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乡村周刊·讲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乡村周刊·讲述
下一篇

李锐:“素质教育”对浙江村小来说不陌生

2021年09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袁恩忠校长在给孩子们讲课(资料图片)。
《食育》课程中的学生(资料图片)。

  城乡教育的差异,至少在浙江的一些地方,已经相当模糊。当分别在乡村小学和县域小学任职之后,浙江温岭的李锐校长觉得,在自己的家乡,村小和县域小学已经趋同。“素质教育”对浙江村小来说也并不陌生,这位在全国百强县任职的校长,如今仍执着于教会孩子们辨别韭菜和小麦、熟悉土地和农田,他还成立了校园中的“童创中心”,“希望他们不只是会读书,最好能找到自己的爱好,也真正认识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

  差异不大 县小学与村小的硬件设施相同

  新学期开始,校长李锐的上班路程变长了。他住在乡下,原来走路到学校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现在,他开着车从乡下到达县里的学校,要花一个小时的车程。

  今年7月,李锐刚从位于温岭大溪镇的潘郎小学,被调任至温岭城区。这是李锐参加工作25年来第一次调任,将乡镇学校校长直接调任到县域学校,温岭此前没有先例。在很多人看来,这种由乡村到县城跨区域的调任,是当地教育局对李锐在潘郎小学工作的认可。

  但在李锐看来,位于县域内的三星小学,与自己任职多年的潘郎小学没什么不同,一样有整洁明亮的校舍,齐全的多媒体设备,平坦宽阔的塑胶跑道和操场,“至少在资源和硬件设施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了。在潘郎,我们当时的综合实践教育可以与城区内几所比较优秀的学校媲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都可以满足。”

  李锐觉得,如果只关注硬件和教学环境,浙江温岭的村小几乎与城市、县域中的小学无异。

  浙江乡镇 孩子们要重新认识农耕文化

  李锐能感受到任教25年来的变化。1996年,李锐从学校毕业,他是温岭市首届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毕业生,被分配到乡镇学校,当时他与学生们的年龄差还不算太大,孩子们的打闹追逐让现如今的老师们头疼,但在年少的李锐眼里,这也是乡间孩子们生命力的一部分。

  “那时候,农村经济还没怎么发展,一下课,孩子们只知道去田间地头玩耍,但这是孩子们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变化,农村孩子好像长大得更快了,在李锐看来,这是孩子们的天性被收敛了,而专属于孩子们的创造力也跟着被一点一点消磨掉。

  他觉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孩子们成长环境的变化。“在我们这里,农村已经大不一样了。”

  李锐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地乡镇经济较为发达,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即便在农村地区,农业也并非主导产业。“割稻插秧,这些我当时都会做的。但现在农田少了,孩子们对于土地也就不熟悉了。”孩子们分不清小白菜和青菜,也会混淆韭菜和小麦青苗。

  “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孩子们未来的路有很多选择,当然可以不去种地,但对于农耕文化,对土地的感情,是要去重新认识和感受的。”在潘郎小学任教期间,为了让孩子们亲近土地,李锐主导建立了学校的耕读园,为了填补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挖掘孩子们的潜质,还建立了学校的“童创中心”,在100多平米的场地中设置了15门创客类的课程,“素质教育在浙江的村小并不陌生,我希望孩子们不只会读书,也能拥有真正的兴趣爱好,能真正认识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

  最终目标 让学生和老师感受到幸福

  李锐说,自己年少的时候没想过会投入教育行业,选择这个专业,是顺从了父母的意志——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包分配的职业方向能让大多家长安心。

  可在乡村干教育远没想象的容易。李锐是理科生,到了潘郎小学的前两年教的是数学,“年长的老师讲,乡村的老师都得是‘万金油’,这里教育资源少,老师们就得身兼数职。”九年前开始担任校长,又开始为改善学校校舍环境忙碌,“当时我们学校只有四亩地,硬件设施不足,骨干教师也跟着流失,直到2014年才得到改善,一千多名师生搬到了新学校。”

  李锐对于教育事业的情怀,一开始是源于“把孩子教好”的一点点成就感,到后来随着送走一批批学生,毕业生的每年问候和看望也最令他欣慰,“有的从外省过来,有的从北京过来。那时候就觉得,这份职业除了教给他们知识,那些陪伴孩子们长大时付出的时间,会成就一段长期的情感羁绊,我觉得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校园精致、管理民主,学生和老师都能收获幸福感,无论在村小还是县里,这都是我当校长的最终目标。”李锐说。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B06-B07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