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出台,将打造2-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环球主题公园谋划建设二三期工程
| ||
| ||
|
实施“十大专项行动”、打造2-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到800家左右;各区至少有1个现代化综合商圈和1条商业步行街……9月23日,北京市发布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计划5年时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新京报讯 9月23日,北京市召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蔡小军表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初见成效,通过实施打造消费新地标、培育消费品牌矩阵、释放文旅消费潜力等“十大专项行动”,目前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首开龙湖熙悦天街、西单更新场等6个重点项目已落地。
打造2-3个千亿级世界级商圈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已于日前制定印发。蔡小军介绍,北京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其中,在国际知名度方面,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显著提升,打造2至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入境游人数年均增长5%以上。在商业活跃度方面,对全球消费链的掌控力显著提升,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到800家左右。各区至少有1个现代化综合商圈和1条商业步行街,各平原新城至少有1家五星级酒店。在消费舒适度方面,“放心消费”软环境持续优化,消费配套服务的“典范之城”和服务品质的“首善之城”基本建成。
“十大专项行动”提出173项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十大专项行动”——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行动、文旅消费潜力释放行动、体育消费质量提升行动、教育医疗消费能级提升行动、会展消费扩容提质行动、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升级行动、消费环境新高地创建行动和消费促进机制协同保障行动,包括40类共173项具体措施。
蔡小军介绍,北京市在《实施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夯实顶层设计,形成“1+6”框架体系。即1个《实施方案》和6个配套文件,配套文件包括工作专班方案、重点项目清单(111项)、重点任务清单(173项)、政策清单(89项)、重点服务企业清单(111家)和监测指标体系(42项具体指标)。
在工作专班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工作方案》,拟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一办十组”工作推进机制,包括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数字消费创新引领、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等十个专项工作组,目前已报请市委、市政府审定。
推动王府井口岸及市内免税店建设
蔡小军介绍,目前,111个重点项目已落地6个,包括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首开龙湖熙悦天街、西单更新场、首创龙湖丽泽天街、美克洞学馆、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下一步,将加快推动首钢园六工汇综合体、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新国展二三期、王府井口岸及市内免税店、大兴国际机场超大型国际消费枢纽和临空经济区国际会展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173项重点任务已完成6项,王府井等12个传统商圈和长安商场等8家“一店一策”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规划方案和前门大栅栏商圈改造提升行动五年计划正抓紧推进,“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商务领域将于年底前出台14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政策,其中首店政策、总部企业发展奖励措施等3项已出台,北京消费季活动政策、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商圈发展若干措施拟于近期出台。
消费新地标
通州将推“环球主题公园+”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通州区副区长杨磊介绍,围绕环球主题公园的溢出效应,通州区正在积极完善环球主题公园周边的消费设施配套。通马路交通枢纽商业部分规划建设两个酒店,同时布局商业配套;环球影城北交通枢纽地块商业开发初定为一座高档酒店,国际人才社区项目将打造全市首个典型的类海外环境和便利化商业设施。
同时,争取在张家湾车辆段项目中引入更多文旅元素。张家湾车辆段项目位于文化旅游区内东六环内侧,西侧为环球度假区,东侧为地铁花庄站和城际铁路花庄站。该项目将规划建设集文化娱乐、高品质酒店、高端商业、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旅服务综合体,充分承接环球主题公园项目的外溢效应。
此外,通州区还串联整合周边区域特色文旅资源,策划一批“环球主题公园+”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周边区域的消费承载力建设。
杨磊介绍,通州区正全力打造立足首都、辐射津冀、服务国内外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63个重点项目今年拟完成11个,其中,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已经开业,环球主题公园一期已开园,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德闳国际学校等计划于今年完成。
同时,依托宋庄、台湖、张家湾三个特色小镇,打造多点联动的艺术、演艺、创意设计融合街区。其中,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周永久会址分别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泡地块、未来设计产业园,今后将作为永久举办地和主要会场。
文旅消费
推出300个“网红打卡地”环球主题公园拟建二三期
北京市文旅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市文旅局牵头制定了文旅消费潜力释放配套方案,计划到2025年,率先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将北京打造成为彰显古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时尚魅力交相辉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
北京将全力设计开发精品旅游线路。重点丰富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旅游消费主题功能,设计开发“北京冰雪游”“北京冬奥游”等冰雪旅游、冬季旅游主题线路。加快南部旅游设施开发,以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等历史古迹为重点,打造“房山-门头沟-海淀”和“房山-丰台-北京老城”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漫步北京”“畅游京郊”“点亮北京”三大行动计划,打造10条“漫步北京”老城精品文化探访线,设计开发北京电影艺术之旅、北京音乐艺术之旅、北京建筑游等特色主题游线路。
打造重磅文旅消费产品。深入挖掘北京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轴线等优势文化历史资源,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谋划建设二三期工程,打造现代国际化文化旅游消费新地标。聚焦时尚消费商圈、文创产业园区、体育休闲场所、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举办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推出300个“北京网红打卡地”。突出首都核心区老厂区、城市副中心老旧厂房、新首钢地区、门头沟“一线四矿”等工业遗址的保护利用,发展“天宁一号”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
