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地对暴雨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既是在告慰逝者,慰藉生者,也有助于扫清防疫障碍。
据新华社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相关方面参加,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组聘请专家为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组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地对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
据报道,截至8月2日12时,此次特大暴雨灾害共造成302人遇难,50人失踪。河南全省共有1453.1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42.69亿元。
此次灾害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对此次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是以国家名义捍卫“生命至上”。这不仅有利于抚慰民心,给受灾民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也是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压实防灾救灾责任的必要之举。
事实上,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国务院适时启动对灾害应对过程的全面调查评估,也是法律所规定的灾害善后流程。这些年在类似的灾害处置上,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有过这方面的调查先例。这本身亦是国家防灾救灾体系走向规范、成熟的一种体现。
天灾越大,对非天灾因素的检讨就应该越严格,如此才能把灾害对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威胁与损害降到最低。具体到此次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的应对,防灾减灾机制是否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是否科学,都受到外界关注。
而如“因地下室、车库、地下管网等地下空间溺亡39人”这样的细节,不得不让人对相关特殊场域的应急管理和救援效率产生疑问。这方面,前期舆论已有一些反馈,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客观、科学地厘清公共疑问,也是对民情民意的一种积极回应。
河南方面表示,这场大汛大灾,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大考,也暴露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而国务院调查组的介入,有利于帮助相关方面更全面、客观地找出“短板和不足”,并有助于促进其他地方举一反三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总结灾害应对经验教训,提出防灾减灾改进措施”,也是推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题中之义。
颇受外界关注的是,调查还将对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追责。这也对各级政府和部门发出了现实警示——天灾的归天天灾,职责的归职责。天灾再大,也不是可以逃避责任的理由,对于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的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必须零容忍。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河南同时还遭受着疫情影响,在此之际,科学严谨、全面客观地对暴雨灾害应对过程进行调查评估,既是在告慰逝者,慰藉生者,也有助于扫清防疫障碍,鼓励抗疫士气,为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营造更好的氛围。而它背后的底色只有一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