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3:逝者

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陈文新逝世

执着冷门研究建全球最大根瘤菌资源库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陈文新院士。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姓名:陈文新

  性别:女

  终年:95岁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身份: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

  10月9日上午,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陈文新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这位95岁的科学家,是中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她开始研究前,根瘤菌,这个深藏在土壤中,和豆类、苜蓿等作物根系共生、可以固氮、改良土壤的微生物,在中国尚默默无闻,当她离开后,中国根瘤菌研究已硕果累累。

  数十年中,她和她的同事、学生,以及许多中国科学家们,把根瘤菌的研究带到世界前列。世界上数量最大、宿主种类最多的根瘤菌资源库,就是她一手建立的,“中华根瘤菌属”,这个中国学者第一个发现并命名的根瘤菌属,也是她历经艰辛找到的。

  见识了农民的苦,更想学农

  1926年的湖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地,陈文新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陈昌(字章甫)是毛泽东同志在早期革命活动时候的战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湖南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陈文新4岁时,父亲牺牲,陈文新的母亲毛秉琴为了完成丈夫牺牲前的“继承父志”的嘱托,千方百计让陈文新三姐妹读书、上学。白天,她跟着在小学教书的大姐上学,晚上则在母亲的纺车旁借助微弱的灯光学习。

  1942年,陈文新到武冈战时中学——国立第十一中学求学,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活。

  1948年,考入武汉大学。出生于农村的陈文新,见证了旧时代农民生存的艰难,因此选择了农学,进入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陈文新曾经回忆这次选择,“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和农民的情况比较了解,觉得中国的农民很苦,农业比较落后,所以想学农。”

  1951年4月,陈文新给毛主席写了封信,在信中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随后毛主席回信,在信中勉励:“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的建设服务。”同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北京华北农科所进行毕业实习的陈文新,应邀到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为她写下了“努力学习”四个字,并对她说:“你父亲为人民而牺牲,要学习你父亲的精神。”

  这成为陈文新后来一生的坚守,也是在那一次见面,陈文新第一次了解到根瘤菌,这个对她来说完全崭新的微生物。陈文新在回忆中曾讲述,毛主席为她介绍了苜蓿、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等问题,这在她心中种下了根瘤菌的种子。后来,陈文新赴苏联留学时,跟随的导师费洛夫,研究方向正是生物固氮。

  根瘤菌研究,一条艰辛而寂寞的路

  1959年,陈文新学成回国,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1973年开始进行生物固氮研究,选择了一条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之路——根瘤菌。

  决定研究根瘤菌的时候,根瘤菌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领域,在当时,遗传学、基因工程等起步不久的学科才是科研人员们更愿意投入的领域。事实上,陈文新的决定,在当时并不被一些人看好,陈文新在回忆中曾说,那时候,她的导师、院士陈华癸鼓励了她,也对她提出了要求,告诉她做分类要安贫乐道,这坚定了陈文新做根瘤菌分类研究的决定。

  陈文新生前一直供职的学校中国农业大学,在陈文新去世后,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陈文新悼念专题,题目中就有“板凳要坐十年冷”,这句学术研究中的俗语,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真正践行一生的学者不多,陈文新是其中一个。

  根瘤菌,这种藏在地表下的微生物,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让氮这种作物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留在土壤中。根瘤菌通常在豆类作物的根部寄生,普通人大多都了解,豆类作物具有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营养的作用,就是根瘤菌的固氮功能在起作用。

  研究根瘤菌,首先要认识根瘤菌,在上世纪70年代,国内对根瘤菌的认识并不多,没有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对国内菌群的调查和研究。

  陈文新的研究,就是从普查开始。每年的3、4月,根瘤菌生长的旺季,陈文新都会带着她的学生,走到乡野田间,采样、分析、研究、保存……

  在此后的30多年中,陈文新一直保持着田野调查的习惯,她和她的团队,走遍全国700多个县市,进行了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的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达到一万多份。在此基础上,陈文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数据库,菌株数量和所属寄主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同时,她还建立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分子分类实验室,这是目前国际上两个最主要的根瘤菌分类实验室之一。

