大部分视频博主很难长期保持足够的热度,因此,急于变现是常态,而想要快速变现,又常常会消耗自身的信用和热度,导致视频博主们更快地变冷。
老莫不想陷入这样的循环,但要保持作品的纯粹,必然要牺牲收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于团队的其他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考验。
对于未来,老莫做了两手准备,如果真能做起来,他打算把团队变成一个合伙人公司,几个人都是合伙人,如果做不起来,就当做是一次美好的青春回忆。
老莫认为,自己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留下那些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他告诉记者,他一直觉得,童年是一个童话世界,他的童话世界,就是贵州的这个小山村,但那时候没有这么方便的记录方式,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短视频,所以只能靠零星的记忆去回味。如今,村里人越来越少,他想把乡村的生活记录下来,并且展现给大家看,同时,他还想挽救那些消失的记忆,为此,他们会找一些老物件,比如一个以前走街串巷卖冰棍的箱子,用这些道具,在短视频里重现儿时的记忆。
周周相信老莫,反正他也要留在村里,所以他觉得,只要老莫能坚持,他就能坚持。如今,很多人说他是“男版李子柒”,对这个标签,周周有自己的看法,“我很喜欢李子柒,但也希望有自己的形象,‘男版李子柒’这个标签不会让人记住我。”对于在粉丝里的形象,周周说,“希望就是一个真实的农村小伙子吧,我喜欢在村里,也想留在村里,希望能够一直拍下去。”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农村会姐
没有比做饭吃饭更真实的生活
王利会怀孕了,这件事至少有1452万人知道,在她名为“农村会姐”的短视频账号下,每天都有人关注这位农村准妈妈的起居。
34岁以前,熟悉王利会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人。丈夫季付民在外打工,她在村里守着两个孩子。34岁之后,靠着美食制作教程,“农村会姐”王利会拥有了上千万粉丝,每天还在增加。
在过往的生命里,王利会的身份是长女、妻子、母亲。“农村会姐”的身份很重要,它改变了家庭的命运,但王利会说,她清楚自己是从农村生活中走来的网红,最终,也将要回归到生活中去。
第三胎
今年38岁的王利会,这次怀的是第三胎。此前她已经有两个儿子,加上与她一同生活的侄子,一共一家五口。这第三胎是年初意外怀上的,“孩子来了就是缘分”,王利会在直播时和粉丝们说。
视频的拍摄当然受到影响。自年初到现在,王利会和丈夫打破了日更的节奏,不再每天发布农村美食类的视频,碰到忙或累的时候,两三天不更新也是常事。但偶尔他们会发个两口子的日常,上个月底,夫妇二人去医院照四维彩超,也会拍段视频给粉丝“报平安”。
2021年以前,王利会夫妇称得上是网红圈里的“劳模”,从2017年开始在平台发布短视频以来,她和爱人一共上传了超过3300条视频,四年下来,积攒了超过1400万粉丝。比起“王利会”和“季付民”,短视频平台的网友们更熟悉他们的名字,“农村会姐”与“老四”。
为什么都管丈夫叫老四?“网友们这么叫的,现在家里三个男孩子,算上他就是第四个。”王利会梳着马尾辫,素面朝天,身上穿的还是几年前的旧衣服,她脸盘大,不说话的时候,脸会微微上抬,透着强势,“这是家庭地位的体现。”说完她咧嘴乐了,眼角的笑意把整张脸都晕染得温柔了起来。
老宅子
“农村会姐”的绝大多数视频都是在河南濮阳一个村庄的小院里完成拍摄和剪辑的,一出门就能望见大片农田,这里是老四的家乡,也是夫妻二人当年的婚房。梳妆台被摆在角落里,女主人看起来并不常用,因为不弯腰就照不见镜子。
2017年,因为长期从事印刷,老四落下一身毛病,医生说是慢性病,得静养,老四直接回到了濮阳老家,这一下,家里没了经济来源。
“看人家做短视频,我就说他闲着也是闲着,看看能不能拍个视频挣点零花钱。”王利会说,最开始是丈夫一个人做短视频,内容也是做农村美食,但过程并不顺利,“做了4个月,只有800粉丝。”
到了2017年的冬天,老四的心气儿跟着天气一样变凉,想再出去打工,王利会很担心他的身体。“要不然拍我吧,咱们就当展示生活,不为涨粉丝,正好孩子们在家,记录一下他们,将来也让他们看看妈妈做饭辛不辛苦。”
年底,老四开始掌镜,妻子、儿子们,以及每天变着花样的美食成为拍摄主角。这一下,火了。
直性子
季付瑞是王利会的小叔子,最开始是通过母亲一通电话,他才得知哥哥和嫂子成为了网红。那时他在郑州工作,母亲的语气听起来讳莫如深,“她说,你哥和你嫂子正玩儿网络呢,有20万粉丝,他俩还搞什么直播,不会是在骗人钱吧?”季付瑞说,老母亲想不明白,怎么天天对着手机上上网,就能有收入?
