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名志愿者来自北京15所高校、石景山团区委和首钢集团
| ||
| ||
| ||
| ||
| ||
| ||
|
9月3日上午6时许,朝阳初升,一群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已从50公里外的学校乘车抵达首钢园。他们统一穿着印有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图案的蓝白色上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嘉宾、媒体和观众。
首钢园,这座百年工业遗存正迎来最前沿现代展会——服贸会的融合与碰撞。这场盛会的背后,1500名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服务保障工作,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农学院、首钢工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在京15所高校,以及石景山团区委和首钢集团。服贸会志愿者岗位共74个,分为引导服务、咨询服务、会议服务、证件管理及新闻宣传五大类。
北京邮电大学这次共有41名志愿者,其中不乏志愿者经历丰富的“老将”,朱欣韵便是其中之一。朱欣韵是人文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此次服贸会,她与另外3名同学共同负责首钢园区12号展馆的咨询服务工作。
“请问1、2、3号展区怎么走?”“电子清明上河图是在哪儿展出?”“哪里可以买纪念品呢?”……朱欣韵岗位的服务内容重复率高,有时也比较单调,但能够给人便捷与温暖,她觉得很值得。在朱欣韵看来,志愿者就像润滑剂,能让整个园区、各个场馆更有序更顺畅地运行。
来自首钢工学院的大一新生杨梦鑫,在服贸会上负责出入口票务核验,这是她参加的第一个志愿活动,“觉得很有意义。”
来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侯铮,负责停车场引导服务。9月3日是他生日,他和几位9月出生的志愿者在园区过了个不一样的生日,其他志愿者精心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带有服贸会标识的蛋糕。
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冯致皓,负责一户外志愿服务点的咨询引导服务。“这个服务点风吹日晒,很辛苦,但非常重要。”他说。
下午5时许,一天的工作结束,朱欣韵和小伙伴们得以喝上园区特有的“首钢汽水”,聚到一起比较微信运动上人均2万起的步数。他们将集合乘车,回到学校的隔离宿舍集中居住。由于一直在岗位值守,朱欣韵还没机会去到各个展区参观:“期待接下来自己能有时间,好好逛一下服贸会。”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A06-A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李木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