  同时,她还发现了根瘤菌的一个新属,“中华根瘤菌属”,这一成果来自实验室,但其基础是庞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和无数的实验数据。陈文新在中国建立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根瘤菌分类实验室,并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分类、鉴定技术体系。“中华根瘤菌属”就是技术体系的产物,发现于1988年。9年后,1997年,陈文新的实验室,根据紫云英、甘草、苦豆子等分类的根瘤菌,再次发表了一个新的根瘤菌属,他们将其命名为中慢生根瘤菌属。这两个新属的发现,使得根瘤菌分类,从原本的2个属,增加了1倍。

  这些发现,让国际根瘤菌领域的研究者们,认可了中国学者的成就,并普遍认为,中华根瘤菌属的发现,为发现根瘤菌新属做出了首创性工作。

  耄耋之年 仍在助农的路上

  根瘤菌到底有多大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根瘤菌最理想的状态下,可以为豆科植物提供全部的氮肥,这意味着,只要接种合适的根瘤菌,豆科作物种植中,就无须施用化学氮肥。

  在中国,做到这一点,有天然的优势。陈文新主导建立的全球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可以为科研提供优秀而丰富的素材,方便鉴定和培育出更好的根瘤菌。这对缓解国内多年来过量使用化肥的局面,无疑有极大的作用。

  为此,陈文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和推广根瘤菌固氮技术。2013年11月,陈文新指出,我国农业存在“作物重茬,病虫危害,滥用农药”等问题。并在文章中提出“充分利用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豆科与其他作物间套轮作,发挥生物间互惠作用;豆、禾间作混播,发展草地农业”等建议。

  2014年11月,陈文新在一次研讨会上再次呼吁重视生物固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续发展的生态与环境基础。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许许多多的场合,陈文新一再呼吁和提倡生物固氮技术的推广。事实上,这些呼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今天,生态农业、科学种植、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和推广绿色种植的模式,其中,生物固氮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陈文新的理想,正在实现。

  一直到90岁高龄时,陈文新还坚守在科研一线,会不时去实验室走一走,召集几个老师开开会,和她的同事、晚辈们一起讨论当前的科研进展。

  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曾做过一次陈文新的视频对话,陈文新谈的还是根瘤菌应用的推广,她希望中国的农业科研,为这个大国的崛起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中国人多,不但是一个大国,还要成为一个强国。”

  ■ 追忆

  她总是教导学生要珍惜做科研的时光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袁红莉是陈文新的同事,也是她的学生,更是跟随陈文新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在教学上,陈文新是出了名的严厉。袁红莉回忆道:“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当时上第一节实验课,因为是微生物实验,有些实验中间需要等候时间,有时候一等就是一小时,我们坐不住就开开小差,或者离开一会儿,被陈先生发现之后,就特别严厉地批评了大家,她说不管是上课,还是做实验,都是应该非常认真去对待的。”

  在陈文新的课上,认真是最重要的要求。袁红莉说,陈文新的课很严格,这节课的内容,她总会在下节课上课前进行提问,在实验的间隙,她要求学生要进行思考,而不是简单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做。

  后来,陈文新成了袁红莉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直至硕士和博士导师,最后袁红莉进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二人又成了同事,一起共事。几十年来,陈文新带着袁红莉做实验、做科研,袁红莉说,“陈先生就是我人生路上的领路人”。

  陈文新真正开始做科研已经是四十多岁了,所以她更加珍惜能够做科研的每一刻,也就希望学生能够珍惜当下,“陈先生总在教导我们时光不易,要珍惜做科研的时光。”

  “陈先生最让我们佩服的一点是她的科研精神,有时候我们坐在一起,她总是会说,你看你们年轻人,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应该多去做研究,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袁红莉回忆起后面几次和陈文新的谈话,“陈先生总是一副斗志昂扬的状态。”相比工作上的严肃认真,生活中的陈文新,是温暖柔和的。袁红莉回忆:“陈先生私下是一个很温暖的人,和我们学生相处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们可以和她谈天说地,什么苦恼都可以跟她倾诉。”

  1995年,袁红莉从日本名古屋大学农学部交流学习回国,当时,怀着孕的她在北京并没有落脚的地方,是陈文新让她住在了自己家里,“我刚回来的时候没有房子,陈先生就让我跟她在家一起住,我们一起生活了好几个月,她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

  袁红莉回忆道,“陈先生的烹饪技术特别好,因为是湖南人,做辣酱、红烧肘子都特别拿手。她总是把我们这些学生叫到家里,一起做饭,遇上家乡是东北的学生,还会做东北乱炖。她就是这样,全心全意地来帮助大家,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特别关心我们。”

  新京报记者 陈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