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北京新闻

平谷区特教中心党支部书记张晓成多年致力于改善教学环境,组建校特奥游泳队参赛,激励孩子

投身特教近30年 让学生有尊严地生活

2021年08月1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2005年,福建三明,张晓成(后排中)等老师和两名参赛运动员合影。

  张晓成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学生们放暑假,作为平谷区特教中心的党支部书记,他四处奔波为孩子们争取就业机会。

  从事特教行业近30年,张晓成把那些特殊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总是告诉年轻的特教老师一句话,“把和智障孩子们相处看作是一件美事而不是难事,这样才能做这行一辈子。”

  当年的平谷区特教中心一穷二白,没有经费,张晓成厚着脸皮找社会机构赞助,没有桌椅,他三番五次去别的学校讨要人家淘汰的,一点一滴有了专业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还成立了特奥运动队,历届学生已经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了三百多块金牌。

  张晓成也从当年一身闯劲的小伙子变成了稳重的过来人,他参加了言语康复、自闭症、特奥等多个培训班,完成了三个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取得了北师大特殊教育研究生学历。今年当选为北京市优秀党员。

  年近六旬的他回首过去,觉得最开心的是“当年一穷二白的特教中心,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能生活自理,过上有尊严有梦想的生活,我没什么遗憾了。”

  愣头小伙与差生“三宝”

  张晓成和特殊教育的缘分要从一个叫“三宝”的孩子说起。

  1984年,张晓成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在平谷区金海湖镇黑水湾小学(今金水湾小学)工作。

  张晓成记得,当时他们班的倒数第一名叫“三宝”。邻里间都知道三宝脑袋不太灵光,长得黑黢黢的,成天就是傻笑,没有一科成绩能及格,反应也比常人慢半拍。“那时候我不知道三宝就是轻度智障,没有这个概念,只是觉得他有点傻。”

  张晓成性格执拗,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落下。用他的话说,“那时候有点愣,一门心思都在教学上,没想过别的。”他决定每周日都到三宝家亲自督促他做功课。

  张晓成每周日上午陪着三宝做作业,下午给他辅导一周的功课,看到三宝把作业做得丢三落四,也回答不上来问题,张晓成有足够的耐心。“对这样的孩子,你急不来。”长期坚持下来,三宝的考试成绩也能维持在七八十分。

  三宝在张晓成心里埋下了特殊教育的种子。

  1991年他调离黑水湾小学前往黄松峪中心校,这里有一个特教班,看到班里智力残疾的学生,张晓成这才醒悟,“三宝可能就是轻度智障。”

  1994年,平谷县(现平谷区)将平谷县聋人学校改为平谷县特教中心,在原有聋哑学生的基础上加以招收智力残疾学生。

  两个选择摆在张晓成面前,去完全陌生的平谷县特教中心做德育副校长,或留在条件更好的黄松峪中心校做普教管理工作。

  张晓成选择了前者。“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从普教去了特教。大概是那时候年轻吧,不去计较那么多利害,加上我爱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资金难、设备难、师资难

  张晓成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棘手的状况。

  平谷县特教中心的教学条件一穷二白,学校里有140个聋哑学生、10个智力残疾学生,学校缺乏办学资金、教学康复设备和特殊教育师资。

  “当时已有的资金可以说是零,除此之外学校还欠着一点外债。”张晓成急忙向县教育局申请经费,经费是按学生人数发放的,可谓是杯水车薪。后来他又想方设法去民政局、残联、供电局等部门申请援助。

  对于上门要钱这件事,刚开始张晓成有些抵触,但转念一想,“筹集资金是领导班子该做的事,只有资金到位了,老师们才有好的教学条件,才能踏实教学。”

  由于当时学校聋哑学生居多,资金用来修建了测听室,更新了听力训练的器材。至于课桌椅和体育用品,张晓成只能去其他学校讨要他们淘汰下来的。

  听说西城区有所学校要淘汰课桌椅,张晓成急忙赶去却被拒之门外。那个学校负责人说,“我不知道你们学校,再说你们是特教,我们是普教,我们的桌椅就算淘汰了也不能给你们。”

  张晓成碰了一鼻子灰,又生气又丢脸,回家后也想就这么算了,但是想到特教中心里的老师和学生上课都没有合适的课桌,动不动就被椅子上的钉子划破裤子,两天后,他带上特教中心的办学证件又去了。

  “我们不是骗子,我们学校成立很多年,条件很艰苦,是真的需要你们淘汰下来的课桌椅。”对方没想到他又来了,答应给问问。第三次,张晓成终于求到了这批桌椅,把它们从市里拉回了平谷。“我当时亲自带队,学校也没钱雇拉货的工人,只能男老师们亲自装货。”

  张晓成还记得那是个小雨淅沥的夜晚,回到特教中心卸货后,已经是凌晨五点了。他挨浇后受了凉,有点感冒。“身体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是看到拉回来这么多东西,都是我们能用上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最后一道难关是师资。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听障学生可以通过戴助听器等方式到普教学校上课,学校的听障学生减少,很多听障老师需要支援智障班的教学,这让老师们觉得难以适应。“觉得智障班的孩子教起来太吃力,上午教的知识,下午就忘了,翻来覆去教了一学期,学习成果也不理想,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

  张晓成听到年轻的特教老师说不想干了,很是心酸,只能劝慰。“我们特教老师,不要去改变智障孩子们的天性,不必强迫把他们变成正常人。”张晓成说他把这些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把和智障孩子们相处看作是一件美事而不是难事,这样才能做这行一辈子。”

  从无到有的校特奥游泳队

  2003年,张晓成偶然听说了面向智力残疾人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是着手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学校特奥游泳队。

  张晓成先联系了区里一家招待所的游泳馆作为训练场地,又托残联的工作人员找了两个游泳教练。“两个小伙子人挺好,听说要给智障孩子上课,人家也没经验,但还是答应了。”

  孩子中,有两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12岁的曹旭光和张东兴愿意参加游泳队,他们的家长也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两个“唐宝宝”一个星期练习三天,一天练习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先后学会了蛙泳和自由泳。

  2005年,全国特殊奥林匹克游泳赛在福建三明举办,张晓成和老师们带着曹旭光和张东兴去参赛。“我们就是去试试,没想到还拿着金牌了!”现在回想起来,张晓成还是很兴奋。“100米蛙泳决赛的时候,前几名选手咬得很紧,到冲刺阶段,我都起来喊加油。出来成绩一看,张东兴拿了第一,曹旭光拿了第二,真不错!”

  这次比赛给了孩子们很大的鼓励,也成了张晓成继续发展游泳队的动力。平谷区特教中心游泳队发展到今天,拥有十名游泳队员,即将参加在陕西宝鸡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有了游泳队这个先行者,平谷区特教中心开展的运动项目越来越丰富,已经有田径队、垒球队等特奥运动队。

  今年58岁的张晓成在逐渐淡出学校的管理工作。但闲不下来的他又加入了民间公益组织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仍然在为广大智力残疾人的权益四处奔走。

  回首在特教行业这些年的经历,张晓成感触颇多。“当年一穷二白的特教中心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能生活自理,过上有尊严有梦想的生活,我没什么遗憾了。”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实习生 王海嘉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