起初收入不多,王利会说每个月大概一两千元,“但对我们农村的家庭来说,这就算有了生活保障和经济来源,值得我俩做下去。”
“农村会姐”的短视频内容方向从来没有变过。围绕分享美食制作方法这一主题,王利会和爱人创作了3000多条视频,全部由手机拍摄,很少触及真正的“剪辑”,二人只需商定好当日的菜谱主题,接下来所有的对话和反应全靠临场发挥。
就是靠着这样的视频,“农村会姐”在2019年狂揽了近900万粉丝,“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涨10万粉丝,平均每天都有两三万粉丝的增长。”季付瑞说,也是在2019年,接到了哥哥的电话,请他回家帮忙。
在季付瑞看来,王利会平时和在镜头前的时候几乎没差别,她性子直,说话冲,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里,基本上就是一个样,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那个大嗓门,“如今这个直播键,就好像是她嗓门音量的开关。”
1000多万粉丝中,80%是女性,多数来自河北、河南、山东。他猜想嫂子圈粉的原因中,有来自乡亲们的欣赏,也有美食教程的实用性,能够给予更多乡村宝妈启迪和帮助。
大城市
王利会向往过城市的生活。视频刚火那会儿,她和老四第一次受到邀请去北京的平台公司总部。入住的宾馆旁边有个饺子馆,王利会心动了一下,结果被老四拦住了。到了第二次,老四终于满足了王利会,一盘饺子30块钱,王利会从吃第一口就开始后悔,“那么贵,还不好吃。”
什么菜好吃?王利会说是母亲做的冬瓜炖肉,不放太多调料,但就是很有味道,说完之后,她又问新京报记者,“是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妈妈做饭好吃?”
“会姐”对做饭和干活都自信,但不是真什么都会,王利会夫妇二人的创作生活很封闭。“咋说呢,我们感觉自己是农村的,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和人家交流。”
是不是真实的乡村生活?王利会觉得自己天天就是做饭,没有比做饭吃饭更真实的生活了。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吗?两口子不置可否,犹豫了片刻,王利会说,不存在满意不满意,自己见得少,懂得也少,“可能就是,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和欲望。”
等风去
能红,王利会和老四把这件事归功于“运气”,四年前,三农题材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很少,后期很多作者能够继续圈粉儿,都是团队运营,而能不加修饰、单打独斗做到这个粉丝体量的博主,凤毛麟角。
但大V的未来,在王利会看来,“控制不了”,她也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名人。
她很多次想过自己可能不再是视频创作者的一天,拍短视频快4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大儿子还上小学,小儿子才两三岁,“有一天我不玩儿短视频了,可能就在网络上消失了,那些视频对孩子来说,也是个记录。”从工作状态中走出来,王利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母亲的角色中。流量的风,可能不会一直刮下去,她说起码给孩子们买了房,心里就踏实了。
“农村会姐”的视频里,有人问过,“好奇你是怎么火起来的?”自觉回复这条信息的都是老粉儿,在他们眼里,视频里全是平淡简单的幸福。以文艺著称的另一个平台上,人们也会讨论“农村会姐”,有人说,喜欢看她做饭的视频,“让我常想起小时候。”
王利会很少看这样的评价,通常情况下,下了直播,她把手机放在一边,直接就去陪儿子们,剪辑、发布都是老四的事儿。
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王利会就坐在院子里直播,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孩子们放暑假了,都躲在空调房里休息。院子很静,除了她聊天时的大嗓门,院落中只剩下夏天里的热烈蝉鸣。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新京报制图/俞丰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