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综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综述

重症八仙 抗疫中的重症力量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重症八仙”中除管向东外的七人(从左至右:康焰、郑瑞强、邱海波、赵蓓蕾、童朝晖、姜利、杜斌)。潘松刚 摄

  2020年4月,讨论完当天的重型、危重型和死亡病例情况后,留守在武汉的八位重症专家一起在旁边的树林里拍了一张照片。八个人错落站开,保证两米的间隔距离,摘下口罩,神情放松。照片传上网络,刷屏、热搜接踵而至,“重症八仙”的称呼由此而来。

  武汉之后,从北京到石家庄、青岛、云南、南京等地,每当散发疫情出现,就总能看到“重症八仙”的身影。而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支援武汉的1.9万重症医护的缩影,是4.2万医护人员的代表。

  

  重症医护力量向武汉集结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武汉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中央指导组和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童朝晖1月18日抵达武汉,时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杜斌也在同一天抵达。第二天,时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也作为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抵达武汉。

  疫情远超预期,病例数量多、重型和危重型比例高,更多的重症医学人也在向武汉集结。

  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蓓蕾在2020年农历除夕的晚上接到了前往武汉的命令,大年初二早上8点,他已经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那是封城的第三天,赵蓓蕾成为车上唯一一位在武汉下车的乘客。第二天,赵蓓蕾就开始进病房、救患者。他被分配到中南医院,从巡查重症病房开始,跟同行们一起讨论、确定救治方案。到武汉之初,赵蓓蕾每天通过简短的电话跟家里人报平安,“一切都好”、“我吃过饭了”,说不了几句,他就会挂断。爱人和女儿想视频通话,还在忙碌之中的赵蓓蕾,用各种借口拒绝,他说自己当时没有心情,他也害怕说多了,妻子和女儿会更担心自己,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大约一个星期后,赵蓓蕾才开始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和妻子、女儿视频通话。

  从1月23日到2月7日,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郑瑞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相继奔赴武汉,“重症八仙”齐聚。

  金银潭医院、武汉肺科医院、武大中南医院……他们走遍了武汉所有的定点医院,病房巡查、驻点、讨论救治方案,有时候在隔离区一待就是10个小时。上午,他们在驻点医院查房,下午,他们齐聚武汉会议中心,与国家卫健委指挥中心人员共同讨论前一天死亡病例的情况。

  最终,在支援武汉的4.2万余名医生中,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就达到了1.9万人。

  相遇在抗疫路上

  2020年4月24日,武汉最后1名重症患者出院。4月26日,国家卫健委留守武汉的20位专家开始撤离武汉,邱海波、童朝晖、杜斌没有休整,从武汉直接来到黑龙江,继续在抗疫一线。

  这种“无缝衔接”的抗疫模式,“重症八仙”已经非常熟悉。从今年7月8日开始,邱海波从云南瑞丽到江苏南京再出征扬州,连续50天投身抗疫一线,“无缝衔接”。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生疫情时,他还在云南瑞丽参与应对输入性疫情,7月25日便直奔南京,又于8月2日转战扬州。郑瑞强也参与了南京与扬州病例的救治工作,与邱海波、康焰并肩作战。

  与此同时,“重症八仙”中的唯一女将姜利,在支援郑州抗疫。由于肩颈出现了问题,她不得不戴着颈托、贴着膏药,咬牙坚持在一线工作。管向东介绍,正是因为姜利带病工作,而郑州危重型病人约有十五六个,工作量繁重,他被国家卫健委从张家界紧急调往了郑州支援。当管向东抵达郑州时,已是8月16日,此时的局面与此次疫情初期相比,已经步入正轨。与姜利会合后他开玩笑地说:“多亏你们,我来时已经是天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旅途中,管向东迎来了59岁生日。

  童朝晖则在哈尔滨的救治工作结束后,直奔吉林,后来的北京疫情、青岛疫情,他都是结束一地的工作,直接奔赴下一地,到2021年初,童朝晖在抗疫一线的时间超过了250天,行程也超过一万五千公里。2020年6月5日,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189天的邱海波启程回家,此后,乌鲁木齐、喀什、大连、瑞丽、南京、扬州,一年多来,他已经辗转全国14个地区,抗疫日程表累计已超过400天;至今年8月前往郑州支援,管向东已11次出征,近300个日夜奔忙在抗疫一线……

  我们是普通大夫,是个代表

  今年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重症八仙”中的七人均在抗疫一线度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作为一名ICU医生,在这一天能在病床旁参与救治重症病人,本就是自身的职责和担当,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看护的病人能够康复。”邱海波说。

  “重症八仙”的行程,几乎串起了国内散发疫情的所有轨迹。8月25日,随着南京、扬州、郑州重型、危重型病人清零,几位专家在同一天撤离。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防控意识不能松懈,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又该启程奔向何方。“我希望快点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全国人民都这么想。”姜利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也正是由于“重症八仙”的称呼,坚守在重症病房,成为患者和死神之间最后一道防线的他们开始受到关注,但他们觉得,这个称呼只是ICU人的缩影,象征意义更多,不应该把几个人的作用夸大;他们把大家喜欢那张照片的原因归结于照片传递出武汉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信息,胜利在望;他们多次强调的一点是,自己就是个普通大夫,是支援武汉的1.9万重症医护的缩影,是4.2万医护人员的代表。

  “重症八仙”名单

  ●邱海波(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童朝晖(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

  ●杜斌(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管向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康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姜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郑瑞强(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 

  ●赵蓓蕾(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