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中国新闻

扬州1名核酸阳性者曾10次核酸阴性

为封控管理小区居民,该小区已调为中风险地区;本轮疫情已累计出院238人

2021年08月2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8月26日,扬州市宝应县邻里中心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为居民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取样。图/IC photo

  8月26日,扬州发现1名核酸阳性人员,为封控管理小区居民,此前10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其居住小区已调为中风险地区。扬州籍在江苏省外高校就读的学生若返校,需要取得就读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扬州

  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69例 已出院238人

  8月26日下午,扬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尹成雷介绍,8月25日,扬州市对部分地区开展了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56.3万人,截至25日24时,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为封控管理小区居民。8月26日上午经扬州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目前该阳性人员已转运至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在诊断当中。

  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追踪、采样检测、隔离管控以及相关场所终末消毒等措施已全面展开。

  该阳性人员8月5日、7日、9日、11日、12日、14日、15日、16日、17日、22日,先后参加了10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管控病毒传播风险,已将该阳性人员共同居住人员、25日核酸筛查混检同管、前后管人员、22日核酸筛查混检同管人员以及同一住宅单元人员共72人作为密接,同楼栋其他人员79人作为次密接管理。截至8月26日14时,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阳性人员相关场所的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共采集样本93份,正在检测中,后续结果将及时通报。

  8月26日,扬州市对宝应县全部区域;江都区全部区域;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60个居民小区以及集中隔离点,开展核酸检测。

  尹成雷介绍,截至8月25日,本轮疫情扬州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69例。8月25日有36名患者出院,累计出院238人。

  目前还有331人分别在扬州、南京两地治疗,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扬州今日继续对部分地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涉及约130万人。

  风险区域调整 现有12个中风险地区

  8月26日晚,扬州官方发布消息称,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街道卜扬社区瘦西湖福苑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该小区即为上述核酸阳性人员居住的小区。

  广陵区东关街道、邗江区竹西街道、邗江区西湖镇、邗江区槐泗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汇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调整后,扬州现有12个中风险地区,其余11个为:广陵区曲江街道;邗江区双桥街道双桥社区柳湖南苑小区、维扬经济开发区、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姚庄小区、甘泉街道、维扬经济开发区荷叶东路2号、方巷镇朝阳路31号、方巷镇裔家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津街道;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岭街道、城北街道。

  离苏返校需取得就读高校疫情防控主管部门书面意见

  扬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就读江苏省内高校的学生,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所在设区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按江苏省有关规定有序返校。

  就读江苏省外高校的学生,主动与就读高校取得联系,了解就读高校及其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符合就读高校及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取得就读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主管部门同意返校的书面意见后,有序安排离扬就学事宜,按照相关规定,向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教育部门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相关服务信息。

  因此,扬州籍在江苏省外高校就读的学生若返校,需要取得就读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广州

  研究还原“1号病例”就诊现场 专家称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广州疫情究竟如何从境外输入国内,一直没有定论。近期,中疾控、广东疾控等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或提供了思路。他们发现,“1号病例”就诊区域位于两栋握手楼中的一栋,气溶胶有可能从隔壁发热门诊楼流入。

  该研究分析了5月份广州疫情“1号病例”的感染,并在1号病例就诊的医院进行了调查和实地实验。

  论文中透露,1号病例和一名之后也确定阳性的密接者,曾在同一家医院的两栋不同建筑物同时停留。两栋建筑物分别是发热门诊大楼和对面的常规门诊大楼,两楼距离只有50厘米左右,由于外部天花板的结构,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广州疫情中被官方首个通报的病例是75岁的郭某,没有境外旅居史。

  一名参与该研究的专家证实,在中医诊室就诊的正是郭某。隔壁楼的密接者,则是一位境外输入感染者的密接,当时在荔湾中心医院发热门诊留观。流调与病毒测序提示,两人病毒基因高度同源,有时间和空间交叉,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之后,研究人员利用与新冠假病毒空气动力学特征相似的荧光微球,在现场进行气溶胶扩散模拟实验。

  研究人员在密接者所在病房内,模拟感染者1-1.5小时的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排出荧光微球,每10分钟在6个监测点进行监测,采集沉降样品。结果表明,隔离病房-走廊-中医诊室可以得到完整的气溶胶传播链。

  不过,研究也指出,无法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真实的新冠病毒,因此病毒气溶胶无法正确量化。也无法还原“1号病例”在院时的气象条件,因此分析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曾介绍,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飘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均指出,包括SARS、MERS、流感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均可经气溶胶途径进行传播。在我国最新的新冠防控指南中也提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有研究表明,病毒可在气溶胶中存活一定时间,具有感染能力,可到达靶组织并引起感染。新京报记者 戴轩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据央视新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