体育消费
工体改造明年完成将成体育消费新地标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杨海滨介绍,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体育领域计划重点推进5个重大项目,3个项目2022年建成。其中,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已进入地上工程施工阶段,将于2022年完成。该项目将打造集体育、商业、休闲等多种形态融合的综合服务体,成为北京体育消费的新地标。
南海子体育休闲产业园项目位于南海子郊野公园B片区,将引入国际足球品牌、国际体育赛事活动、文化演出等资源;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园项目将围绕奥体文化集群效应,打造涵盖商务办公、展览展示、体育休闲、商业娱乐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体育经济服务综合体,目前将作为冬奥村运行区保障冬奥村赛时使用。
副中心城市绿心体育设施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拟建设一馆(1.8万座席体育馆)、一场(7万座席体育场)、一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码头约3000平方米)、一配套(16万平方米配套及商业设施)。目前处于前期论证设计阶段。
此外,北京将打造“15分钟健身圈”,解决市民在哪儿健身问题;以举办北马、中网、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为主要内容,大力促进竞赛表演业发展;依托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冰丝带速滑馆等冬奥场馆和各类冰雪运动设施,打造全球冰雪运动比赛与休闲的消费目的地。
回应
首店落地即可申报资金支持
北京在促进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蔡小军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介绍,北京优化升级首店申报指南,加大首店项目支持力度,“优化了首店申报条件和材料,首店在京实际开业后即可申报项目”。
日前,北京市商务局出台《关于2021年度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项目申报指南的补充通知》,对2020年1月1日以后在京新设的首店、旗舰店的租金和装修费用,按最高50%、不超过500万元金额给予支持。对成功引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首店、旗舰店并签订2年以上入驻协议的企业,按照每新增引进1个示范首店、旗舰店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的标准,给予资金支持。对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业综合体、商业运营机构,2021年1月1日以后在京开展的大型新品发布活动,按场租、搭建总费用的50%、最高给予100万元支持。
蔡小军介绍,《补充通知》较之前的首店政策有几点变化,首先是优化了首店申报条件和材料,取消了原申报指南中关于“营业执照登记日期和开业均需在当年度”“首店开业需运营一年以上才可以进行申报”等相关要求,让首店在京实际开业后即可申报项目。其次,优先对服装鞋帽类首店、旗舰店的品牌方和引进方给予资金支持。“随着北京首店政策的深入实施,政策引导效应开始逐步显现,2021年上半年入驻北京的实体首店达到434家,比2020年全年引进首店总量多251家。”
■ 对话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起:
类似环球影城消费地标应多点开花
北京距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有哪些差距?“十大专项行动”打造中,该如何放大“北京特色”?9月23日,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起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不缺消费能力,缺少的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地标。北京在消费区域的布局上,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空间,未来一定要点、线、面多维发展、多元布局。“像环球影城这样的消费地标,北京应该多点开花才对。”
北京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差距在缩小
新京报:你们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课题研究时,发现北京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差距?目前这些差距有哪些变化?
李志起:两年前做这个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五个差距比较明显。一是国际品牌聚集度还远远不够,一些国际特色品牌在北京还没有落地店面;二是全球新品首发率不高,很多大品牌新品首发更加青睐上海、深圳等城市;三是商业街区的全球影响力、消费集聚力较弱,缺乏真正地标意义的国际化特色街区;四是“北京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不高,消费引领能力不强;五是消费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无论是消费体验还是消费便捷程度、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都有待改善。
经过这两年努力,尤其去年疫情之后做了很多消费复苏工作,差距在不断缩小。比如商圈布局的眼光更加开阔了,不仅仅关注如三里屯、王府井等知名商圈,也关注到了城南地区以及天通苑等大型社区。
再比如,城市管理的“温度”上来了,中秋小长假返京高峰,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和地铁的服务时间都延长了,很好地照顾了返城人群的交通出行问题。我近期出差从北京南站出发较多,发现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的打车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
另外,企业的积极性也开始提升,更多消费场所、服务企业增加了服务时间,推出更多商品和服务供给。点亮北京“夜经济”的提议,也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响应。
消费区域布局应多维发展、多元布局
新京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优势?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李志起:作为国家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特大型消费城市和全面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北京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方面有着先天、独特、丰富的优势。北京不缺消费能力,有全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创造力、商品消费力和出入境人流量优势。拥有这样资源禀赋的城市在全国并不多见,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我们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非常看好。
但北京因为缺乏相匹配的消费供给和消费环境,近两年高端消费外流明显。我认为北京在增加优质品牌商品供给、提高国际消费的集聚能力和引领性方面,可以重点突破、大有可为。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国际上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城市GDP的构成中,消费应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还要对周边城市人群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对于一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首都来讲,只有王府井、三里屯这些消费地标是远远不够的。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消费区域的布局上,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空间,未来一定要点、线、面多维发展、多元布局。这几天环球影城受到广泛关注,我认为像这样的地方,北京应该多点开花才对。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织密网络,更加科学、有序地布局。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