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万个

住建部: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讯 (记者徐美慧)8月3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和副部长黄艳围绕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介绍有关情况。

  王蒙徽表示,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9平方米。

  “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王蒙徽表示。

  “我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王蒙徽说。

  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城市数量达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2019年,我国城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均接近90%。

  王蒙徽介绍,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以来,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的危房得到改造;同步支持1075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群体改造危房;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完善住房制度,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谈 老旧小区改造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住建部将推动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

  黄艳表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大力推进这项工作。

  在顶层设计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以及政策机制。

  在加大补助支持方面,中央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各地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以来,中央财政一共下达补助资金超过2450亿元。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还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治理工程。因为社区治理能力水平是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所以我们总结先行地区在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加装电梯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整体提高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水平。”黄艳说。

  黄艳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2019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9万个,惠及1088万户居民。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900多万户,截至7月底,已开工改造4.22万个小区,涉及764万户居民,占整个年度目标的78.2%。

  黄艳表示,从实际效果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了水电路气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增加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下一阶段,住建部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动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谈 城市排水防涝

  30个海绵城市试点效果非常好,能够应对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目标和效果

  2025年基本形成较完善城市防涝体系

  黄艳指出,城市内涝治理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括流域区域洪涝统筹体系、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

  在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因为水往低处流,所以要合理地确定地块高程,科学确定排水分区。另一方面,还要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包括排水管网、泵站、排水通道、河湖水系等。

  “目前这套体系的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欠账较多,实事求是地讲,需要久久为功,各地现在普遍编制了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规划或系统性方案,正在持续推进落实。”黄艳介绍。

  “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郑州极端天气,降雨量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应对这样的天气必须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及时采取停工停运、转移避险等应急措施。”黄艳说。

  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黄艳介绍,海绵城市是绿色生态原则下的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国外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也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即让城市有更多空间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也就是让这个城市硬化的地面不能比例过大。

  “遇到极端天气降雨,我们还是依赖排水系统和应急措施,这几年下来,我们一共有30个海绵城市试点,试点区域效果非常好,能够应对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目标和效果。”黄艳说。

  黄艳表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在超标降雨的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重要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不能丧失,到2035年,总体要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现象。

  谈 青年人住房问题

  《意见》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点,明确保障标准,建筑面积一般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

  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青年人住房问题

  倪虹表示,由于新市民和青年人工作年限比较短,收入相对比较少,购房和付租金能力比较弱。“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在大城市有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困难。”

  为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倪虹介绍,住建部和有关部门从2019年开始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针对人口流入比较多的大城市,也开展了发展共有产权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经过总结,形成了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意见的材料。

  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该《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为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在制度设计上突出了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市场化,重点是五项基础制度和六个方面的支持政策。

  在制度层面,《意见》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点,明确保障标准,建筑面积一般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就是小户型、低租金。准入条件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设定。

  在降低有关税费方面,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出台了公告,将于10月1日开始降低有关税费。对于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执行民用水电气的价格。

  倪虹表示,解决青年人、新市民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政府应该有这个内生动力,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政策落实,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新市民和青年人能早日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倪虹说。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