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完工“鸟巢”冬奥开闭幕式建设改造计划10月完工
| ||
| ||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目前,12个竞赛场馆和三个冬奥村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部分非竞赛场馆也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国家体育场“鸟巢”目前已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建设改造阶段,计划10月完工。
据介绍,一些场馆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也是最节能的制冷技术,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外,北京冬奥会也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新京报讯 昨日,北京冬奥组委召开场馆建设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场馆建设进展时表示,经过“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和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测试,所有的竞赛场馆均顺利通过考验,设施运行表现出色。今年10月起举办国际测试赛。
所有竞赛场馆通过测试活动考验
刘玉民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场馆建设工作启动于2016年,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在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两地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场馆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刘玉民介绍,截至去年年底,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2019年到2020年,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12个竞赛场馆均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对比赛场地、比赛训练赛道进行了验收和认证,对场馆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2月,我们举办了‘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4月举办了冰上项目测试活动,这两次测试虽然只有国内运动员和教练参加,但场地比赛相关设施的测试是全要素的。”刘玉民说,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灯光系统、造雪系统、缆车系统、防风系统、安全网等。经过二十多天的测试,所有的竞赛场馆均顺利通过考验,设施运行表现出色。
据介绍,10月至12月将举办10场国际测试赛、2场国内测试赛和3次国际训练周。“这轮测试将更加全面,包含场馆运行的各个方面,有‘相约北京’的经验,我们对这一轮测试依然充满信心。”刘玉民说。
7个竞赛场馆运动员可5分钟内到达
刘玉民表示,北京冬奥会场馆在建设方面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
“我们在冬奥村选址的时候,就把冬奥村放在了场馆核心区,以保证运动员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比赛场地、以节省体力。”刘玉民介绍,北京冬奥会场馆12个竞赛场馆中,7个竞赛场馆运动员可在5分钟之内到达,3个竞赛场馆运动员可在10分钟之内到达;2个竞赛场馆运动员可在15-30分钟之内到达。
此外,在冰上场馆建设方面,运动员更衣室和休息区都紧邻比赛场地,可保证运动员比赛流线最短,方便快捷到达比赛场地。
“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的比赛场地、训练场地均邻近设置,运动员更衣室位于场地中间,便于运动员穿戴厚重的装备,尽可能方便地进行比赛和训练。”刘玉民说。
此外,国家体育馆在赛时更衣室进入比赛场地的通道设置了1:17.6缓坡坡道,并铺设仿冰板,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便于残奥冰球运动员通行。
将制定“一馆一策”防疫方案
非竞赛场馆方面,刘玉民介绍,目前,部分非竞赛场馆,如主运行中心(MOC)、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区(OHC)、技术运行中心(TOC)、交通运行中心(OTC)和注册与制服发放中心(UAC)等,都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三个冬奥村永久性设施已经完成。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正在由奥林匹克转播公司(OBS)进行内部装修。
刘玉民特别提到,“近期,东京奥运会正在进行,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东京对疫情的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会借鉴东京经验、结合北京的防控政策,‘一馆一策’地制定防疫方案,会增加一些临时设施,比如隔离通道、临时厕所、隔离板墙、临时隔离点等。”刘玉民说,这些补充的防疫措施工程量并不多、施工难度也不大,不会影响临时设施的按时交付。
特点 1
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奥运遗产
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大程度使用2008年奥运会遗产,使用遗产总数14个,其中10个为场馆遗产,4个为土地遗产。
场馆遗产包括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场等。土地遗产方面,如国家速滑馆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的两个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土地;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冬奥村使用了奥林匹克公园的预留土地。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还带动了首钢园区的整体复兴。首钢有着百年的历史,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入驻和滑雪大跳台的建成,带动了园区的整体发展。如今,首钢园区已经从一个废旧的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了一个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园区,也成为了世界工业遗产保护与复兴的亮点,为奥林匹克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树立了典范。
特点 2
冰上场馆采用环保先进制冷技术
北京冬奥会将使用8座冰上场馆、10块冰面,除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因冰面未改造而沿用原有制冷系统外,其他7座场馆9块冰面,均使用了环保型制冷剂。
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五棵松冰球训练馆4个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也是最节能的制冷技术,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因赛后使用的实际需要,采用传统的制冷系统,制冷剂则选用了环保型制冷剂R449A。
雪上场馆方面,刘玉民介绍,在选址和赛道设计时,尽量贴合原有地形。如“雪如意”跳台最大落差约142米,选址的山体落差正好140米;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均和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这样不仅减少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变,也减少了土方量,节省了工期和资金。
“雪上场馆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措施,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刘玉民说。
特点 3
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其中绿建三星标准,可覆盖国际LEED金奖标准。
“北京冬奥会还为雪上项目研究制订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这是北京2022一项重要的遗产,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刘玉民说。
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即电力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为此,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
特点 4
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场馆建设始终
场馆赛后利用计划贯穿规划建设始终,并在赛前就已做好赛后运营计划。冬残奥会后,大部分场馆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就能进入赛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场馆赛后运营的实效性。
刘玉民介绍,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计了大众滑雪道,并将赛后的旅游观光、夏季运动项目纳入到规划设计中。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增加了游客体验入口,并依托赛道建设了特色酒店,以保证赛后运营收支平衡。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山顶建设了顶峰俱乐部,赛后可用作会议和游览。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可以通过冰面分区控制,举办所有的冰上比赛和各种冰上演出。
“近两年,先期建成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和国家速滑馆,都已多次举办了比赛、演出和新闻发布等活动,赛后运营模式已经在赛前开启。”刘玉民说。
■ 关注
“鸟巢”进入冬奥会开闭幕式改造阶段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于德泉介绍,北京冬奥会工程建设从2017年3月31日开工,历经4年多的时间,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截至目前,根据《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总体建设计划(2021年版)》,由北京市负责组织建设的北京及延庆赛区冬奥会工程,8项竞赛场馆,已于2020年底全面完工,并完成制冰制雪,经过了赛事活动全方位的测试检验。9项非竞赛场馆,目前已完工8项。
“国家体育场‘鸟巢’,随着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建设、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目前已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建设改造阶段,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于德泉说。
此外,由北京市负责建设的冬奥工程项目还包括31项配套基础设施,已于今年6月全面完工。这31项配套基础设施包括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11个交通项目,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海陀变电站等12个电力项目以及延庆赛区综合管廊等8个市政配套设施。
张家口市筹办冬奥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海峰介绍,张家口赛区共设置9个场馆。云顶滑雪公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4个竞赛场馆已于2020年底完成建设,并在今年2月举办的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中接受了检验。5个非竞赛场馆中,张家口冬奥村于今年6月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正在按照北京冬奥组委要求进行设施设备优化完善;山地新闻中心、山地转播中心、颁奖广场、制服和注册分中心4个场馆为现有永久设施改造或临时设施搭建,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建设。
竞赛场馆和冬奥村无障碍设施已完工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介绍,北京冬奥组委以“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为目标,坚持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目前已在场馆无障碍建设等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已与场馆主体工程一起同步完工。
“近期,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委内相关部门、无障碍专家、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北京市无障碍专班办、张家口市冬奥办等开展了无障碍联合检查活动,”杨金奎介绍,根据检查情况,所有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各主要客户群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永久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可持续及人性化建设目标明确。
截至目前,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改建、新建无障碍电梯227部、无障碍卫生间496个,厕位158个、无障碍客房863间、无障碍更衣室45间,轮椅坡道152处,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杨金奎表示,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张家口两个主办城市无障碍环境持续改善。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